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赵,快来,营长要见你!"班长急匆匆地跑进宿舍,一把拉住我的胳膊。我心里咯噔一下,这大白天的,营长找我能有啥好事?难道是上次站岗时偷偷打盹的事被发现了?
【本故事部分情节虚构,请师友们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感谢阅读,您的支持就是我继续创作的动力!】
"小赵,快来,营长要见你!"班长急匆匆地跑进宿舍,一把拉住我的胳膊。我心里咯噔一下,这大白天的,营长找我能有啥好事?难道是上次站岗时偷偷打盹的事被发现了?
那是1998年盛夏,我入伍第二年。当兵的日子说苦也苦,说快也快。转眼间,我已经从一个连裤腰带都系不好的新兵蛋子变成了能独当一面的老兵。在这个位于东北小山沟的边防连队里,除了每天早上六点钟的哨声把我们从被窝里拽出来,晚上十点半的熄灯号,最让人期待的就是逢年过节时的那一小杯酒。
我们连队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每逢重大节日,连长都会破例让大家小酌一杯。说是一杯,其实也就是每人分到小半瓶啤酒,图个热闹而已。那天晚上吃完饭,食堂里飘着股酸菜猪肉炖粉条的味道,老兵们坐在一起吹牛唠嗑。
"听说了吗?老马下个月就转业了,听说分到县里当干部了。"老王边剔牙边说。
"可不是嘛,人家本来就是大学生。咱们这些初中毕业的,有这福气吗?"小张叹了口气。
我们连有个名叫老李的战友,那酒量简直是传奇。老李是山东人,比我大三岁,入伍比我早一年。身高一米八几,体格壮实,一张国字脸,说话不多但做事靠谱。最神奇的是他那酒量,去年春节联欢会上,我亲眼看到他一个人干了两斤白酒,走路说话一点不含糊,第二天照常五点起床出早操,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你小子发什么呆呢?营长等着呢!"班长的声音把我拉回现实。我赶紧整理了一下军装,拉直上衣下摆,用手摸了摸头发有没有乱,然后跟着他小跑向营部。
一进营长办公室,我就愣住了。老李已经站在那里,身边还站着几个生面孔,看军衔好像是师里来的领导。营长办公室不大,一张旧办公桌,上面堆着文件和报纸,墙上挂着毛主席像和几张荣誉证书,屋里还飘着一股烟味。
"小赵来了,站好。"营长冲我点点头,然后转向那几位领导,"这就是我跟您们提到的两个兵,老李和小赵,都是连队的好苗子。"
我一头雾水,心想:这是啥情况?难道是要选拔进机关当兵?我偷瞄了一眼老李,他面无表情,像块石头一样站着。
那位领导笑了笑,开门见山地说:"是这样,下周师里要接待一个重要的外宾代表团,需要安排一次边境地区基层部队的参观活动。他们提出想体验一下我们军营的生活,包括和战士们一起吃个饭,喝一杯。你们连队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就定在你们这儿了。"
营长接过话茬:"代表团里有几位是俄罗斯来的,喝酒是他们的传统。我们要选派几名能喝的同志陪同,展示我们的军人风采。老李的酒量你们都知道,师政治部小陈亲眼见过。小赵虽然看着瘦,但据他室友反映,这小子也能喝。"
我心里一惊,完了,这是要拿我当酒桶啊!我哪有什么酒量,平时最多喝几口啤酒,哪能跟老李那种千杯不醉的比?我只是春节联欢会上演了个酒鬼小品,装模作样地灌了自己一瓶汽水,然后表演千杯不醉的样子,把大家都逗乐了。谁知道这事竟然传到了营长耳朵里,还以为我真有酒量。
领导们上下打量我们,满意地点点头:"好,就这么定了。下周三代表团到你们连队,你们两个负责陪同用餐。要注意仪表,展示我们部队的精神面貌。"
等领导们离开后,我一把拉住营长的袖子:"营长,我真不行啊!我酒量不好,别让我去丢人啊!"
营长笑着拍拍我的肩膀:"放心,主要是老李出马。你就是个陪衬,意思意思就行。再说了,这是任务,是荣誉!多少人想参加都没机会呢。"
回到宿舍,我愁眉苦脸地躺在床上,盯着上铺的床板发呆。室友老王凑过来,他正在用一小片肥皂洗袜子,搓出一堆泡沫:"怎么了?见了领导脸色这么难看?"
