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句“太恶心”炸出餐饮界大地震。罗永浩,又赢了舆论战。西贝创始人贾国龙急了,放话要打官司。结果两天营业额掉了200万。罗永浩则转身开直播,展示保质期9个月的羊排腿。成功把争议引向“预制菜知情权”。甚至还颇为感动地说,第一次获得绝大部分人的支持。征战互联网多年的
一句“太恶心”炸出餐饮界大地震。
罗永浩,又赢了舆论战。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急了,放话要打官司。
结果两天营业额掉了200万。
罗永浩则转身开直播,展示保质期9个月的羊排腿。
成功把争议引向“预制菜知情权”。
甚至还颇为感动地说,第一次获得绝大部分人的支持。
征战互联网多年的罗永浩,从没打过如此富余的嘴仗。
但他心里清楚。
这不是个人胜利,是群众积怨已久罢了。
胖东来老板先站队西贝,第二天就删帖隐身。
甚至有人开始同情西贝:
你说你惹谁不好,惹罗永浩干嘛!
可见老罗带节奏的能力有多强!
而这种能力,老罗已经练了二十年。
早年在新东方当老师,别人备课他编段子。
一句“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霸屏全网。
这类语录在论坛疯传。
他不满足于当网红,转头炮轰社会议题。
从暂住证制度到教育问题,把课堂变成舆论场。
给自己贴上“敢说真话”的标签。
2011年,砸西门子冰箱那出戏,堪称舆论战经典。
他带着用户到总部砸三台冰箱,全程直播。
最终逼得百年企业低头道歉。
那时还没有“直播带货”的概念。
但当时的老罗就已经懂了:
有争议,就有流量,就必胜利。
创办锤子手机时期,他把嘴炮对准整个行业。
嘲笑苹果缺乏创新,
讽刺三星品控差,
甚至说魅族“没有灵魂”……
这些话,让整个科技圈炸锅。
也让小众品牌锤子,获得了超出体量的关注度。
骂战越凶,发布会门票越抢不到。
这就是老罗悟出的商业哲学。
后来,锤子破产。
由于债务压身,迫不得已转型直播还债。
他的套路,更熟练了。
一句“真还传”,让全网盛赞他真是条汉子。
这两年,他战史颇丰。
吐槽东方甄选卖“槽头肉”。
爆料俞敏洪“剥削员工”。
甚至给董宇辉估值“单飞年收入二三十亿”。
每句话,都精准踩在公众情绪点上,直播间观看量跟着翻番。
很多人质疑他变了。
从理想主义者变成流量贩子。
但其实老罗的底色从未变过:
永远站在“多数人”这边。
他太懂普通人讨厌什么了!
西贝一个的馒头21元……
价格虚高、信息不透明、大企业耍流氓……
一桩桩一件件,恰好撞到了消费降级时代的枪口上。
细想就会发现。
罗永浩的武器,从来不是事实细节,而是常识。
就像这次预制菜争议,他不纠结国家标准,只问消费者:
“你愿意花现做的钱吃加热菜吗?”
简单直接,却让西贝的“合规解释”显得苍白。
由此,你不得不佩服他化繁为简的能力。
从私人吐槽到公共议题,几句话就能把舆论烧起来。
且总能让他占据道义高地。
只要对方执着于自证清白,就已经落入他的圈套。
现在的老罗,更像舆论场的操盘手。
他太知道什么时候该进攻,什么时候该撤退。
哪些词能激怒大众,哪些话能引发共情。
对舆论规律的把握简直炉火纯青。
让他每次出手都能搅动风云。
你可以讨厌他的吃相。
却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
从新东方讲台到直播间。
老罗最成功的产品不是手机、也不是商品。
而是他自己这个“争议制造者”IP。
俗称“搅屎棍”。
你可以嘲讽他玩弄舆论。
但也有人感谢他仗义执言。
对于老罗来说,这些评价可能都不重要。
就像他当年砸冰箱时说的:
“我不是为了输赢,我就是认真。”
认真地抓住每个争议点。
认真地把流量变成收益。
认真地活成互联网时代的独特样本。
从新东方讲台到直播间,罗永浩早已把打嘴仗玩成自己艺术。
他没创造争议,只是懂得如何让争议为己所用。
那些骂他、挺他、围观他的人。
最终都是成就他流量的一部分。
来源:小诺言的V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