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下莒村,这个地处城厢区西北部的革命老区村,虽坐拥2200亩枇杷果园、90%森林覆盖率的生态底色,以及古寨门、清代官邸驿站等文化遗珠,却曾因集体经济薄弱、劳动力外流等问题,发展脚步缓慢。区招商服务中心的詹渊,如今是下莒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在他和村“两委”干部的携手
下莒村,这个地处城厢区西北部的革命老区村,虽坐拥2200亩枇杷果园、90%森林覆盖率的生态底色,以及古寨门、清代官邸驿站等文化遗珠,却曾因集体经济薄弱、劳动力外流等问题,发展脚步缓慢。区招商服务中心的詹渊,如今是下莒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在他和村“两委”干部的携手努力下,一幅产业兴、生态美、文化活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慢慢在下莒村铺展开来。
党建引领:激活“红色引擎”强根基
下莒村党支部现有支部委员5名,党员109名,设立8个网格,40个单元。詹渊到下莒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时,正值村级后备力量储备摸排的关键时期,他和村干部一起入户走访,顺利完成后备力量储备的各项工作。村党支部以丰富多样、生动鲜活的形式开展机关与农村的共建活动,推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落地落实。今年以来,与区发改局党支部开展联建工作,邀请党校老师入村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讲座,推动党员干部作风持续向好。同时,进一步建实服务阵地,用好下莒村“党建+”乡村邻里中心,围绕村民多元化需求,积极开展普法宣传、卫生服务、助学帮扶等活动,提升党建和便民服务效能。
产业突围:做优“枇杷文章”拓富路
果香四溢:从“种植园”到“产业链”的跨越
驻村以来,詹渊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牛鼻子”。针对村民种植分散、效益不高的问题,积极建设枇杷专业合作社,推广“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逐户走访动员、算清收益账目,最终引导200余户村民以土地入股,建成500亩标准化种植基地。为提升产量品质,詹渊多方对接农业部门,引入水肥一体化技术,经过反复指导培训,枇杷亩产从2000元跃升至3500元,让村民实实在在尝到甜头。当前,他带领党支部研究对接市区食品加工厂,全力推进枇杷膏、果脯等深加工产品项目落地,待试产成功后,将借助电商平台开展直播销售,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农旅融合:山水间的“流量密码”
依托下莒村距九龙谷国家森林公园仅4公里的区位优势,詹渊和村“两委”班子锚定“生态+旅游”发展方向,全力打好“生态牌”。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投资90万元建成九龙谷枇杷采摘园,配套建设观光亭、采摘便道和亲子农耕体验区,每逢周末游客量超200人次,有效带动农户增收。同时,牵头探讨修缮原徐霞客驿站的可行性,盘活10栋闲置老宅,在老宅内陈列清代驿站老物件,并推出古法榨油、手工磨豆浆等农耕体验项目,让游客沉浸式感受乡村风情,实现以农促旅、以旅兴农。
光伏赋能:绿电生金的“阳光产业”
为摘掉村集体“薄弱”帽子,詹渊带领支部多次实地勘察,最终确定盘活隔岭茶场100亩闲置土地,引入“光伏发电+种植观光”复合项目,光伏板下计划种植耐阴中药材,预计年发电量150万度、中药材收益20万元,实现“板上发电、板下种植、观光增收”三重效益。目前,项目各项前期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建成后将为村集体带来稳定收益,为乡村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民生提质:绘就“幸福家园”新画卷
基建升级:打通“最后一公里”
要致富,先修路。针对村民反映的200亩枇杷运输难题,詹渊牵头研讨投资120万元开辟邻里中心至厝后组1公里生产性道路的可行性,目前已完成前期勘察设计,力争早日动工。同时,聚焦群众出行安全,规划修复223县道两侧破损人行道,加装太阳能路灯30盏;全力推进旧村复垦项目,逐户登记摸清危旧房情况,同步规划建设污水处理厂、幸福院等设施,着力改善村容村貌和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生态焕新:守护“绿富美”底色
詹渊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牵头开展“清沟行动”,组织党员群众疏通排洪沟2公里,筑牢汛期安全防线;推动修复移民幸福河湖主题公园周边破损污水管网,合理设置垃圾分类投放点,发动党员群众每月开展“清洁家园”志愿活动。如今,村庄绿化率已提升至92%,一幅村在林中、人在景中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
暖心服务:托起群众“幸福梦”
为精准帮扶困难群众,詹渊带领村党支部建立困难群众动态台账,定期走访排查,联合区红十字会、爱心企业开展暖心行动,为脱贫户、孤寡老人送去慰问金和关怀。同时,使用好下拨经费,不断完善邻里中心,内设儿童乐园、长者食堂、便民服务站,目前日均服务群众80余人次,真正成为村民“家门口的幸福驿站”。
文化铸魂:千年古村的“破圈”之路
下莒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如何让古村“破圈”重生,是詹渊驻村以来的重要课题。针对村域内清代官邸驿站、古寨门等文化资源,牵头邀请文物专家实地考证,整理出“徐霞客途经下莒”等3篇历史故事,编印《下莒村史简编》,让历史记忆得以传承。同时,推动修复百年古树周边景观,设立古树保护科普点,吸引中小学生开展研学活动;牵头“复活张公圣君”元宵巡游等传统习俗,融入非遗元素创新表演形式,让千年古村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下一步,詹渊将带领下莒村“两委”干部持续聚焦“农文旅”深度融合,打造“枇杷采摘-古村探秘-光伏观光-民宿体验”精品线路,让下莒村成为城厢区乡村振兴的生态样板与文化窗口。从“靠山吃山”到“造血增收”,这座深山古村正以产业为笔、生态为墨、文化为魂,书写着属于新时代的乡村振兴答卷。
来源:莆田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