我把事情一说,宿舍里立刻炸开了锅。
"哈哈,小赵要当外交官了!"胖子笑得床板直晃。
"可以啊,小赵,这是立功的好机会!"老刘正在擦皮鞋,抬头冲我挤眉弄眼。
唯独老乡小张一脸担忧:"你真能喝吗?别到时候丢人啊。俺记得你喝点啤酒都脸红。"
我翻了个身,把脸埋在枕头里:"哪能啊,我就是个一杯倒。营长肯定是误会了。"
小张突然一拍大腿:"我知道了!肯定是上次春节联欢你演小品的事!"
老王笑得前仰后合:"完了完了,这下有好戏看了!兄弟们,咱们是不是该给小赵突击训练一下?"
眼看着大难临头,我只好去找老李求助。晚饭后,食堂里飘着股白菜豆腐汤的味道,我拦住了从食堂出来的老李。他手里还拿着个白搪瓷缸子,里面泡着几片咸菜。
"老李,下周那个接待任务,你得罩着我啊!我真不会喝,你可别见死不救。"我急得都快哭了。
老李憨厚地笑了笑,露出一口白牙:"放心吧,有我呢。不过,你得先学点基本功。今晚操场后面见,我教你几招。"
当天晚上,老李偷偷弄来半瓶白酒,在操场后的小树林里对我进行"特训"。晚上八点半,天已经黑了,远处能听到值班室收音机里传来的新闻联播声音。我紧张得手心冒汗,生怕被值班干部抓住。
"喝酒有窍门,"老李一本正经地说,拿出两个洗牙缸,倒出一点酒,"第一,吃饭前先喝杯热水,垫垫肚子;第二,喝酒时多吃肉,油腻的东西能吸收酒精;第三,最重要的是,不管多难受都不能让别人看出来,挺直腰板,眼神坚定。"
他给我倒了一小杯:"来,试试。别一口干,小口抿着喝。实在不行,就趁人不注意倒点在脚边,但要小心别被发现。"
我勉强喝了一口,辣得直咳嗽。老李拍拍我的背:"慢慢来,适应适应就好了。你看我,刚入伍时也不会喝,现在不是挺好。"
"你那是天赋异禀。"我揉着发烫的脸说。
接下来的几天,老李每晚都抽时间"特训"我。虽然喝得不多,但至少让我知道了白酒的滋味,也学会了怎么装出一副海量的样子。老李还教我几个小动作,比如假装喝酒时如何不动声色地少喝一点,怎么用袖子擦汗不被人发现。
终于到了接待的日子。一大早,我和老李就被叫去营部"见习"。政委拉着我们叮嘱了半天注意事项:"记住,今天是展示我们部队形象的重要时刻。喝酒要有分寸,既要表现我们的豪爽,又不能失态。最重要的是安全,绝对不能出问题。"
"是!保证完成任务!"我和老李异口同声地回答,但我心里像揣了只兔子一样。
上午,我和老李专门洗了澡,换上新发的军装,连指甲都用小刷子刷了又刷。老李还借了班长的剃须刀,把脸刮得光溜溜的。我们俩站在宿舍的小镜子前臭美,把皮鞋擦得能照出人影来。
下午三点,代表团一行十几人乘车来到我们连队。他们参观了营房、训练场地,还看了我们的队列表演。两个俄罗斯军官块头特别大,走路都有点晃,一说话我就紧张,虽然有翻译,但我生怕听错了什么。一切都很顺利,直到晚宴开始,我的心才提到了嗓子眼。
饭桌上,我和老李被安排坐在几位外宾中间。战友们都投来羡慕的目光。菜很丰盛,有红烧肉、糖醋排骨、鱼香肉丝、清蒸鱼...平时连队食堂哪有这待遇啊,我们最好的伙食也就是星期天加个鸡蛋。
那两位俄罗斯军官,一见面就用蹩脚的中文说:"中国朋友,干杯!"他们说话的声音特别大,像打雷一样。
第一杯下肚,我就感觉脸发烫,眼前有点发晕。老李看出我的窘境,主动举杯吸引了外宾的注意力:"我们中国有句话,叫'感情深,一口闷'。请!"说完,他仰头干了一大杯。
那位高个子俄罗斯军官也不示弱,同样干了一杯,然后竖起大拇指:"好!中国军人,好样的!"他的脸已经红得像个煮熟的虾。
饭桌上的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老李成了全场的焦点,他轮流和各位外宾碰杯,脸不红气不喘,就像喝的是白开水一样。而我则趁机少喝多吃,夹了满嘴的红烧肉,偶尔应付一两杯。
