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彩传播到中国历经多年发展,与中国传统绘画精髓相融合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中国水彩画。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水彩画就风靡青岛乃至延伸到整个山东半岛,山东也是最早成立水彩画会的省份之一,晏文正先生就是山东水彩画会的奠基人之一。他一生致力于水彩画的研究、创作与教学,
水彩传播到中国历经多年发展,与中国传统绘画精髓相融合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中国水彩画。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水彩画就风靡青岛乃至延伸到整个山东半岛,山东也是最早成立水彩画会的省份之一,晏文正先生就是山东水彩画会的奠基人之一。他一生致力于水彩画的研究、创作与教学,在中国水彩画初生的年代,教育和培养了一大批中青年画家,以清新、瑰丽的画法实现了水彩笔墨的升华,创造了时代的典范。
澡雪山房收藏了晏文正先生300多幅作品,并集结出版一本画集,我不禁欣喜。晏先生已是年逾九旬,这么多年来默默耕耘的成果,终于可以做一次回顾了。这不仅对他自己是一安慰,也是对于喜爱他艺术的朋友又一次欣赏这些作品的机会,来感叹时代真实、求善、尽美艺术的存在。为了先生于我多年的恩师情分,我理应为他写一篇文章。对于他的家庭背景、学习过程、艰苦经历,先生已于《追梦一生》《写生散记》有所自述,我想我只能从绘画的角度来说一些关于其艺术的拙见。
品读先生的水彩作品,清新之气扑面而来,犹置于山林之间,静听泉鸣松风,每幅作品都蕴含着高雅洒脱的文人气息和艺术品格。这源自于先生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以及对中国文人画、大写意画的深切感悟。先生作画讲究用笔、用水,画面布局承接呼应。通过“留白”制造肌理效果,以配合情绪气氛的渲染,酿造了独特的艺术画境——英式水彩风格与中国水墨写意的结合体,是欧陆风韵的婉约浪漫与中国文人画空灵洒脱的集大成者。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写生即“师造化”。先生曾说:“在水彩画的写生中,要用真情实感去探索艺术境界和审美空间的创造”。先生的写生以风景为主,创作据多,如今年事已高,不方便外出写生,但对青岛“山海”的眷恋有增无减。他常常在家中凭着记忆默写,虽然画作不多,但“真”且“精”,以小见大,展现着艺术大家的气度。画中多运用减法表现,给人以少胜多的简约之感。凭借对自然风物的深刻理解,寥寥数笔便将海滨风光刻画出来,彰显出高深的水彩艺术表现修养。无论是海边的风云变幻、白鸥翔集的抒情挥洒、林间曲径通幽、烟云飘渺的空灵再现,还是城市风光下点线面交织的律动,都在浓淡冷暖的水色流变中,构成了诗韵且兼具神秘色彩的景象。
先生的作品随着生命的进程变得愈加充满睿智与学思,体现出中国古典诗词与现代美学相互交融,对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哲学观的追求,同时也成就了先生实现水彩艺术的本土化转身。他将水彩艺术与中国文人画相融合,从而衍生出具有中国文化思想和意识观念的水彩艺术,用水彩的表达语素来实现中国文人的处世观念。先生时常让女儿采摘一些花草放在家里用来写生,通过水彩与花、草的对话,把对自然的热爱洋溢于纸上。相比之前的创作,先生用色更加雅致清新,爽朗的色彩中,有明亮的光线弥漫,画面中轻松愉悦的气息扑面而来。
先生不仅在创作方面体现真、善、美的品格,对待水彩画教学也同样如此。先生将一生都献给了青岛的“山海”,献给了水彩教育。而今活跃在山东水彩画坛中资格稍老的画家,几乎都受过晏老的教诲。其水彩研究理论和专著,深深影响着中国水彩艺术发展的走向。
作为山东水彩画会奠基人之一,先生在水彩创作和教学方面取得的成果也促进了山东水彩画会的发展。1980年山东省美术家协会通过了由吕品、晏文正、靳涛、宋守宏等水彩画家提出成立山东水彩画组织的提议,于1981年在青岛成立了山东水彩画会。
随后,在晏文正先生和宋守宏会长带领下,山东水彩画家在历届全国美展和全国水彩画大展中屡获大奖,山东水彩画的发展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成为全国水彩画“高地”之一。
进入新世纪,由王绍波会长带领的山东水彩画会第三届主席团,得到了先生的继续关注,先生支持新一届领导班子,关注山东水彩的发展,着力推进山东水彩走向更多元化、更学术性的道路。
近几年,山东水彩画蓬勃发展,出现了很多以青年画家为主体的水彩画团体,这些水彩画团体举办画展时,先生不顾年事已高,或应邀撰写序言,或亲临观展,为青年画家鼓劲。在一些大型美术团体活动中,先生也是力推青年画家,激励他们尽快成长为山东美术创作的中坚力量。2021年,“中国美术馆学术系列邀请展——青岛水彩”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先生将代表作参与展出并指导青岛水彩百年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活动,为青岛水彩未来的发展空间和学术研究指明了方向。
再次品读晏文正先生的水彩画,除了被其娴熟的水彩技法所吸引,更是对“求真”“求善”“求美”的艺术追求。通过“山、海、城”的体悟,触动我们对青岛这座城的再认知。在这片地域中,山的仁厚、海的广阔,同样造就了像先生这样的老一辈水彩画大家,他们用自己的实力浇筑了一个超越自我的里程碑。他们就像拓荒者,从一片荒凉静默中秉烛前行,一路走来,用自己的睿智与坚强,掀开了青岛水彩画发展史的新一页,也为山东水彩画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由青岛出版社出版的《彩韵流芳——澡雪山房藏晏文正水彩选》共编入先生的水彩画作品300余幅,这些作品是刘杨先生十几年间通过各种渠道所藏所得,这对于研究晏文正先生的水彩画艺术、梳理青岛水彩史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晏文正,1926年生,字兆庆,斋号“侧身楼”,祖籍山东濮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理事,青岛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青岛画院名誉院长,山东水彩画会名誉会长。青岛水彩画事业奠基人。1959年调青岛教育学院任教,任艺术系主任、教授,50年代起作品曾在国家及各类报刊、杂志发表及参加各级展览,其作品画风沉、豪放、真挚、水彩画水色饱满清新、富间境、得神韵、自成一格。水彩画《风雨栈桥》入选《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窗前》入选《中国水彩画》,《崂山明霞洞途中》受邀参加“中国百年水彩画展”等。出版有《晏文正水粉画选》《晏文正画集》《水彩画技法》《晏文正写生散记》等,个人传记《追梦一生》。
来源:刘瑞林皇家艺术传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