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更青 城更美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9 11:13 1

摘要:从南山新境市民广场放眼望去,曾经的山体“伤疤”已被葱郁的植被覆盖,苜蓿草、刺槐郁郁葱葱,金枝国槐、白皮松以及山桃、山杏错落点缀,勾勒出层次丰富的景观。站在盐湖22号堤埝上,眺望中条山,生态修复后由绿色植被组成的巨大“盬”字闪耀其中,千年盐湖在绿色生态映衬下,焕

记者 朱 姝

春日的暖阳轻柔地洒落在中条山上。

从南山新境市民广场放眼望去,曾经的山体“伤疤”已被葱郁的植被覆盖,苜蓿草、刺槐郁郁葱葱,金枝国槐、白皮松以及山桃、山杏错落点缀,勾勒出层次丰富的景观。站在盐湖22号堤埝上,眺望中条山,生态修复后由绿色植被组成的巨大“盬”字闪耀其中,千年盐湖在绿色生态映衬下,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推进中条山生态修复工程,致力于打造山水相依、水城共融的现代化城市。通过中条山生态修复,我市将构建起城市内部水系、绿地同盐湖、中条山的完整生态网络,为市民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活环境,为我市的高质量发展增添绿色动力,助力全面建设富裕、文明、幸福的好运之城。

往昔之殇:无序开采留下生态“伤疤”

中条山横亘于晋南大地,是一道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也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它不仅孕育了丰富的矿产资源,还拥有非常优美的自然景观,承载着无数运城人的美好记忆,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更是生态平衡的重要守护者。

中条山还是盐湖的命脉所在,中条山盐湖段长约48公里,总面积28万余亩,每年通过地下水可向盐湖动态补充约20万吨的矿物质。

然而,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无序开采的阴霾笼罩着这美丽的山脉,给它带来了难以愈合的创伤。

上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初,随着城乡建设步伐加快,建筑材料紧缺、有效管理缺乏等问题逐步凸显。在利益的驱使下,众多小型矿企纷纷涌入中条山。这些企业缺乏科学的规划和环保意识,开采方式简单粗暴,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毫无节制地挖掘矿石,丝毫不考虑山体的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与此同时,大规模的山体爆破作业频繁进行,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不仅打破了中条山往日的宁静,也让山体结构变得支离破碎。再加上当地群众环保意识淡薄,沿山村民靠山吃山,大肆进行无序开采,对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造成了破坏。

柏口窑村就在这片中条山脚下,世代依山而居,一代又一代的人见证着这条山脉的时代命运。

“以前这山根根有好几家采石场,每天大车一辆一辆地往外拉石头。说实话,以前因为有这些采石的营生,我们村民也挣了一些钱。慢慢地,干采石的越来越多,我们就看见山这块越来越秃。”柏口窑村村民徐建设回忆过去,感慨万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山体上出现了一道道触目惊心的裂痕,岩石裸露在外,仿佛一道道伤口。每逢雨季,松散的山体在雨水冲刷下,极易引发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着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后来村民慢慢发现情况不太好,这山越来越秃,给我们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不少麻烦。一下雨,这路上全是泥,别说人不好走,有时候车都不好过。刮风就更麻烦,本来我们这山根的风就大,山体破坏以后,一刮风沙更多,人常常都睁不开眼。”徐建设说。

正如徐建设所说,这些无序开采行为不仅对地形地貌造成了极大破坏,还引发了一系列生态问题。部分区域山体稳定性下降,容易引发山体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威胁着附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系统平衡被打破,生物多样性也受到影响。同时,中条山作为运城重要的生态屏障,其生态环境的恶化也对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中条山盐湖段废弃露采矿山及破损山体立面数量较多,后续保护修复压力巨大。面对如此严峻的生态形势,市委、市政府深刻认识到,山体修复和生态恢复刻不容缓,这不仅是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大风起,尘飞扬;乱石堆,枯草黄;恶臭坑塘处处藏。”长期无序的私挖滥采,曾经茂密的青山绿草遭受严重破坏,破损山体、废弃矿坑随处可见……而这一切在山体生态修复工作不断推进中,正经历一场凤凰涅槃式的华丽蝶变。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保护修复被提到空前的历史高度。我市抓住机遇,突出问题导向,多措并举,补齐短板,中条山生态修复多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各级各部门坚持以《运城盐湖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为引领,按照“生态优先、政府主导、统筹协调、科学利用”的原则,全力推进盐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各项工作,有效扭转了散、乱、污的局面,山体修复取得明显成效。

今朝之治:多管齐下推进生态修复

深坑和断崖难觅踪迹,满目青翠欲滴的山峦尽收眼底……站在南山新境市民广场,看着如今山体,让人很难将其与之前的“视觉疮疤”联系起来。

记者驾车从南山新境市民广场一路驶过,走到中条山文化博览园处,看到一处山体正在修复当中。

“过去的这片矿山周围碎石堆积、杂草丛生,残破的变电房、地磅散落在这里,很荒凉。”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长期无序、不合理开采石料,这边的山体植被、地质地貌严重损坏,崩塌、水土流失极易发生,破碎岩体数量较多,严重威胁附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山体“疗伤”势在必行。

