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琏临终前为何独怕粟裕?黄百韬早看穿他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8 03:54 1

摘要:1947年孟良崮战役刚打完,他就在日记里写:“我胡琏不是张灵甫。”

胡琏躺在病床上,手里攥着32块弹片。

他临终前说的那句话成了国民党内部的笑柄:“土木不及一粟。”

黄百韬当年骂得更直接:“要不是老天爷赏了七天暴雨,你早跟张灵甫作伴去了!”

胡琏这辈子最不服气的就是粟裕。

1947年孟良崮战役刚打完,他就在日记里写:“我胡琏不是张灵甫。”

这话说早了。

三个月后南麻战役,粟裕四个纵队把他围得只剩五公里活动空间,胡琏躲在地堡里烧香求雨。

事情要从石牌保卫战说起。

1943年胡琏带着十一师死磕日军,三天白刃战砍退七千鬼子。

蒋介石夸他“狡如狐猛如虎”,陈诚把他当土木系头号战将。

这些战绩喂大了他的胃口——宿北战役戴之奇被围,胡琏的援军离战场一公里愣是不动。

粟裕第一次收拾他是在1946年。

宿迁城里戴之奇自杀,胡琏的部队在雨里看热闹。

黄百韬后来翻旧账:“见死不救的本事倒是真传。”

胡琏没当回事,转头跟同僚吹牛:“给我个兵团就能灭粟裕。”

孟良崮战役打脸来得快。

张灵甫的74师三天就被吃掉了,胡琏带兵救援却被华野三纵钉死在防线外。

粟裕这时候已经摸透他的路数:修工事一流,打硬仗三流。

南麻战役是胡琏最露脸的时候。

两千座子母碉堡,环形防御阵,胡琏觉得这回稳了。

没想到粟裕的部队顶着暴雨硬啃,炸药包全淋湿了改拼刺刀。

胡琏急得跪地烧香,暴雨真来了——弹药受潮,道路冲毁,粟裕撤了。

黄百韬在庆功宴上摔帽子:“下七天雨也算你本事?”

这话捅破了窗户纸。

胡琏后来守金门,潮汐突变救了他;双堆集突围,油料没了正好有渡船。

运气成了他的护身符。

粟裕战后总结南麻战役:“消耗平手。”

这话客气了。

胡琏的工事确实难打,但粟裕真正忌惮的是国民党援军——黄百韬这次跑得比谁都快。

胡琏晚年闭口不提粟裕。

儿子说他画大陆地图时念叨:“最多三代,你们必返故土。”

临终前攥着弹片说的那句“土木不及一粟”,算是认了。

黄百韬死在碾庄时,不知道有没有想起当年那句话。

历史不讲运气,只认结果。

粟裕七战七捷的时候,胡琏在求雨;淮海战役六十万灭八十万,胡琏在画地图。

林彪说过:“豫东、孟良崮这样的仗,我绝不敢打。”

这话放在胡琏身上得改改:“南麻这样的雨,我绝不敢求。”

来源:好运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