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文 | 中医益肾
编辑 | 中医益肾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你有没有试过,一出门就像冲进了棉花糖工厂?满天飞舞的白毛毛,不仅不甜,还让你眼痒、鼻塞、狂打喷嚏,仿佛空气里住着个调皮鬼,一路跟着你搅和。别怀疑,那不是你走背运了,是老熟人——飞絮,来了!
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杨树、柳树的“亲生娃”,学名叫杨柳絮。每年春天,它们就跟不要命似的拼命繁衍,把天当成了自家后花园,狂撒“种子弹”。你以为它们是在造福自然?也许吧,但对咱普通人来说,它就是春天版的“过敏炸弹”,炸得人一个喷嚏接着一个,鼻子都快下班了。
很多人一开始还挺淡定,觉得就是“花粉症”嘛,忍忍就过去了。结果越忍越惨,喷嚏打到怀疑人生,眼睛红得像刚看完半宿韩剧。你以为是感冒?嘿,感冒它没你这么规律——一到春天准时发作,一关窗就减轻,一出门又爆发,这不是感冒,是过敏性鼻炎!
你可能不知道,飞絮这东西外头看着“柔柔弱弱”,实际上是带着大量过敏原的。它不仅能刺激鼻子,还能惹得眼睛发炎、皮肤发痒,甚至让一些本来就有哮喘或慢性支气管炎的人病情加重。说白了,它外表是仙女,内心是刺客。
那是不是人人都会中招呢?倒也不是。一般来说,家里有过敏史的、小时候容易起湿疹的、抵抗力差的,尤其是老人和小孩,最容易被它盯上。一遇上飞絮天,简直像是打开了“过敏开关”,鼻子眼睛全体叛变。
那怎么办?难不成春天都不出门了?别急,办法总比飞絮多。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出门得“武装到牙齿”。不是说你要穿成防化兵,但口罩、墨镜、帽子最好都安排上。尤其口罩,别用那种布口罩糊弄自己,N95或者医用外科口罩才能真正挡住这些“微型恶魔”。
穿衣服也讲究,尽量别穿那种毛绒衣或容易静电的料子,不然你走到哪儿,飞絮就跟到哪儿,你瞬间就成了“移动飞絮收集器”。
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细节是——回家后的清洁。很多人一进屋就瘫在沙发上,飞絮可开心了,趁你没防备就在你头发、衣服上蹦迪。正确姿势是:立刻洗脸、洗手、洗鼻子,最好连头发也冲一冲。尤其鼻腔清洗,用点生理盐水冲冲,别让那些藏在鼻毛里的小妖精继续作妖。
家里也别放松。飞絮不是你关窗就能完全挡住的,有时候它们比快递小哥还执着,一点缝都不放过。所以窗户最好加装密网,空气净化器也可以发挥作用,尤其是那种带HEPA滤网的,对过滤飞絮特别有一手。
当然啦,再严防死守也难免有“漏网之鱼”。这时候就要靠药物来帮你撑场子了。市面上常见的抗组胺药,比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都是对付过敏症状的“老选手”,能让你不至于一直拿纸巾打仗。
但如果你已经严重到鼻子堵到睡不着,那可能就得考虑使用鼻喷激素类药物,比如氟替卡松。这类药物效果好,但记得先去医院请专业医生开,别图省事自己乱买,激素这东西,不能随便玩。
说实话,飞絮这玩意儿最可怕的不是它飞,而是它容易被我们忽视。你以为它只是让你流点鼻涕、眼睛痒痒?其实长期不管,它能引发过敏性哮喘、鼻窦炎、慢性咽炎,甚至影响孩子的发育。特别是小朋友,一到春天就开始“喷嚏十连发”,这不是“换季正常”,这是身体在报警!
而且飞絮可不光自己闹,它还喜欢“串门”。空气里的尘螨、花粉、霉菌,很多时候会和飞絮一起联手上你身,搞得你感觉像中了“组合拳”,防不胜防。难怪有人形容春天是“呼吸道的魔鬼训练营”。
有些人走偏门,说什么喝醋能防飞絮,风油精抹鼻孔能抗过敏,还有人拿着艾草熏屋子,熏得飞絮都迷路了。听着挺玄乎,但咱得说句实话:这些方法目前没有靠谱科学依据,别拿自己身体当实验田。
其实除了防守,咱也可以从饮食上来“助攻”一下。春天这个时候,多吃点富含维C的水果,比如橙子、柚子、奇异果,再加上点富含Omega-3脂肪酸的三文鱼、核桃、亚麻籽油,对增强免疫力有帮助。虽然不能直接“驱飞絮”,但能让你身体少点反应,打起仗来也多点底气。
当然啦,再好的饮食也不能代替药物治疗,也别指望靠“多喝热水”就能解决飞絮的问题,那不叫健康科普,那叫迷信养生。
有些朋友可能要问了:“那飞絮啥时候能结束?”嗯,一般来说,这货从三月底开始活跃,到了五月中下旬就慢慢退场了。但具体时间和气温、风力有关,有时候它还会“回头杀”一波。所以,别松懈太早,尤其是四月这个“高峰期”,得时刻保持警惕。
最后,小编我真心希望,每个人都能在这个春天,把过敏挡在门外,把清新空气请进屋里。别让飞絮把你“绊倒在四月的温柔里”,戴好口罩,洗好鼻子,吃好饭,睡好觉,迎接一个不流鼻涕的春天!
要是这篇文章让你忍不住“哎呀,原来是这么回事啊”,那就转发给你那个春天一到就“鼻涕如泉涌”的朋友吧!健康知识得共享,飞絮才不敢猖狂!
参考资料: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过敏性鼻炎诊疗规范》
中国疾控中心:春季飞絮与空气传播致敏物研究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飞絮对呼吸道的影响分析
WHO:过敏性疾病管理指南(2023版)
《临床过敏与免疫学》:抗组胺药与激素类药物的合理使用建议
来源:中医益肾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