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厚商之城|用心用情 普惠民生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5 17:15 1

摘要:8月27日,七夕节前夕,烟台海滨飞翔公园广场举办了一场盛大的集体婚礼,24对新人一起亮相,接受亲朋好友和热心市民的美好祝愿,迈入婚姻殿堂。这是市委宣传部和市民政局共同举办的“情定山海间”移风易俗主题集体婚礼,时代新人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简约风尚、树文明婚俗。

YMG全媒体记者 赖皓阳 摄影报道

8月27日,七夕节前夕,烟台海滨飞翔公园广场举办了一场盛大的集体婚礼,24对新人一起亮相,接受亲朋好友和热心市民的美好祝愿,迈入婚姻殿堂。这是市委宣传部和市民政局共同举办的“情定山海间”移风易俗主题集体婚礼,时代新人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简约风尚、树文明婚俗。

为新人们筹划一场简约而隆重、浪漫且难忘的婚礼,是烟台不断推动民政服务升级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烟台在民生保障和社会服务方面持续发力,着力推进公益慈善城市建设,发挥社会组织服务大局作用,婚俗改革、殡葬管理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用实际行动书写着民政为民的暖心篇章。

移风易俗 崇尚文明

今年七夕节,烟台黄渤海新区举办了一场主题为“金婚岁月话家风”的婚俗文化节活动,邀请“金婚”老夫妻向新人们讲述婚姻故事,传承良好家风。

举办集体婚礼、开设“婚前第一课”讲堂、设立婚姻辅导室……近年来,烟台将婚俗改革作为移风易俗的一个重要举措,不断推进婚俗改革,在全社会形成崇尚文明简约的新氛围,和谐清朗的婚俗观念深入人心。

我市加强婚姻登记机关标准化建设,所有登记处均提供免费复印、拍照和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全面实行网上预约申请、“跨省通办”“婚育户一件事联办”等举措,开展户籍类电子证照办理婚姻登记试点工作,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为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深入推进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倡导形成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念……目前,烟台全市共设立了24个婚姻家庭辅导室,提供情感沟通、心理疏导、关系修复、纠纷调解等服务,每年为1.5万对婚姻当事人提供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劝和冲动型离婚1000余对。

我市在芝罘区打造了两处特色婚姻登记巡回点,分别是以“百年朝阳见证百年姻缘”和“缘起所城 钟爱一生”命名的朝阳街、所城里登记点,并设计了现代和传统两种不同风格,为新人提供多样化选择;栖霞市以“红色记忆 爱的誓言”为主题,在胶东抗大教育基地建立了省内首个婚俗文化和红色教育相结合的婚姻登记点。我市还依托婚姻登记巡回点,积极探索“婚登+慈善+文旅+公益”新模式,将婚姻登记巡回点打造成一个综合性的服务载体。

在殡葬改革方面,我市自2015年以来每年组织公益海葬活动,2020年以来,已为2912名逝者进行骨灰撒海;自2021年起,市级财政给予逝者家属1000元奖补;2022年,烟台市公益性海葬活动开始常态化举行,随时接受逝者家属报名。我市还打造“礼安齐鲁”殡葬服务品牌,通过组织“礼安齐鲁”观摩活动、推进公益性公墓建设、全面落实惠民殡葬政策、加强殡葬设备设施建设等工作,积极争取山东省“礼安齐鲁”丧俗改革试点。2023年10月,福山区、莱山区成功入选山东省第二批“礼安齐鲁”丧俗改革试点。

品重烟台 慈善之城

今年6月19日,一场充满大爱的仪式在杰瑞集团总部举行。杰瑞董事局主席孙伟杰及杰瑞创始人王坤晓、刘贞峰捐款500万元,在市慈善总会正式设立慈善基金,刷新了烟台个人冠名慈善公益基金的最高纪录。

“我们期望它能融入烟台这座爱心城市的温暖长河中,为更多身处困境的人点亮前行的希望之灯。”孙伟杰的一番话,为烟台这座慈善之城更增添了一份温暖。

2022年起,烟台市正式提出“建设公益慈善城市”并连续纳入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将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列入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推动新时代公益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打造“品重烟台·慈善之城”,创新提出了4大方面16项具体内容的指标体系,系统实施六大行动。市民政局牵头制发社区基金建设、慈善文化建设、慈善项目提质、慈善综合监管等文件,形成了1+X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

围绕助学、助医、济困、救灾等方面,我市开展情系学子、肾友中心等慈善救助项目330多个,累计发放慈善款物4.8亿元,救助群众560万人次;开展慈善文化“六进”活动,每年组织“中华慈善日”集中宣传月,建设全省首家集展示、传播、捐赠、体验及服务于一体的慈善文化馆,创设市文化中心广场、芝罘区塔山小院等慈善空间20多处;举办公益慈善嘉年华以及慈善品牌LOGO、标语、City Walk线路发布等系列活动,发布首届“烟台慈善榜”,褒扬爱心单位、个人和优秀慈善项目253个,激励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支持慈善事业发展。

回应社区公益慈善服务需求,我市引导慈善资源向基层延伸下沉,通过孵化社区慈善组织、设立社区慈善基金、建立社区慈善超市、丰富社区慈善文化等方式,打造人人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慈善共同体。目前,我市已设立全市社区慈善基金358支,募集资金1270多万元,分别比2020年增长345支、1153万元;开展纾困扶弱、便民利民、环境优化等多类小微项目186个、受益群众22万人次,其中,8个项目入选山东省“金种子”社区慈善基金。在促进和谐社区关系、提升群众幸福感方面,公益慈善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地助力了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内驱力。

社会组织 服务大局

今年7月,市民政局、市社会组织总会组成帮扶团队,跨越千里奔赴重庆市巫山县,深入开展“烟海情长·巫峡新韵”社会组织助力巫山发展项目,以“物资+文化+能力”三维帮扶模式为巫山乡村振兴注入了鲜活力量。

“烟海情长·巫峡新韵”项目,是烟台社会组织服务大局、践行社会责任的生动写照。近年来,我市坚持党建引领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主线和“建好管好用好服务好”发展思路,坚持培育扶持与规范监管并重,努力打造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生态,推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

加强品牌建设培树。我市打造“烟社向阳·丹心共筑”市级党建品牌,培树芝罘区“红帆启航·初心同行”、莱州市“红社益家·共建为莱”等各区市党建品牌25个,同步开展“党建引领·行业争锋”创建活动,培育打造了市保险行业党支部等35个市级社会组织党建品牌,全市社会组织党建品牌矩阵日趋完善。

建好用好孵化基地。我市制定了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和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管理指导标准,先后投入1.2亿元,创建14个区市级孵化基地、60个街道服务平台、27个省级社区社会组织创新发展基地,打造了市级“立标打样式”、福山区“一体双核式”、蓬莱区“集群式”、莱阳市“融合式”等多元化发展模式,形成党建引领、政策扶持、市区街社四级联动的“双驱四联”平台体系,为社会组织提供全方位支持。

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我市制定《烟台市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建立全市社区社会组织骨干人才库和社区社会组织工作专家库,举办全市社区社会组织骨干人才示范培训班,举办烟台市优秀社区社会服务项目案例大赛;开展社区社会组织

“邻里守望”关爱行动,涌现出牟平区爱心协会“爱心餐厅”、莱州市“银铃志愿服务”、开发区“和事佬”志愿服务等一批社区社会组织品牌,累计培育社区社会组织1.6万个。

责任编辑:吕金滙

来源:大小新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