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成人网站也想买TikTok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9 16:25 1

摘要:这两天,外媒曝出,全球最大的成人内容平台OnlyFans的创始人Tim Stokely,和HBAR基金会一起通过众筹公司Zoop(由Stokely 2022年成立),向白宫提交了一份收购提案,希望能够收购TikTok美国业务。

我想,即便让好莱坞编剧来编,估摸也编不出这样的剧情。

这两天,外媒曝出,全球最大的成人内容平台OnlyFans的创始人Tim Stokely,和HBAR基金会一起通过众筹公司Zoop(由Stokely 2022年成立),向白宫提交了一份收购提案,希望能够收购TikTok美国业务。

至此想要吞并TikTok的名单再次加长,有科技巨头亚马逊,甲骨文、微软等等,也有风投大佬a16z、黑石,现在OnlyFans的加入又为这场收购案添了把柴。

听说现在网上还流传了如下段子:

亚马逊:“我给你钱,你把1.7亿用户装进我的购物车。”

甲骨文:“我们和风投爸爸a16z组队,保证让你的算法住进五星级云服务器。”

黑石:“我们有的是钱,如果不够,我再拉上海纳国际跟泛大西洋,钱的事情不用担心。”

OnlyFans:“亲爱的,我带着加密货币和付费订阅模式来娶你了!”

不卖就得离开美国的TikTok,一时间成了市场上最抢手的崽,而那个靠“小黄片”年赚4.8亿美金的男人,突然摇身一变成了“拯救TikTok的白马王子”。

作为热门选手,OnlyFans的创始人Tim深谙广告学,在收购声明中,Tim直接喊话,“我们的分账模式能让每个TikTok创作者变成亿万富翁。”不过显然这届网友不好忽悠,因为在OnlyFans平台中,其只有top 1%的创作者能拿走90%的收入。

先介绍下OnlyFans。该平台成立于2016年,起初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正经的创作者社交平台,可以链接创作者和用户,帮创作者们拒绝白嫖,获取收益,支持他们更好地创作更多内容。

换句话理解,创作者发布的内容,需要用户花费订阅才可收看。创始人Tim是个富二代,平台的初始资金来自于其父给的1万英镑。但值得注意的是,Tim是个连续创业者,他先前还是成人网站Customs4U的创始人——站在宿命论的角度上,OnlyFans后来转型做成人主题就不令人意外了。

外媒《财富》曾在2017年报道过,OnlyFans的第一批创作者月收入轻易可达10万美元,这一年平台的用户量由50万激增至1.5亿。之后又因疫情,OnlyFans成为全球网民的“赛博秀场”:健身教练仅凭晒腹肌月入10万美元,厨师教做菜能年赚百万。当然,OnlyFans作为成人主题网站,平台更多的是穿着比基尼(或者更少的服饰)的创作者在镜头前说“订阅我看更多”。

到2023年,OnlyFans已经拥有411万创作者和30.5亿粉丝,年交易额66亿美元,80%分给创作者(即53亿美元),自己作为平台躺赚6.56亿美金的税前利润。截至2024年,OnlyFans拥有超过3亿注册用户和约300万内容创作者(其中成人内容创作者占比约70%),月活跃用户(MAU)超1.5亿。

OnlyFans已然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收入最高的成人内容订阅平台。

尽管OnlyFans拼命宣传“我们也有正经内容”,但大众印象始终停留在“付费版P站”,成人内容的标签已然挥之不去。为了洗白,Tim Stokely甚至搞了个马甲——数字藏品平台Zoop,这次企图收购TikTok的主体也是这个元宇宙平台。

“我们要让TikTok变成健康向上的元宇宙入口。”他在路演中慷慨陈词,不过不乏投资人私下吐槽:“这就好比让赌场老板开幼儿园,还非说这是‘金融启蒙教育’。”“这不是正经收购,而是给TikTok灌春药。”科技专栏作家马克·斯佩克特毒舌道,“短期流量可能暴涨,但长期绝对透支品牌价值。想象一下,一位中年家庭主妇本来只是看看做菜视频,但刷到的下一个视频可能是付费解锁的钢管舞教学。”