从2023年5月开始,我市开始对南山新境市民广场南侧三处山体进行修复,项目由盐湖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盐湖建投)实施。

为了确保中条山山体修复生态恢复工作的科学有序进行,我市坚持规划先行,制订了详细的中条山山体修复方案,明确了修复目标,即通过一系列工程措施和生态手段,消除矿山地质灾害隐患,恢复山体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在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中条山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生态现状等因素,因地制宜确定了修复方式和技术路线。针对不同类型的破损山体和废弃矿坑,采取了边坡削方、挂网喷播、客土回填、植树种草等多种修复措施,力求达到最佳的修复效果。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条山山体修复生态恢复工作,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和生态工程来抓,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盐湖区作为山体修复的主战场,更是全力以赴推进各项工作。盐湖建投资承担了多个破损山体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任务。“我们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和施工标准,精心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同时,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盐湖建投总经理张青波说。

目前,中条山山体修复分为两个项目。第一个项目从2023年5月开始实施,包括三处修复工程,第一处为小李村废弃矿山治理区,项目东西最大长度约240.1米,南北最大长度227.8米,坡面与坡脚废弃地总占地面积约38191平方米;第二处为南山体育公园停车场生态修复工程,项目东西最大长度约149米,南北最大长度162米,占地总面积约13250平方米;第三处为凤凰谷入口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治理区东西最大长度约113.1米,南北最大长度282.05米,占地总面积约29940平方米。截至目前,该项目总体进度已经全部完成。

“第二个项目为中条山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项目。该项目2024年5月开始实施,目前重点任务已经全部完成。这一山体修复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边坡整治、场地平整、截排水沟、植被恢复、监测与管护、辅助工程等。”该项目负责人姚博中说。

在中条山山体修复生态恢复过程中,我市积极引进和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不断提升修复成效。例如,在边坡削方工程中,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机械设备,确保削方作业安全、高效推进;在挂网喷播作业中,选用了优质的草籽、肥料和保水剂,通过专业的喷播设备将其均匀地喷射到山体表面,提高了草籽的成活率和植被的覆盖率。同时,注重生态修复与景观打造相结合,在修复过程中进行提档升级,形成“点线面”融合、“乔灌花”搭配的立体园林景观。种植白皮松、侧柏、金枝国槐、金叶榆、山桃、山杏、连翘、黄刺玫、紫惠槐、紫丁香等多种观赏植物,对裸露地面进行花草种植,实现绿化、美化和彩化的完美结合。为了让山体真正变绿、变美,施工中还用爬藤类植物和丛灌类花卉对崖壁进行绿化,打造“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绿化效果。

“我们在绿植种植的过程中,非常注重修复部分的植物生态与周边原始植物生态的匹配。简单来讲就是,原来有的就种,原来没有的就不种,以此保证绿植的成活率,让生态修复效果尽快见效。”姚博中说。

为了确保中条山体修复生态恢复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盐湖建投制定了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施工单位监管,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质量标准。同时,加大对工程监理单位的管理力度,要求监理单位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对施工过程的全方位监督,对于发现的不规范操作行为要及时制止并督促整改,做好每日监理记录。

此外,我市相关部门还建立了定期巡查制度,针对余料已经清运完成的矿山,严禁矿山企业再私自破坏山体,坚决杜绝私挖滥采现象出现。对于不按照要求进行修复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确保了中条山山体修复生态恢复工作顺利推进。

未来之景:绿色南山绘就生态新画卷

沿着休闲步道前行,清风拂面,芳香四溢。道路两侧,新植的各类树木舒展着嫩绿的枝叶,蓬勃生长。山间,野生连翘花竞相绽放,金黄的花海与白色的山桃花、金黄色的金丝国槐相互映衬,美不胜收。

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中条山山体修复生态恢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生态修复项目采取的方式是草灌乔结合,通过一年的养护,目前种植的乔木、灌木等长势较好,跟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已经达到了生态修复的预期效果。”盐湖建投董事长郭阳杰说:“通过本修复项目,可以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一项目不仅维护了当地生态环境安全,使当地生态环境恢复进入良性循环,还可产生间接经济效益。例如,周边土地获益、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当地投资环境的优化等。”

随着中条山生态修复工程的大力推进,中条山曾经的“伤疤”正被越来越多的绿色“治愈”,焕发新的生机。

中条山山体修复生态恢复带来的不仅是生态环境的改善,还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今,中条山、盐湖、凤凰谷这一区域已成为市民及游客远离喧嚣、享受清新自然的休闲胜地,周边的旅游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市民张毅说:“现在的运城建设得越来越好,前两年来这里,山坡还被破坏得很严重。这次来,草都长出来了,绿化特别好。而且站在盐湖旁边还可以看到那个‘盬’字,让我觉得生态修复还带有一些景观价值,感觉非常好。”

展望未来,我市将继续坚定不移推进中条山山体修复生态恢复工作,不断巩固和提升修复成果,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加强对山体植被的养护和管理,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同时,充分挖掘中条山的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将生态修复与文化旅游、康养产业等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

在不久的将来,一个山清水秀、绿树成荫的中条山将展现在世人面前,成为我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亮丽名片,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绘就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本文来自【运城日报-运城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