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网络名人和企业家罗永浩与知名连锁餐饮集团西贝之间的“预制菜纷争”引发广泛关注。这场争议不仅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了轩然大波,还引发了公众对于预制菜定义、消费者知情权以及餐饮行业透明度的深入思考。
最近,网络名人和企业家罗永浩与知名连锁餐饮集团西贝之间的“预制菜纷争”引发广泛关注。这场争议不仅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了轩然大波,还引发了公众对于预制菜定义、消费者知情权以及餐饮行业透明度的深入思考。
风波缘起:微博吐槽引发千层浪
一切始于9月10日,罗永浩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篇微博,吐槽西贝莜面村的菜品几乎全是预制菜,且价格昂贵,直呼“实在太恶心了”,并呼吁国家推动立法,强制餐馆注明是否使用预制菜。这一言论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迅速激起千层浪,“罗永浩吐槽西贝预制菜”“西贝回应被吐槽”等话题迅速登上各大平台热搜,引发网友们的热烈讨论。
在大众的普遍认知里,去餐馆吃饭,尤其是像西贝这样定位中高端的连锁餐厅,“现做现炒”似乎是基本的期待。花了较高的价钱,却吃到如同工业化生产的预制菜,难免让人在心理上产生落差和不满。这也是为什么罗永浩的吐槽能够迅速引发共鸣,触动了广大消费者对于餐饮品质和性价比的敏感神经。
双方交锋:你来我往,互不相让
面对罗永浩的指责,西贝方面迅速做出回应。工作人员首先表示,西贝的招牌菜牛大骨每天现煮,莜面是店员当场手搓,炒菜用的蔬菜也都是每天新鲜到店后现场炒制,不存在预制菜的情况。然而,这种回应并没有平息舆论的质疑,反而让公众更加好奇:究竟谁说的才是事实?
9月11日晚间,西贝创始人贾国龙亲自出面回应,态度强硬。他不仅详细还原了罗永浩当天的用餐过程,坚称“西贝一道预制菜都没有”,还指出罗永浩一行人吃完饭后,服务员询问时得到的是“挺好”的反馈,并且结账时还累积了会员积分,这些都发生在罗永浩发微博吐槽的一小时前。贾国龙还放话“一定会起诉罗永浩” ,以维护西贝的声誉。
面对贾国龙的反击,罗永浩不甘示弱。他连发数条微博逐条驳斥,解释自己当时说“挺好”只是不想为难服务人员。同时,他详细描述了当天菜品的糟糕口感,如羊排有隔夜重烤的味道,葱香烤鱼里的葱有腥味,莜面汤和牛肉土豆条也都感觉是隔夜的。为了证实自己的说法,罗永浩更是发布十万元悬赏,公开征集西贝使用预制菜的“真凭实据”,呼吁西贝的员工提供内幕信息。
随后,网友晒出的一张食品包装图成为了新的焦点。该包装上标注着“小牛焖饭牛肉包 2.5kg(堂食袋装)”,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及“加热后食用”“非直接提供消费者”等信息清晰可见。罗永浩借此追问,而西贝客服回应称,这是之前已停掉的快餐子品牌“小锅牛腩”所用的料包,现在西贝外卖和堂食均为现做,没有预制菜。双方各执一词,争论愈发激烈。
舆论升级:直播对峙,引发行业大讨论
9月12日晚,罗永浩开启直播,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在近一小时的直播中,他展示了大量西贝后厨“预处理菜品”的照片,包括去刺黄花鱼柳、牛肉酱、羊排等,这些食材的保质期从9个月到24个月不等。他认为西贝是在“玩文字游戏”,强调现做菜和预制菜有着本质区别,按照常理,保质期长的冷冻半成品不应作为预处理原材料。他还提及2024年3月国家六部门发布的通知,明确了预制菜的范围,认为西贝声称“一道预制菜没有”站不住脚。此外,他还对西贝的高价提出了质疑,认为其定价与菜品品质不匹配。
在这场风波中,公众的态度也呈现出多样化。一些消费者支持罗永浩,认为消费者有权知道自己所吃的食物是否为预制菜,餐饮商家应该做到信息透明;而另一些人则表示理解西贝,认为在餐饮行业竞争激烈的当下,使用预制菜可以提高出餐效率、保证菜品口味的稳定性,只要食品安全有保障,预制菜并非不可接受。还有部分网友保持中立,期待双方能够拿出更确凿的证据,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尽快完善预制菜的行业标准和监管机制。
