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的引擎和心脏的血管,达索系统正在用“数字孪生”重构世界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5 16:43 1

摘要:一个三维模型在电脑里看起来完美无比,可一旦走上生产线,就会遇到成堆的问题:良品率低、装配效率差、成本飙升……这正是许多企业在现实中头疼的真问题。

在制造业,不少人以为“设计出来了,生产就不难了”。

但事实恰恰相反,越是高精尖的产品,从设计到量产之间的“鸿沟”越深。

一个三维模型在电脑里看起来完美无比,可一旦走上生产线,就会遇到成堆的问题:良品率低、装配效率差、成本飙升……这正是许多企业在现实中头疼的真问题。

而有一家老牌法国企业——达索系统(Dassault Systèmes),正在用一套叫“数字孪生”的方法,试图从根上解决这个问题。

1977年,他们为了让飞机设计更精准、更高效,开发出了全球最早的一批三维设计软件,也就是我们熟知的CATIA。后来,这个部门独立出来,逐渐发展成今天的达索系统。

现在全球几乎每一架飞机、十辆汽车里有七辆,在设计阶段都用过他们的软件。

所谓“数字孪生”,就是用数学重现现实

达索系统的核心理念就是“数字孪生”(Digital Twin)。

简单点说,就是在电脑里创建一个和现实世界一模一样的“数字影子”,然后用它来模拟产品的一生。

达索系统不只盯着工业,它还把数字孪生技术拓展到了生命科学领域。

随着技术的发展,他们甚至在做“数字骨骼”、“数字肺”、“数字大脑”等更复杂的模型。

这种方式能帮助科学家研究癫痫、帕金森等神经疾病,还能测试药物效果,大大缩短研发周期。

从达索系统的角度看,不管是飞机的气流、汽车的碰撞,还是心脏的血液循环、神经元的放电,其实都是一套可以被数学公式描述的系统。

在今年的中国制造业高峰论坛上,一个典型案例引起了关注:广汽旗下的高域科技与达索系统的合作。

高域是我国布局低空出行的新品牌,主打的是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飞行汽车”。

他们的两款产品——AirCab 和 AirJet,70%零部件来自汽车供应链,国产化率高达90%。

既要满足航空级别的安全,又要有汽车级的成本控制,这几乎是工业制造的“地狱模式”。

高域CEO苏庆鹏说得很直白:“设计是为运营服务的”。

也就是说,飞行汽车从一开始就要考虑如何安全、稳定地运行,而不是后期再补救。

从飞机、汽车到人体,达索系统背后的逻辑其实很简单:把复杂世界抽象成模型,用算力去试错、优化、迭代。

这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过去,造飞机的只能造飞机,做药的只能做药。

当一切都被抽象为统一的数字模型,不同行业之间的壁垒也就被打破了。

在达索系统的世界观里,血液是流体,骨骼是力学系统,神经是电信号。

只要能建模,就能仿真;能仿真,就能优化——这,或许就是未来工业和医疗的底层逻辑。

今天的制造业,不再只是“造东西”,而是在数字世界中“试错+验证”后再一次性搞定。

数字孪生,正在成为连接设计、制造、运营的“超级中枢”。

来源:潇湘十二楼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