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去重庆旅游,从重庆朝天门码头往江里瞅,长江和嘉陵江跟切豆腐似的,把华蓥山这条"土龙"切成好几截。江水在石头缝里嗷嗷往前冲,两岸悬崖像被谁拿斧子劈开的柴火垛,岩层一圈圈露得明明白白。
去重庆旅游,从重庆朝天门码头往江里瞅,长江和嘉陵江跟切豆腐似的,把华蓥山这条"土龙"切成好几截。江水在石头缝里嗷嗷往前冲,两岸悬崖像被谁拿斧子劈开的柴火垛,岩层一圈圈露得明明白白。
这现象就让人捉摸不透,水往低处流不假,可这江水咋就跟石头疙瘩杠上了?难不成江水会挑地方,专找山体软肋下手?
这事儿得从地球的"陈年老账"说起。搞地质的老铁们研究明白过,这里的山和水压根儿在玩"千年拉锯战"。
当年地壳运动把地皮拱成山包包时,江水压根没想绕道走,反而铆足劲往石头里钻。听着像鸡蛋碰石头?其实里头藏着大自然的精打细算。
把时间轴倒推到3000万年前,那时候四川盆地还是个"水盆子",地质学家管它叫古湖盆。东边那道现在叫巫山的土梁子还没长高,勉强能拦住江水。
可后来印度板块“哐叽”一声撞上欧亚板块,青藏高原开始每年蹭蹭往上蹿个指甲盖厚度,这一撞可把中国地形彻底撞改样了。
长江那时候就跟叛逆期小伙似的,死活不乐意在盆地里窝着。江水跟砂轮打磨机似的,整天在巫山的石灰岩上找缝儿。
等到终于找着个突破口,好家伙!整个湖盆子跟拔了浴缸塞子似的,囤了上千万年的湖水轰隆隆往东跑。这场"破门行动"留下的证据,就是现在瞿塘峡两边直上直下、落差七八百米的大陡坡。
地质学家在重庆合川发现个关键证据,上游河道弯弯曲曲像蛇爬,到了下游突然变成直愣愣的峡谷。这说明原先江水在平地上撒欢跑,后来碰上山体抬升给截胡了。
华蓥山这土龙硬是从地里拱起来,可
江里带的砂石就是天然切割刀,别看每年只能蹭掉石头几根头发丝的厚度,攒个几百万年愣是把千米厚的山体给切开了。
石头自己也不争气,重庆周边这些"排骨山"(平行岭谷)的岩层就跟千层饼似的,硬的石英砂岩夹着软的泥岩。
江水碰上软乎的泥岩层,就跟挖土豆泥似的哗哗往下掏,掏出来的坑就成了河谷;硬邦邦的砂岩层就成了凸起的山梁子。这种"看人下菜碟"的侵蚀方式,整出来"一山夹一沟"的连环套,卫星图上瞅着跟大地指纹似的。
现在科技可算给这桩公案上了实锤,川东山地现在每年还以1-3毫米速度往上拱,长江水也不含糊,每年能啃下去2-5毫米。
这你追我赶的架势,让江水既能保持"水涨船高"的势头,又不至于让山体把水路彻底截断。那些立在江边的悬崖绝壁,就是这场拉锯战打了个平手的最好证据。
这场持续几千万年的自然battle,最终给咱留下了震撼世界的山水大片。看那些被江水劈开的山体不光是自然奇观,更是地球写了几千万年的日记本。
在这出没完没了的自然连续剧里,软水和硬石的较量,可比看电影带劲多了。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来源:老李的科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