同时,这场争论也引发了餐饮行业内的广泛关注。一些餐饮大佬纷纷表态,有的声援西贝,认为罗永浩的言论过于偏激;有的则呼吁行业要重视消费者的声音,加强自身的规范和管理。一时间,预制菜的定义、使用规范以及消费者的知情权等问题成为了整个餐饮行业热议的话题。
暂告一段落:期待法规,风波余韵仍在
9月13日,罗永浩发微博表示“西贝的事情可以告一段落了”,期待预制菜相关国家法规尽快出台。虽然他单方面宣布“停战”,但西贝方面尚未明确是否继续起诉,双方的争议在表面上虽有所缓和,然而事件所引发的连锁反应却仍在持续发酵。
从市场反应来看,据媒体报道,西贝部分门店的客流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消费者在选择餐厅时变得更加谨慎,对于预制菜的关注度空前提高。这也给整个餐饮行业敲响了警钟:消费者对于餐饮品质和信息透明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商家必须更加重视消费者的体验和权益。
在行业层面,这场风波促使更多餐饮企业重新审视自身对于预制菜的使用和宣传策略。一些原本使用预制菜却未明确告知消费者的餐厅,开始思考如何在保证菜品质量和出餐效率的同时,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而那些一直坚持现做现卖的餐厅,则借此机会强调自身的优势,吸引更多注重品质的消费者。
值得关注的是,由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经通过专家审查,未来将向社会征求意见。这意味着预制菜行业将迎来更加规范和透明的发展阶段,餐饮门店在使用预制菜时,也将受到更严格的监管和约束。而这,也正是罗永浩以及广大消费者所期待的。
战火重燃:新截图流出,矛盾再升级
原以为这场风波会随着罗永浩的“停战”声明逐渐平息,然而9月14日,事情却迎来了新的转折。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在某个行业群内的表态截图流出,贾国龙称“我应对方式有错,改。做饭的围着吃饭的转,你说咋好就咋办”。他还表示,西贝今后要打“明牌”,做一个透明的西贝,彻底向胖东来学习。经红星资本局从相关人士处了解,该截图属实。这本是一个看似积极的回应,显示出西贝愿意做出改变和提升的态度,然而截图后半部分内容却让局势再度紧张起来。
贾国龙在截图后半段将罗永浩称作“网络黑嘴”“网络黑社会”“太坏了” 。当晚,罗永浩在直播中谈及此事,愤怒溢于言表:“我本来想算了,结果他还没完没了,这人完全无可救药。”他还在直播间专门询问法律人士,贾国龙发表上述言论,自己是否可以起诉对方。同时,罗永浩提到,从现在开始,他和贾国龙的共同朋友,谁都不要再劝他,谁再劝他直接拉黑。随后,罗永浩又发布微博怒怼贾国龙,言辞激烈地称“这件事我们没法揭过去了”,并且着重强调,再有朋友相劝则绝交。
15日凌晨0时20分,罗永浩又在社交平台发文并@西贝及贾国龙,文中称两人总是“我说几句,你说几句,容易各说各话”,媒体在传播过程中也容易出现信息偏差。因此,他提议找一个大的网络平台直播,双方当面公平公正冷静理性地对一次话。他认为这样既能澄清西贝的真相,也能对中国预制菜产业和餐饮行业的健康发展做贡献 。
从法律层面来看,国家“双千计划”法学专家、芙蓉律师事务所主任陈平凡表示,贾国龙称罗永浩是“网络黑嘴”“网络黑社会”“太坏了”,这些带有侮辱性的词汇,对罗永浩的品德、形象等进行了贬损,容易使他人对罗永浩产生负面的认知和评价,降低了罗永浩的社会声誉,符合侵犯名誉权的构成要件。若被认定侵权,贾国龙可能需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以及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知名律师、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也持有相同观点,他认为贾国龙使用的词汇可能对罗永浩的社会评价造成负面影响,涉嫌侵害名誉权。
这场原本关于预制菜的争论,如今已演变成了涉及名誉权的纷争,双方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公众也在持续关注事件的后续发展,期待这场风波能有一个妥善的解决,同时也希望餐饮行业能在此次事件中吸取教训,更加规范、健康地发展 。
来源:云中w漫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