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新城遇见田园牧歌 德源街道擘画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9 10:46 2

摘要:德源街道,地处郫都、温江、高新西区三区交界,作为清水河高新技术产业走廊和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郫都科创新城主阵地与乡村振兴主战场,在产城融合的发展道路上一路疾驰,成果斐然。

德源街道,地处郫都、温江、高新西区三区交界,作为清水河高新技术产业走廊和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郫都科创新城主阵地与乡村振兴主战场,在产城融合的发展道路上一路疾驰,成果斐然。

在这里举办的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拉开郫都建设科幻中心的大幕;央视频《村光灿烂看中国》之“天府粮仓・东林艺术季”的邂逅,让东林片区的乡村振兴大放异彩。如今的德源街道,正加快推动产业发展,深化城乡融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一幅美丽的城乡融合画卷正徐徐展开。

科幻地标崛起

城市能级跃升

在成都众多公园中,能在前缀冠以“世界”二字的公园并不多,位于德源街道的世界科幻公园就是一个。

漫步菁蓉湖畔,世界科幻公园的“科幻之眼”熠熠生辉,成都科幻馆的流线型建筑充满未来感。自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成功举办以来,这里已成为科幻爱好者的朝圣地。“站在科幻馆的‘时空隧道’前,仿佛一伸手就能触摸到未来。”清明假期带着孩子来游玩的市民王女士惊叹道,“这些充满科技感的装置不仅让孩子们兴奋不已,连我们大人都忍不住想要拍照打卡。特别是灯光亮起时,就像从科幻电影里走出来的一样,让人真切感受到科技改变生活的魅力。”

世界科幻公园与成都科幻馆的拔地而起,为德源街道塑造了全新的城市名片。公园内,充满奇思妙想的建筑错落有致,以超乎想象的造型和沉浸式的科幻体验场景,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全球的科幻迷。成都科幻馆则以专业的场馆设施、丰富的科幻展览以及高端的学术交流活动,成为全球科幻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这些科幻地标不仅提升了德源街道的视觉辨识度,更将其推向世界科幻文化的前沿阵地,吸引着全球目光聚焦于此。

随着科幻地标的崛起,德源街道的城市能级迎来质的飞跃。京东方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此聚集,形成了浓厚的创新氛围,为街道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我们正全力服务企业创新发展,推动‘智改数转’,确保今年进入赛迪全国活力街道500强、西部活力街道100强。”德源街道党工委书记万震透露。

稻蒜轮作

蹚出乡村振兴“金路子”

晨光洒下,东林村金黄花海与翠绿蒜田相映成趣。村民老李弯腰查看蒜苗后,喜笑颜开:“蒜薹长势好,丰收稳了!”时下,德源蒜薹进入采收季,蒜农忙碌,机耕道上车流穿梭,收购商纷至沓来。一车车蒜薹运往成都及周边,奏响“稻蒜轮作”乡村振兴乐章。

大蒜,是郫都区德源街道的优势农产品,有着300多年的种植历史。“德源大蒜种植采取的稻蒜轮作方式,稻是基础,蒜为增收核心。”德之源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社员冯小华称,过去田间通行不便,如今不仅田区道路变通畅了,而且大蒜田中有数字大田工作站实时运作,发生异常情况后台会收到预警,让种粮更轻松。

在合作社带动下,德源大蒜于2021年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2023年取得绿色食品标志认证。如今,合作社成为国家级示范社,东林片区建成四川省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

更令人惊喜的是,德源大蒜通过深加工变身黑蒜、蒜粉等高附加值产品,身价倍增。“黑蒜,是我们优选紫皮独头蒜发酵后制作的,在广东等地很受欢迎。”德之源大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果介绍,合作社创新实施“德源种蒜基地+外部商品蒜基地”模式,在凉山州、新疆南疆试验独头蒜种植成功,并引入云南多地,形成产业互动模式。以德源瓣蒜作种,下游独蒜商品性佳,目前德源种蒜可满足10万亩种植,产业链产值达20亿元。合作社正与成都种业集团合作,全力研发培育新一代德源种蒜。

目前,合作社社员超600人,辐射7000余亩蒜地,带动农户年销蒜薹5000吨、大蒜1万吨,产值近2.5亿元。近年来,德源街道借“稻蒜轮作”促农民增收,2024年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5000元;依托“集体经济组织+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模式,为村民提供全流程服务。嘉穗农业、德之源大蒜合作社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为农户提供旋耕、播种、植保及托管服务共计2100余亩。

田园与艺术共舞

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图景

美田弥望、林盘错落、鲜花簇拥……春日里的东林艺术村色彩斑斓,艺术的氛围感拉满。这里被绿油油的蒜苗和黄灿灿的油菜花填满,饱满又热烈,一幅优美的生态乡村图映入眼帘。

东林艺术村之美,不仅局限于自然风光,地道乡村美食同样是一大亮点。有散发着香醇气息的弥远咖啡,店内温馨的环境与浓郁的咖啡香气,吸引着游客们进店小憩;见稻餐厅则以地道的乡村美食留住游客的味蕾,选用当地新鲜食材制作的菜肴,让游客品尝到原汁原味的乡村风味。此外,还有藏在田野里的谷予餐厅,其独特的设计风格与多元的功能,为游客提供了别样的用餐体验。

“这里既有如诗如画的田园美景,又有地道的乡村美味,好玩好看还好耍,简直是我近期最棒的出游体验!”游玩一天下来,游客李先生向记者分享起他的感受。在这里,可以乘坐小火车穿梭于油菜花海,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也可以漫步田间地头,近距离欣赏艺术作品,体验艺术与乡村的完美融合。美景和美食互相搭配,让他真切感受到乡村旅游的魅力。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自古以来,人们对美丽乡村都有着相同的期盼与向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德源街道如何把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良好生态环境为乡村振兴赋能?

“我们不仅要让村民富起来,还要让城里人愿意来、留得下。”万震表示,在推进城乡融合进程中,德源街道以“一轴一核一环四田园”空间布局为引领,稳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珍视林盘独特风貌,守护生态环境根基,传承深厚文化底蕴,全力做好耕地、林盘、生态、文化这4个关键领域的保护工作。同时,擦亮“东林艺术村”和“袁隆平杂交水稻科学园”两大品牌,大力发展乡村特色美食、科普研学、休闲度假三大产业。如今,这里已成为区域发展的新亮点,年均吸引游客量达10万人次。

进可都市繁华,退可田园诗意。眼下,德源街道正以独特的“城乡双轨并行”模式,书写着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答卷。这里既有菁蓉湖畔闪烁的科幻之光,也有东林村稻浪翻滚的田园诗画,更有着产城融合、治理创新的生动实践。

来源:郫都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