就在我以为能混过去的时候,那位矮胖的俄罗斯军官突然指着我说:"这位,也来一个!为友谊!"他举着杯子,眼睛都眯成一条缝了。
众目睽睽之下,我硬着头皮举起杯子,在心里默念着老李教我的窍门。我小口抿了一下,假装一口干了,然后把杯子倒扣在桌上,装出一副豪爽的样子,其实大部分酒都顺着袖子流进了我的胳肢窝,凉飕飕的。
没想到那位军官哈哈大笑,又给我倒了一杯:"再来!中国和俄罗斯,友谊万岁!"他用力拍着桌子,酒瓶都跳了起来。
我看着面前的酒,感觉头已经开始晕了,手有点抖。这回再倒袖子里肯定会被发现。这时,老李不动声色地和我交换了一下酒杯。他的杯子已经空了,而我的还是满的。
他冲我使了个眼色,然后大声说:"为中俄友谊干杯!"一口气把我那杯也干了。
外宾们鼓掌欢呼,气氛达到了高潮。而我心里感激不尽,老李这一手,实在是救了我。心里暗暗发誓,等退伍了一定请他吃顿好的。
宴会持续到晚上九点多才结束。俄罗斯军官们都有点醉了,但老李却依然精神抖擞,甚至还护送着已经微醺的营长回了办公室。我则趁机溜回宿舍,一头栽到床上,感觉整个世界都在旋转。
第二天早上,我顶着宿醉的头痛去食堂吃早饭。食堂里飘着小米粥的香味,还有刚出锅的花卷。我刚端着饭盆坐下,迎面碰上了政委。
"小赵啊,昨晚表现不错!"政委笑眯眯地说,"虽然比不上老李,但也挺住了场子。首长们都很满意,说我们连队的兵素质高。"
我惭愧地低下头,看着碗里的小米粥冒泡:"其实是老李帮了我不少忙..."
政委拍拍我的肩膀:"知道自己不足就好。老李不愧是我们连队的骨干,不仅自己能力强,还知道帮助战友。这次任务完成得很好,我已经报告上去了,你们两个都记功。"
我一听要记功,粥都差点喷出来。这年头,记个三等功可不容易,回去能吹一年。
回到宿舍,我迫不及待地找到老李,握住他的手:"老李,谢谢你昨晚救我!要不是你,我肯定丢人现眼了。"
老李正在整理被子,叠得方方正正,角都掖得能放个鸡蛋在上面。他笑着摆摆手:"客气啥,战友之间不就该这样吗?你小子还是要练练,别老指望我救场。"
就这样,我和老李靠着"英勇抗酒"的表现,双双立了功。更让我没想到的是,两个月后,老李被提拔成了班长。而我,虽然依然是个小战士,倒也因为这次表现被评为了"优秀士兵"。
后来我才知道,当时那场酒局,是师里有意安排的一次考验。他们不仅想看我们的酒量,更想看我们在压力下的表现和战友之间的配合。老李不仅自己出色完成了任务,还不动声色地帮助了我,展现了一个优秀士兵应有的素质。
如今退伍多年,当年的老兵们都各奔东西了。我早已不记得军营里的许多细节,比如内务怎么整理的,站岗的口令是啥,连队门口那棵树到底有多高...但老李那晚替我挡酒的情景,却始终清晰地留在记忆中。那时候我们津贴才几十块钱,出门都舍不得坐车,但那份情谊比啥都值钱。
现在每当和同事朋友聚会喝酒时,我总会想起老李教我的那些"喝酒秘诀",虽然我的酒量依然不行,也学会了在适当的时候为朋友挡一杯。有时候想想,军营里的日子虽然苦,却是我这辈子过得最充实的一段时光。现在工作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是从那里学来的——面对困难不放弃,为战友默默付出,吃苦耐劳不抱怨。
对了,前几天我在抖音上刷到一个视频,居然是老李发的,没想到他也玩起了短视频。视频里,他还是那副憨厚样,只是头发少了点,肚子大了点。我赶紧加了他的微信,约好下个月去山东他老家聚一聚,到时候,一定要让他再教教我那些"喝酒秘诀"。
师友们,这个故事最打动你的地方在哪里?
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来源:李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