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的页岩油革命从2008年起步,那时候日产量才50万桶,现在已经飙到900多万桶一天。2025年,美国原油总产量预计达到1341万桶每天,其中页岩油占比巨大,差不多占到总产的70%以上。
美国的页岩油革命从2008年起步,那时候日产量才50万桶,现在已经飙到900多万桶一天。2025年,美国原油总产量预计达到1341万桶每天,其中页岩油占比巨大,差不多占到总产的70%以上。
Permian盆地是主力,7月份产量就达568万桶一天,Eagle Ford和Bakken盆地也各贡献100多万桶。这些盆地地质脆性好,开采成本控制在30-40美元一桶,加上政府补贴,企业就算油价跌到31美元也扛得住。
2014到2016年的油价战,OPEC想通过降价挤压美国页岩油,结果美国企业没退缩,反而优化了钻井效率,现在单井产量更高,累计产出超过250亿桶。这不光解决了美国的能源自给,还拉动了经济,贡献了10%的增长率,新创200多万个岗位。
中国页岩油多是陆相沉积,岩层韧性强,有机质少,油稠,开采起来成本高,60-75美元一桶。分布在松辽、鄂尔多斯、准噶尔和柴达木盆地,这些地方地形复杂,单井效益低。2007年产量只有37万吨,2022年破300万吨,2024年跃升到600万吨,增长超30%。
长庆油田是全国老大,2025年7月日产破1万吨,全年预计350万吨。新疆吉木萨尔预计170万吨,胜利油田和其它区加起来,总产量2025年可能接近800万吨。
国家建了陇东、吉木萨尔和古龙示范区,技术在逐步攻克,压裂工艺从进口转向国产,效率在提升。这增长虽慢,但稳扎稳打,体现了中国能源安全的长远眼光。
对比起来,美国的优势在于技术早熟,海相岩层易裂,成本低,市场化运作快。中国地质条件苛刻,起步晚,但后劲足,通过国家投资和企业创新在追赶。2025年美国页岩油4.8亿吨,中国800万吨左右,差距几十倍,但这不是简单输赢,而是两国能源路径的差异。
美国靠页岩革命实现独立,中国则在平衡进口和自产中求稳。
美国页岩油从上世纪30年代概念提出,到本世纪初突破,经历了半个世纪积累。水平钻井和水力压裂结合,成本大降,现在Permian盆地新井多,产量稳升。EIA数据,2025年美国原油产1341万桶一天,页岩部分主导。
即使油价波动,企业调整预算,2025年资本支出减18亿美元,但生产力提升抵消了影响。OPEC增产瞄准美国页岩,但美国输出已超2271万桶一天,OPEC产量微降,这竞争让全球油市更活跃。
中国原油总产2024年21300万吨,页岩油占小头,但增长亮眼。
昌庆油田减员增效,从2000人管100万吨到200人,这优化让人感慨科技对人的解放。国家计划2026-2030年年探明1亿吨新储备,页岩油产将超200万吨一年,这步步为营的节奏,体现了中国能源的自力更生精神。
两国差距根源在地质和技术。美国盆地连片,便于规模化;中国盆地散布,需定制方案。但中国在深层页岩气上也有突破,2023年气产25.1亿立方英尺一天,油气并进。
未来,美国产或在2025年后微降,平均1360万桶一天;中国瞄准稳定20000万吨原油总产,页岩部分或到2030年破1000万吨。
能源不是零和游戏,而是全球供需的平衡。
我国首个陆相页岩油示范区今年产量已突破百万吨 中国发展改革
来源:烟寒若雨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