摘要:在 XR(扩展现实)领域,高效文本输入依旧是一道亟待攻克的难题。特别是在没有实体键盘的情境下,如何提升输入效率、降低误差,成为影响生产力场景落地的关键因素。
在 XR(扩展现实)领域,高效文本输入依旧是一道亟待攻克的难题。特别是在没有实体键盘的情境下,如何提升输入效率、降低误差,成为影响生产力场景落地的关键因素。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由英国伯明翰大学 VR 实验室的研究团队牵头,联合谷歌、哥本哈根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智能系统研究所和西北大学的专家,共同推出了 XR TEXT Trove——全球首个系统化聚合 XR 文本输入技术的数据库。
这个数据库堪称一个“技术宝库”,已收录超过 170 种文本输入技术,涵盖了学术界与产业界在 XR 文本交互领域的研究成果。通过 32 项分类编码指标,该数据库对各技术的交互特征与性能表现进行了细致梳理。交互维度包括输入设备、使用身体部位、是否支持并发输入、触觉反馈形式等;性能维度则聚焦于每分钟输入词数(WPM)、错误率(TER)等关键指标。
XR TEXT Trove 背后的主导者、伯明翰大学心理与计算机科学双聘副教授 Max Di Luca 介绍说:“我们打造这个开源数据库,旨在助力研究者和开发者更快地找到合适的文本交互路径,推动XR在办公、远程协作、社交等领域的实际应用。”
研究团队指出,在现有的文本输入方法中,多指输入是唯一能够接近传统键盘打字效率的方式。根据数据库中的数据绘制的图表显示,每增加一个手指进行并发输入,平均可提升 5WPM 的输入速度。然而,悬空输入方式仍然面临着效率与疲劳并存的困境。
此外,研究还发现,触觉反馈、外部支撑表面(如桌面)以及仅显示手指末端可视化,都是当前能够显著提升输入体验的关键因素。借助物理支撑面,可以有效减少肌肉的持续紧绷,从而避免“大猩猩手臂综合症(Gorilla Arm Syndrome)”的发生。
尽管已有大量创新探索,但 XR 领域中尚无任何输入技术能够真正替代传统键盘格式。主要瓶颈仍然在于输入效率与学习曲线之间的矛盾。
研究者认为,XR 领域若想迎来真正的文本输入突破,可能需要一场类似于手机“滑动输入(swipe typing)”的创新革命——借助AI和机器学习技术,大幅缩短手指移动路径,在多指键盘布局中实现超越 PC 的输入速度。
Di Luca 表示:“我们坚信,这项工作将为 XR 社区提供坚实的资源基础,就像我们此前发布的‘Locomotion Vault’数据库为 VR 运动交互提供了统一参考一样。”
这一研究成果已被 ACM CHI 2025 国际人机交互大会正式接收,并将于下月在日本横滨会议上发表。届时,全球的研究者和开发者将有机会共同探讨 XR 文本输入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来源:新浪VR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