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完善就业促进机制为高质量充分就业赋能增效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9 14:29 1

摘要:秦皇岛市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模式,兜牢重点群体就业,放大创业带动就业效应,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2024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8977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4.65%,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20467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2515人,

秦皇岛市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模式,兜牢重点群体就业,放大创业带动就业效应,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2024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8977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4.65%,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20467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2515人,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53.38%、219.56%,完成率位列全省第一。

一、创新服务模式,提高就业服务效能。一是建设“就业驿站”。延伸服务触角,在街道、乡镇设立248个就业服务驿站,通过线上微信群和线下服务窗口,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政策宣传、职业指导、岗位推送、技能培训等服务。二是推进 “直播带岗”。利用网络直播平台,人社专员走进直播间,针对求职者关心的岗位需求、薪资待遇等问题,精准对接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现场连线作答,实现足不出户、“码”上就业。三是探索“社保卡+文明积分+ 就业帮”一卡通。依托社会保障卡数据功能,开发“云冀就业”线上服务程序,融入招工企业信息、岗位信息发布、人企对接交流功能,实现社保卡信息与就业信息的有效衔接和数据共享,为劳动者提供精准就业服务。四是开展 “商圈+招聘”。打造“逛街式求职”场景,在核心商圈定期举办就业招聘活动,吸餐饮、零售、娱乐等商圈企业参与,为求职者提供面对面交流机会。

(曹建雄 摄)

二、聚焦重点群体,精准组织岗位对接。一是对接高校毕业生就业群体。瞄准高校毕业生就业“黄金期”“窗口期”,做好就业指导、岗位推荐、招聘服务等工作,2024年举办全市高校毕业生春季大型招聘会等系列活动83场,提供就业岗位4万多个。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引导企业与高校合作对接,从源头上推动高校毕业生稳定就业,全市10 所驻秦高校与全国5993家企业建立联系,在就业招聘、培训实训、科研攻关等方面达成合作协议。二是对接农民工就业群体。坚持外出务工和就近就业相结合,畅通农民工就业渠道,帮助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和返乡创业。开展京津秦劳务协作对接,2024年累计推送省际劳务协作招聘岗位16.06万个,向京津输送务工人员9295人。三是对接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紧贴市场需求,加大就业困难人员培训力度,提高就业技能,累计开展培训2.3 万人次。建立登记失业青年实名制台账,为重点帮扶对象提供 “1131”(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介、1次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就业服务,对通过市场渠道确实难以就业的困难群体,开发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全市失业人员联系率、服务率均达到100%。

(曹建雄 摄)

三、激发创业活力,放大就业带动效应。一是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坚持“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政府引导、规范管理”,加强创业平台建设,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的经营场所和创业环境,推动形成专属企业文化、特色服务品牌,形成带动就业效应。目前全市建设创业孵化基地25家,入驻创业实体1939家,累计带动就业7747人。二是优化创业服务举措。开展“源来好创业”资源对接服务,将有创业资源需求和创业资源供给信息的企业及时对外公布,组织园区招商活动,促进双向互选,提高对接效率。加强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完成124名创业培训讲师、100名创业指导专家审核入库,为劳动者提供优质创业服务和创业指导帮扶。实施“马兰花”创业培训行动,增设创业政策解读、人才交流、职业指导等特色培训课程,开展创业培训218期,培训6394人。三是强化政策支持保障。创新小额担保贷款扶持体系,在评估个人信用、经营状况等风险防控基础上,对符合条件的创业者实行免除反担保,解决创业者担保难问题,2024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42笔1.45亿元,带动就业1689人。落实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扶持政策,减轻经营主体因培养新员工带来的经济压力,全年发放就业补助资金1.41亿元,惠及2.25万人。

来源:秦皇岛旅游文化发布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