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邻居老陈家儿子今年考上了985,小区里纷纷道贺。我观察了他们家十几年,突然发现一个惊人规律:能培养出大学生的家庭,父母还真有几分相似!
发现了没,但凡孩子考上大学的家庭,父母基本都有这3个特征
邻居老陈家儿子今年考上了985,小区里纷纷道贺。我观察了他们家十几年,突然发现一个惊人规律:能培养出大学生的家庭,父母还真有几分相似!
昨天在电梯里碰到老陈,他脸上笑开了花。儿子考上重点大学的消息,早就传遍了整个小区。我仔细一想,我们这栋楼里今年有6个高考生,4个考上了本科,而这4个孩子的家长,还真是“一路人”。
特征一:家里最显眼的是书柜,不是酒柜
去老陈家几次,印象最深的是客厅整面墙的书柜。不是什么名贵家具,但摆满了书——有孩子的教辅,也有大人看的人物传记、历史小说。老陈说:“我们两口子晚上没事就看看书,孩子自然也跟着学。”
反观另一家孩子落榜的,客厅最气派的是酒柜,摆着各种名酒。父亲天天晚上有饭局,母亲追剧到半夜。孩子从小在麻将声和电视剧对白中写作业,能静下心才怪。
特征二:父母是“战略家”,不是“战术家”
优秀孩子的父母,管的是大方向。比如培养学习习惯、制定合理作息、关注情绪变化。而有些家长天天盯着分数,少一分就骂,多一分也不夸。老陈说:“我从不问他考多少分,只问他今天有没有弄懂不会的题。”
真正有远见的父母,是把孩子培养成能自主学习的人,而不是考试机器。他们更重视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的本事。
特征三:家庭氛围稳定,很少大吵大闹
我发现这几个考上大学的孩子,家庭关系都很和谐。父母之间相敬如宾,对孩子也平等交流。老陈妻子说:“我们十几年没在孩子面前红过脸。”
相反,那些经常吵架的家庭,孩子往往成绩起伏大。有个孩子对我说:“阿姨,我爸妈一吵架,我就整晚睡不着,第二天上课光打瞌睡。”家庭是孩子的避风港,港湾里风浪太大,小船怎么安心前行?
其实关键不是多有钱,而是多用心
老陈家条件很一般,夫妻都是普通工薪阶层。但他们愿意花时间陪孩子,周末一起去图书馆,寒暑假带孩子去大学校园感受氛围。这些都不需要花很多钱,但需要花很多心思。
另一个考上的孩子家长说:“我们没文化,帮不了孩子学习,但能给他个安静环境。他学习时我们电视都不开,就这么简单。”
教育的本质是潜移默化
有人说这是“巧合”,但我觉得是必然。父母怎么做,孩子就怎么学。你捧着书本,孩子就爱上阅读;你专注事业,孩子就学会认真;你尊重他人,孩子就懂得礼貌。
教育的本质,不是喋喋不休的说教,而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未来,其实早就藏在父母的言行里。
你们家占了几条?
看看身边那些培养出大学生的家庭,是不是也符合这三点?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察!点赞转发,让更多家长看到这篇干货!
来源:花开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