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吉水县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探索建立靶向点单、高效接单、特色送单、全面评单的“四单联动”服务机制,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为群众提供更多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切实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吉水县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探索建立靶向点单、高效接单、特色送单、全面评单的“四单联动”服务机制,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为群众提供更多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切实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畅通靶向点单渠道。创建县级优质文化服务项目库,在依托毛泽东吉水三次调查旧址、水南公略县旧址等红色资源基础上,整合各类农民采茶剧团、非遗传承人等社会资源,建立本地优质文化服务项目43个。结合“入户听诉、诉到速办”活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和线上微信公众号平台,靶向征集群众个性化文化需求1156份。通过系统梳理,形成涵盖6类服务项目、13项具体内容,明确标注服务时间、地点、参与方式的“文化惠民菜单”,为群众提供“点对点”文化服务指南。今年以来,已收集群众点单信息182份,发布“文化菜单”5期,涵盖服务内容43项 。
供给高效接单服务。建立导师帮带本土人才成长培育机制,通过对接省派“四个100”文化导师,吸纳41名本地专技人才、传承人、青年爱好者加入新闻、宣讲、文艺、非遗四类人才团队,逐步构建县、乡、村三级接单人才库,构建公共文化服务接单网络,下沉基层开展分类接单服务。今年以来,已接单组织开展“深化全民阅读,书香直达基层”等主题文化服务活动20余场、“送戏下乡”“送影下乡”1500余场。
建立特色送单机制。探索“政府搭台、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模式,引导社会力量与政府互补,共同开展多样化文化服务,推动“文化大课堂”、非遗体验课程进村居、进校园、进社区。创新融合“优质文化+数智技术”,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及文化阵地数字化改造建设,打造“数字+”文化服务场景,通过“文化视频”展播、数字阅读等形式,提升文化服务覆盖面。
注重运用评单反馈。构建“评单”反馈闭环,通过发放线上线下问卷、现场互动评分等方式,逐步淘汰低效项目,对广受好评的文化资源进行“续单”“加单”,动态调整供给菜单、增减项目、提升内容质量,实现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良性互动循环。利用“送戏下乡”“送影下乡”“你看书,我买单”等普惠服务活动现场收集反馈意见。同时,根据评单反馈,加开各类文化服务项目,增设文化培训班,吸纳更多人员参与。
© 来源 / 市局公服科、江西改革
编辑/秦诗雅 复审/刘家珉 终审/肖树立
分享
收藏
在看
来源:错?误?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