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提升法治观念,9月13日上午,团瑶海区委、瑶海区教育体育局及瑶海区少工委组织辖区20余名瑶海区少先队员走进瑶海法院,开展“沉浸式”法治实践活动。通过“实地参观+模拟庭审+专题普法”等方式,将法律知识转化为可触摸、可参与的实践场景,让
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提升法治观念,9月13日上午,团瑶海区委、瑶海区教育体育局及瑶海区少工委组织辖区20余名瑶海区少先队员走进瑶海法院,开展“沉浸式”法治实践活动。通过“实地参观+模拟庭审+专题普法”等方式,将法律知识转化为可触摸、可参与的实践场景,让法治理念在青少年心中萌芽生长。
在法院工作人员的引领下,少先队员们依次参观了法院廉政文化馆、少年审判法庭等地。展馆内通过场景复刻、多媒体演示、实物陈列等多元形式,全方位展现了中国廉政文化史、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历史、安徽省反腐倡廉实践、优秀共产党员廉政事迹等内容。少先队员们认真观看、专注聆听,在潜移默化中播下“遵纪守法、廉洁正直”的思想种子。
“同学们,看看这枚徽章上有什么呀?”
“有麦穗!”“有齿轮!”
在少年审判法庭内,法官围绕国徽悬挂规范、法庭布局设计、法槌使用规则,以及法徽、法袍蕴含的司法元素等内容,通过实物讲解,互问互答的方式,让学生们对法庭环境、司法工作的基本流程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现在开庭!”随着一声清脆而庄重的法槌声响起,一场以校园“文具借用纠纷”案例的模拟庭审正式拉开帷幕。在法官的指导协助下,“小法官”身着迷你版法袍、律师袍,化身审判长、公诉人、辩护人、当事人等角色,完整模拟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等环节。旁听席的学生们全神贯注,沉浸式感受庭审的公正与威严。
模拟庭审结束后,法官对模拟庭审进行了总结点评,充分肯定学生们的精彩表现,针对庭审剧本存在的法律问题进行耐心解答;同时结合青少年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围绕校园欺凌、未成年人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详细讲解校园欺凌的定义、表现形式及法律后果,法官还明确告知同学们遭遇校园欺凌时的正确应对方法——既要敢于拒绝欺凌行为,及时向老师、家长求助,也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并引导大家树立“拒绝欺凌、友善相处”的校园交往理念,共同营造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
此次“沉浸式”法治实践活动,打破了传统法治教育“课堂讲授”的单一模式,将抽象的法律知识转化为可感可知的实践体验。参与活动的少先队员们纷纷表示,通过参观学习与模拟实践,深刻感受到了法律的威严性与司法的公正性,今后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争做懂法、守法、用法的新时代好少年。
来源:瑶海区人民法院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