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克用在公元856年出生于神武川新城,是个带兵打仗的藩镇铁骑大将,还是黑鸦军的头儿。他爸爸叫朱邪赤心。李克用接过了老爸的阴山大都督位子,并且还当上了招抚使和朔州刺史。
荒凉三垂冈下的道路,到如今人们还传唱着那首流传百年的曲子。
他花了一辈子时间都没能打败朱温,没能报那个仇,反倒是看着朱温一路顺风,过得越来越好,最后他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在他所有的敌人里头,朱温是唯一一个让他恨得牙痒痒的,做梦都想扒他的皮,吃他的肉,而这个朱温,手下还带着一大批精兵强将,他就是李克用。
李克用在公元856年出生于神武川新城,是个带兵打仗的藩镇铁骑大将,还是黑鸦军的头儿。他爸爸叫朱邪赤心。李克用接过了老爸的阴山大都督位子,并且还当上了招抚使和朔州刺史。
【谗言进谏,沙陀族流放】
沙陀部落那时候在新疆东北部稳稳站着,就是以前的西突厥地界。李国昌和他儿子在打庞勋、黄巢那些反叛军时,立了好多大功。唐懿宗很高兴,就封李国昌做了单于大都护,还赏给他一座在京城的大房子。
李国昌手握大权,能轻易左右局势,势力一天天膨胀起来。唐懿宗听了宦官的话,想让李国昌去云州和大同任职,但李国昌不乐意,找了个生病的借口拒绝了。
唐懿宗想减少沙陀部落的力量,就偷偷让李琢去攻打他们。李克用带着精兵在北方防守,但打不过李琢的军队。李琢的部队非常勇猛,沙陀军队被打得大败而逃,李克用只好跑到鞑靼那边去避难。
【黄巢败亡,颠沛流离十余年】
中和元年,黄巢率领的一大批农民起义军猛烈攻打唐朝的首都长安,长安失守了,唐僖宗吓得跑到巴蜀躲起来,没办法只能从鞑靼那里把李克用叫回来,让他当了代州刺史。
第二年的十一月份,十三太保跟着李克用,带着铁骑大军去长安打坏人。黄巢的军队在长安被打败了,他们就往南跑,但一路上都被其他地方的军队追着打。最后,黄巢的军队在山东被打得溃不成军,长安也就被唐军重新占领了。
唐僖宗把立了大功的将领名字都记了下来,其中李克用立的战功最多,所以朝廷就封他为陇西郡王。
这次打败农民起义军后,代州的刺史李克用在北方的名声大噪,特别是他手下的十三太保,个个都很出名,他们为李克用拼命,打下了很多城池。
都说时代出英雄,英雄也能推动时代,黄巢起义之后,十三太保的名声就响亮了起来,这十三太保包括李克用的亲儿子和他收养的十二个义子。
【将不过李,王不过霸】
大太保其实是李克用的一个部将的儿子,名叫李嗣源,因为他曾经在紧急关头救了李克用一命,所以就被李克用认作了干儿子。二太保呢,原本是农民出身,据说他力气特别大,经过了好几场战斗,表现得特别出色,最后也被李克用收为了干儿子。
李存勖是自家的亲儿子,排行老三,人称三太保。他年轻时在潞州把朱温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骑马射箭特别厉害,胆子也大,头脑聪明,对治国打仗都有一套。他后来灭了后梁,建起了后唐。可惜啊,在一次叛乱里,他被好多箭射中了,就这么没了。
李存信,人称四太保牧羊人,打仗挺有一套,但爱喝酒误大事,结果没被重用,最后闷闷不乐地去世了。
李存勖让五太保去当讨伐的头儿,郑州那边闹叛乱时,李存进因为小看了敌人,结果就在战场上牺牲了。
李嗣本是第六个太保,非常聪明,总能想出好办法让战局化险为夷,可惜最后战死了。
李嗣恩是排行第七的太保,他在战场上勇猛冲杀,但在晋梁大战中打了败仗,最后当了逃兵。而排行第八的太保则是李存璋,他打仗老是输,所以就一直在朝廷里忙着处理国家大事。
李存审是九太保,他小时候常常点着灯熬夜读书,梦想着有朝一日能考中做官。可后来世道不太平,为了能吃饱饭,他就去报名当了兵。
李存贤,人称十太保,力大无穷,威名远扬。他起初是黄巢起义军里的一名将领,但后来转投到李克用门下,深得赏识,最终被李克用收为养子,备受重用。
史敬思排行第十一,是个厉害的太保,听说他出生时伴着轰隆隆的雷声,天上还有白龙在轻声叫唤,他参军后勇猛无比,没人能挡得住。康君立呢,是第十二个太保,为人忠心又厚道,是个关心百姓的好官,可惜后来被坏人毒死了。
