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嫌犯被捕!柯克遇刺背后,美国保守派权力暗战浮出水面?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5 16:39 1

摘要:9月12日,一则突发新闻引爆美国舆论:美国保守派知名活动人士、“美国转折点”创始人查理·柯克在犹他州遭枪击身亡,嫌疑人泰勒·罗宾逊被捕。

9月12日,一则突发新闻引爆美国舆论:美国保守派知名活动人士、“美国转折点”创始人查理·柯克在犹他州遭枪击身亡,嫌疑人泰勒·罗宾逊被捕。

根据警方通报,22岁的泰勒·罗宾逊在案发后不久被当地执法部门拘捕,其父亲是报警人。

据央视新闻援引犹他州州长和联邦调查局局长的说法,罗宾逊曾在家中承认“自己制造了这起事件”。

事发后,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直接将责任归咎于“极左疯子”,并为柯克追授“自由勋章”。

随着网络舆论的发酵和案件的进一步调查,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这起案件怪不到“左翼”头上,反而是右翼内部的极端分裂所导致的暴力升级。

社交媒体用户发现,嫌疑人罗宾逊在多张照片中身着黑色阿迪达斯运动服蹲姿拍照,这种形象与极右翼“Groyper”文化中的Pepe青蛙变体极为相似。

这种姿势和服饰组合,源自极右翼论坛4chan,被称为“黑色阿迪蹲姿Groyper表情包”。

更关键的是,有贴文指出罗宾逊曾在万圣节打扮成Groyper形象,引发外界对他政治倾向的高度关注。

查理·柯克并不是一个边缘人物。

他是“美国转折点”的创始人,长期活跃于大学校园、电视媒体和社交平台,在特朗普的青年支持者中有广泛影响力,被称为“第三代MAGA领袖”。

但柯克与极右翼的关系远不如他与特朗普那样稳固。

在19年,他与尼克·富恩特斯领导的“Groyper军队”之间爆发了公开冲突。

富恩特斯是一位白人“民族主义者”,主张“美国优先”,其追随者曾在柯克主办的校园活动中发起“Groyper战争”,当众质疑柯克对移民、LGBTQ(同性恋等少数群体)等议题的包容立场。

柯克认为保守主义应当对所有背景的人开放,不能被种族主义或仇恨所主导。

他曾表示,支持让高技能国际学生留在美国,这一主张被极右翼批评为“背叛民族主义”。

正因如此,柯克在极右翼圈内长期被视为“温和派把关人”,甚至有“建制保守派代言人”的标签。

富恩特斯曾在采访中直言,自己曾将特朗普视为“拯救西方文明的凯撒”,但现在认为他“无能、腐败且被妥协”。

他还表示,若万斯在2028年成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他将号召支持者“投票给抗议候选人或干脆留在家里”。

在柯克死后,富恩特斯虽然发文表示“震惊”和“呼吁团结”,但许多观察家认为这更像是“表面功夫”。

因为其支持者在社交平台上庆祝和调侃。

“Groyper”这种文化常以讽刺、模因、表情包形式传播,其背后隐藏着种族主义、反犹主义和排外倾向。

警方在罗宾逊步枪弹药上发现的符号“↑→↓↓↓”——正是电子游戏《地狱潜兵2》中的输入指令,对应游戏中召唤空袭500kg炸弹的指令

这种混合网络文化与暴力象征的做法,反映出极端主义如何借助青年亚文化渗透现实政治暴力。

查理·柯克所代表的,是一种相对温和、可辩驳的保守主义路线。

他的遇刺是一场悲剧。

如乔治华盛顿大学的极端主义研究员Luke Baumgartner所言:“如果有人接替柯克的位置,他们多半不会是温和派,他们更可能是愤怒驱动的激进评论者。”

事实也在朝这个方向发展。

相较于柯克的“可辩论性”,富恩特斯的极端主张更具煽动性,能迅速在年轻群体中扩散。

柯克的缺席可能预示着主流保守派声音变小,极端右翼的呼声变高。

极右翼的成长并非一夜之间,他们借助网络文化、青年群体、政治失望情绪,逐步侵蚀保守派的中间地带。

这场“谁继承特朗普主义”的暗战,可能会因柯克的去世更加激烈。

如今美国政治分裂愈演愈烈,谁来填补柯克留下的空白,或许将决定美国右翼未来的走向。

来源:妇产科医生小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