Zoop的收购整合方案细节也满满油腻的味道。

首先,收购后TikTok平台将用加密货币支付:HBAR基金会将发行“TikCoin”,美其名曰“让用户用代币支持创作者”,平台宣称仅分成5%,但是否是靠虚拟货币绕开监管不得而知。之后,在TikTok视频播放到第15秒时弹出“订阅看完整版”,网友戏称这是“赛博拦路抢劫”。

TikTok头部网红查莉·达梅里奥甚至发视频哭诉:“如果我以后要露腹肌才能涨粉,我不如现在就转行去卖健身环。”

用一句话总结,OnlyFans这笔被群嘲的收购案堪称一场大型行为艺术,噱头远远大于最后成功率。不过谁又能说这不是一次对OnlyFans更好的宣传呢?

要理解这场收购有多魔幻,得先看看TikTok在美国经历了什么。

自2020年,美国以数据安全为由,要求TikTok剥离其美国业务。与此相对应的是TikTok高达1.7亿的用户日活,据说平台用户每天只需贡献50分钟使用时长,就能把白宫官网挤瘫一百次。

2022年,TikTok推出“得州计划”,承诺将美国用户数据迁移到甲骨文服务器,甚至愿意让美国团队审查算法,但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的回应堪称教科书级双标:“你的诚意我们收到了,但你的中国血统我们不认。”

2025年,TikTok生存空间更加狭小:字节跳动持股不得超20%,美国资本必须控股50%以上,但算法还得继续“租用”中国团队开发的版本。更荒诞的是,当TikTok因禁令短暂下架时,美国青少年们翻墙到国际版继续刷视频,顺便逃亡到小红书开直播吐槽:“没有TikTok的日子,连我的狗都得了抑郁症!”——这一幕相信大家皆亲历历史。

早先,特朗普给TikTok定下的出售期限是今年一月,但民众反应过于激烈,美国政府不得不延期75天。然而,在4月5日的最后期限前,TikTok的交易仍无进展,特朗普政府只得再次给TikTok续命75天。但要么卖要么走的方针并未改变,自然催生出了更多的潜在收购方。

亚马逊以450亿美元全盘接手TikTok美国业务的消息,让TikTok卖身案喧嚣尘上,此前甲骨文、黑石集团、AppLovin等众多竞标方早已经表达了他们的兴趣,听说马斯克旗下的X平台也曾传出有意收购TikTok美国业务的消息。

TikTok最后花落谁家不予置评,回到OnlyFans身上,抛开段子不谈,OnlyFans想要收购TikTok可能性近乎为0。

首先,OnlyFans的付费订阅模式与TikTok的普惠流量天生矛盾,强行融合只会让用户集体叛逃到其他平台。其次,TikTok的核心竞争力是算法推荐,而OnlyFans的团队连基本的年龄验证系统都漏洞百出——曾有13岁少女用假身份开通账号——更别提运营亿级用户平台;

TikTok的出售本身就带有很强的政治属性,一家以成人内容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英国私人企业显然也不是美国政府眼中的理想接盘方。

与其说这是一次正经的收购提案,不如说这是一场行为艺术。对于OnlyFans和其创始人Tim Stokely而言,收购提案的结果恐怕并不重要,能蹭到这波流量才是最重要的。我想,这场收购闹剧最终大概率会以两种方式收场:要么美国政府紧急叫停,要么OnlyFans自己演不下去主动退场。

有一名网友的发言鞭辟入里,他说,“如果收购成功,我立刻去TikTok开收费账号教人写商业计划书——标题就叫《如何用成人网站的逻辑毁灭一个国民应用》。”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也正是因为OnlyFans的“热情加入”,才让这场收购争逐战更让人唏嘘。

来源:投中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