李存孝,十三太保中的一个,小时候碰到老虎,非得跟它斗一斗,看看到底谁更厉害。后来李存勖当了老大,因为李存孝心里有了反意,就被绑在五匹马上撕扯致死。
【十年世仇,三矢遗言】
公元884年,朱温想着李克用打完黄巢的残兵后,肯定会经过汴州。为了感谢李克用之前帮他拿下汴州的忙,他就打算在上源驿摆一桌好酒好菜,请李克用来吃。可没想到,李克用喝酒喝高了,在宴会上闹事,把汴州的士兵们都给惹毛了。
李克用喝醉了睡得正香时,庞师让手下人放火烧他的帐篷,可没想到天上突然下起了大雨,这样一来,李克用竟侥幸没被烧到。
接着,他们打算趁着倾盆大雨冲出去逃跑,但朱温看出形势不妙,立刻命令手下去追捕李克用。十一太保史敬思为了救李克用,奋不顾身,自己先冲在前面牺牲了,这样李克用才有机会逃出城外。
从那以后,陇西的李克用和朱温就互相看不顺眼了,总是对着干。朱温写个奏章,李克用就跟着提意见。
公元885年,太监田令孜给唐僖宗出了主意,让王重荣去兖州当河中节度使。同时,唐僖宗还发了一道圣旨给王处存,让他在天子名义下得到保护。这道圣旨里还让李克用带兵去保卫河中的地盘。
李克用一边假装生病不去,一边心里琢磨着这是朱温在耍花招,想暗地里削弱他的力量。所以他连着好几次上书要求攻打汴州,结果唐僖宗只是随便劝了劝双方和好,这让李克用心里很是不满。
朱温老想着借唐朝朝廷的手,来削弱陇西的李克用。所以等唐昭宗一当上皇帝,他就立马拉上李匡威和赫连铎,一起上书说要攻打李克用。
唐昭宗没把这事放在心上,但俗话说得好,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他信赖的太监张浚悄悄收了朱温的贿赂,听了坏话后,就让张浚带着太原的兵马去攻打李克用。
李克用在阴山把张浚打得落花流水,张浚的队伍全散了,只能灰溜溜地跑回唐安。接着,李克用带着大军一路前进,到处放火、抢劫,老百姓苦不堪言,走到哪里都是一片衰败景象。
公元896年的时候,唐昭宗打算让张浚当宰相。李克用知道后,赶紧给唐昭宗写了封信吓唬他,说这是朱温在搞鬼,要是真让张浚做了宰相,他就带着黑鸦军打进长安城。唐昭宗一听,这事就算了。
公元901年的时候,唐朝皇帝让朱温当上了梁王。朱温心里明白,他和陇西的李克用实力相当,打起来对谁都不好,还会两败俱伤,而且他也没有合适的理由去打李克用。
接着,朱温转头对付李克用的盟友们,他派兵占领了河中,还抓走了李克用的一个重要盟友王珂。
李克用的伙伴又是掏钱又是送礼,想和梁家和解。朱温本来就找不到打李克用的借口,这下可好,他抓住机会,说这些人其实是去梁家当卧底,然后就带着大军去攻打陇西潞州了。
没想到突然下起大雨,接着瘟疫就传开了,梁军的士兵都没心思打仗了,朱温于是就带着军队撤退了。
公元904年的时候,梁王朱温心里打起了当皇帝的算盘,他借着皇帝的名义去管其他的藩镇,硬是把唐昭宗从长安赶到了洛阳,还让他把年号改成了天祐。
李克用和朱温有着不解的深仇大恨,而且他觉得迁都和改年号不符合唐朝的老规矩,所以他不肯用。另外,还有些郡王和藩镇的头头心里还是向着大唐,他们仍然沿用着天复这个年号。
907年,梁王的手下把何太后给害了,然后他们不顾唐哀帝的意愿,硬是把他拉下台,让梁王自己当上了皇帝,建了个新朝代叫后梁。就在这一年,李克也因病去世了,终年五十三岁。
李克用在快不行的时候,给了李存勖三支箭,并说:第一支箭,你要打下幽州,燕地一平,河南就不攻自破了;第二支箭,你得去对付契丹,因为他们老大阿保机不讲信用,投靠了朱温;第三支箭,是用来灭掉梁国的,毕竟晋和梁是世代仇敌。
李克用和朱温都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大将,心里都憋着股子想当老大的劲儿。特别是李克用,手下猛将如云,好几十号人呢,按说在这乱世里应该能横着走。可奇怪的是,他一辈子就被困在那一小块地方,还败给了本不该败的人。这就像诸葛亮说的,都是时运不济,命中注定啊。
来源:红楼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