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7日下午,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调研组到晋宁区,调研高素质农民学用贯通综合试点工作推进情况。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调研组还就如何推进下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4月7日下午,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调研组到晋宁区,调研高素质农民学用贯通综合试点工作推进情况。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调研组还就如何推进下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晋宁区作为全国第一批高素质农民学用贯通综合试点县(区)之一,自2024年以来,通过高位统筹,构建科学培育体系,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月度推进表,各项试点工作得到有序推进。此外,晋宁区还明确了“两年培育100名三产融合创业创新人才”的核心目标,搭建起1所高校+2所农民田间学校+10所农民业校的“1210”培育体系,并将试点工作纳入全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与花卉、食用菌、电商等特色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形成了“以产促培、以培兴产”的良好局面。
工作中,晋宁区创新培育模式,提升学用贯通实效,采用“高校+农民田间学校”的双校双通道教学模式,高校负责理论教学,农民田间学校则注重实践教学。组建由高校专家、农技骨干和“田秀才”组成的导师团队,实施双师培养机制,为学员提供个性化指导,围绕花卉、食用菌、乡村主播三大产业开展全产业链培训。
晋宁区还创新“全国劳模领头发展产业培养人才模式”,邀请全国劳动模范张良牵头成立“劳模工作室”,带领50名学员开展玫瑰高标准绿色生产技术攻关和推广,在产业引领、联农带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晋宁区还累计建成农民田间学校22所,挂牌成立云岭农科小院1个,超额完成了培育任务。食用菌班学员通过带动周边农户开展大球盖菇种植,辐射面积超100亩;花卉产业学员也通过栽培技术的不断学习创新,带动花农引入新技术,实现了增产增收。
调研组指出,晋宁作为云南省的四个试点县(区)之一,千方百计克服困难推进项目实施,从乡村产业、乡村振兴、乡村治理上看,以小渔村、张良花卉合作社等为代表的点位,有特色,有亮点,也富有成效。今后,一定要抓进度、抓推进、抓宣传,做好中期评估,确保资金落实到位。一定要深化机制创新、强化产业融合、完善服务体系、加强成果转化,加快试点项目实施进度,确保示范区建设带动一片,形成影响,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晋宁模式”,为全省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提供经验借鉴。
全媒体记者 陆安楠 陆晓旭 通讯员 王翠芬
编辑:沈仕会
编审:方维林
审核:李建斌
终审:赵明
来源:昆明晋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