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尽甘来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5 17:26 1

摘要:早上6点30分,汤永强来到瓜棚里,开始巡逻,看看大大小小、红红绿绿的苦瓜,争取和每个瓜都“对话”一下。基地里有36个大棚,查看一遍需要花一个半小时至两个小时。下午3点,他又来巡逻一遍。只要在基地,这就是他每天雷打不动要做的事。“要是十天不下地,我浑身都难受。”

汤永强专注苦瓜育种15年,几经波折,如今公司年产值近千万元

汤永强查看苦瓜长势。图为“秦朝”品种苦瓜。

变黄变红的苦瓜是要留作种子的。

目前,农运来公司选育并稳固下来的苦瓜品种有9个。

汤永强对苦瓜进行人工授粉。

早上6点30分,汤永强来到瓜棚里,开始巡逻,看看大大小小、红红绿绿的苦瓜,争取和每个瓜都“对话”一下。基地里有36个大棚,查看一遍需要花一个半小时至两个小时。下午3点,他又来巡逻一遍。只要在基地,这就是他每天雷打不动要做的事。“要是十天不下地,我浑身都难受。”汤永强说。

今年45岁的汤永强在同安经营厦门农运来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专注苦瓜育种15年,公司苦瓜种子销量已跻身全国前三,年产值近千万元。

文/厦门晚报记者 李小庆

图/厦门晚报记者 刘东华

历经4年8代选育 培育出“高富帅”品种

“我就是要光明正大地告诉别人,这是我们自己培育的,是国产的。”

眼下,今年春季种下的苦瓜已经接近采收尾声。在其中一个瓜棚里,藤蔓上仍挂满苦瓜,有的还是翠绿的,有的已变黄变红,长得又大又壮。它们是苦瓜界的“高富帅”品种——“秦朝”,不仅个头大、外观漂亮,而且价格卖得高。

在同一个瓜棚里,还有另一个品种——“巴蜀”。它们略微瘦长,表皮泛白。汤永强介绍,这些留到最后的苦瓜,都是要留作种子的。“秦朝”和“巴蜀”是汤永强多年来优中选优、培育出来的新品种,其中前者是最早选育出来的品种之一。

2010年,汤永强敏锐地发现,台湾的白珍珠苦瓜口感脆爽,还带回甘,但是直接引种很难存活。他尝试让它跟厦门的本地苦瓜杂交,经过4年时间、历经8代的不断选育,终于培育出“秦朝”这个新品种。

汤永强说,当时有人建议他给新品种取个外国名,但他认为,明明是中国产的,不能用洋名。“我就是要光明正大地告诉别人,这是我们自己培育的,是国产的。”汤永强说,目前公司选育并稳固下来的9个苦瓜品种多以朝代命名,除了“秦朝”,还有“春秋”“唐朝”“宋朝”等。

“秦朝”深受南方市场欢迎 “春秋”长期称霸北方市场

“高峰期,超市里卖的北方苦瓜,10根中有9根是我们公司研发的。”

2004年,汤永强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后,来到厦门,在农友种苗(中国)有限公司当技术员,负责种子的纯度鉴定。6年后,他决定自主创业,把目光锁定在苦瓜上,因为这是小作物,大公司通常不屑做,此外,厦门气候适合苦瓜生长。他掏出15万元积蓄,又融资85万元,开始创业。

那时,基地还是一片荒山。汤永强拿着刀砍树,开荒,搭起12个大棚,在里面开展苦瓜育种。然而,4年后,这个名为“农运来”的公司却面临倒闭。“当时产品定位不清晰,研发受阻。”汤永强说,100万元花完了,种子却一粒都没卖出去。其实,当时他已经培育出两个品种,即后来大火的“秦朝”和“春秋”。

如今回顾起来,汤永强由衷感谢厦门的好政策。在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的扶持下,他再次得到近200万元的融资。最终,公司挺了过来。汤永强开始扩大基地面积,增加大棚数量,重新投入研发。“到2016年,公司基本实现收支平衡。”汤永强说,但是那年的“莫兰蒂”台风又让一切归零。

几经波折,汤永强和他的“农运来”还是迎来了好运:他研发的“秦朝”外形粗长、口感佳,深受南方市场欢迎;细长的“春秋”也长期称霸北方市场,北方农民种植后再卖到江浙沪。汤永强说:“高峰期,超市里卖的北方苦瓜,10根中有9根是我们公司研发的。”

平均3年出一个新品种 力争把研发做到极致

“世上没有完美的苦瓜,否则育种就到了尽头。育种的道路无止境。”

摘下一朵雄花,再将花粉均匀地涂抹在雌花的花柱上,让花柱变成淡红色,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苦瓜就能受精成功,长出融合“父母”特点的新苦瓜来。

汤永强的农运来公司每年投入400万元用于研发,研发团队有20人。公司每年培育180多个苦瓜品种,但留下来的凤毛麟角。“我们平均3年才推出一个新品种。”汤永强说。

培育过程充满未知数。比如,一种绿色的珍珠瓜,杂交后的第一代长得十分快,产量很高,抗病性也不错。汤永强十分开心,研发了那么久,终于要看到成果了。他耐心地等待第二代,结果却出乎意料:所有优点全部消失,成了昙花一现。汤永强说,这样的昙花一现,每年都会遇到。

从一个花骨朵长成苦瓜,通常要15天到20天。在汤永强眼里,苦瓜每天都不一样,每天都在变化。他觉得,苦瓜会跟他说话,会和他交流。如果它看起来萎靡耷拉,那就是不开心了,需要浇水、施肥或者更多照料;要是它看起来娇艳欲滴、欣欣向荣,那就是很开心。如果精心照料下还是“不开心”,那就是“不争气的娃”,只能淘汰。

什么样的苦瓜才是好苦瓜?汤永强说,老百姓觉得好种、好卖的,菜贩子觉得好运输的,消费者觉得好看、好吃的,就是好苦瓜。“公司的9个品种都达到了上述条件,但是世上没有完美的苦瓜,否则育种就到了尽头。育种的道路无止境。”汤永强说,他要在苦瓜育种领域做到“1米宽、1000米深”,即只专注于苦瓜,专注于小作物,向下向深挖掘,把苦瓜研发做到极致。

链接

全市种业年产值超5.5亿元

厦门市种子管理站相关负责人表示,厦门现有持证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企业40家,其中经营蔬菜作物的39家、水稻作物的1家。我市花椰菜、苦瓜、小番茄等特色果蔬的种子销量居全国前列。全市种业企业年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的共11家,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有10家。

这名负责人表示,目前厦门蔬菜种业占全省的近七成,全市种业年产值超5.5亿元。今年7月,《厦门市促进种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出台,从农作物种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种质资源引进与应用到新品种选育,全方位加大对农作物、花卉、水产种业创新发展的支持力度。

来源:同安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