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县“党建+电商+产业”融合模式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5 19:44 1

摘要:近年来,应县积极探索并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创新推行“党建+电商+产业”融合发展模式,通过打造线上展销平台、培育本土电商人才、深挖特色品牌资源等一系列组合拳,有效带动日用陶瓷、农特产品等特色产业拓宽销路、提升价值,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近年来,应县积极探索并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创新推行“党建+电商+产业”融合发展模式,通过打造线上展销平台、培育本土电商人才、深挖特色品牌资源等一系列组合拳,有效带动日用陶瓷、农特产品等特色产业拓宽销路、提升价值,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组织引领,搭建电商“新平台”

应县充分发挥乡镇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统筹整合区域资源,盘活村内闲置场所,打造电商运营综合平台,持续带动周边村就业,实现集体经济收入增加。过去局限于本地市场的优质日用陶瓷、绿色农特产品等,如今借助“村党支部+企业+农户”电商运营模式的“数字快车”,突破了地域限制,直面更广阔的市场,销路逐渐打开,知名度不断提升,成为了线上热销的“香饽饽”,直接促进了群众增收和产业发展。

人才驱动,培育乡村“新农人”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各乡镇党委注重从致富带头人、经验丰富的村“两委”干部、思想活跃的返乡创业青年等群体中选拔骨干力量。同时,积极将在村工作的大学生、到村任职的选调生等新生力量纳入视野,组建起一支既熟悉本地情况、又掌握新技能的“助农主播”团队。这支队伍活跃在田间地头和生产一线,通过直播带货、短视频推介等形式,生动讲述家乡故事,热情推介特色产品,成为了连接田间与餐桌、乡村与市场的重要桥梁。

品牌赋能,打造产业“新名片”

着眼于长远发展,应县深挖县域特色资源禀赋,通过大力实施“一乡一品”品牌提升工程,培育出“义井香瓜”“杏寨黄桃”“皇金丹小米”“下马峪葡萄”等8个标志性品牌。在党组织的统筹指导下,通过对各乡镇特色产品进行统一标准、优化包装、讲好品牌故事等系列举措,着力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从一颗果子到一个陶器,都被赋予了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品牌价值,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产品品牌正逐渐形成,成为应县对外展示的靓丽新名片。

下一步,应县县委社会工作部将继续深化职责履行,进一步在社区能力建设、人才系统培育、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发力,确保该模式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打造应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标志性成果。

编辑:段海金

复审:李池

终审:杨强

来源:山西画报朔州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