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途中的追梦人 | 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 勇攀学术高峰,善搏时代风浪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5 15:53 1

摘要:曾任院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及校学生委员会常任代表。智育与综合测评专业第一,获评中国石油大学第二十二届校长奖。连续两年获全国算法设计与编程挑战赛国家级金奖(TOP·5%)、中国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国家级二等奖、石药集团奖学金(专业唯一)、“挑战杯"北京市二等奖、中国

采访主人公

刘顿

中共预备党员

人工智能学院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 2023 级硕士研究生

刘顿,中共预备党员,人工智能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2023级硕士研究生。

曾任院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及校学生委员会常任代表。智育与综合测评专业第一,获评中国石油大学第二十二届校长奖。连续两年获全国算法设计与编程挑战赛国家级金奖(TOP·5%)、中国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国家级二等奖、石药集团奖学金(专业唯一)、“挑战杯"北京市二等奖、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优秀研究生等30 余项荣誉。践行“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获校游泳比赛冠军。

01

能否分享一下您在科研与学习中的

方法?

在学术与实践的成长道路上,我始终以“会读、会写、会说、会做”为行动准则,不断打磨自我、突破边界。

“会读” 是知识积累的根基。我坚持以开放的心态深耕各类书籍与专业文献,既精读学科经典筑牢理论框架,也追踪前沿成果把握研究动态,在持续的知识输入中拓宽认知边界,为后续的探索与创新储备充足的“弹药”。

“会写” 是思想沉淀与自我迭代的关键。我不仅将文字作为表达工具,更视其为梳理逻辑、发现短板的利器--通过严谨的学术写作,我已在E1学报级顶刊发表研究成果。在每一次从构思到成稿的过程中,我都主动借助同行评议、导师指导等“负反馈”机制,精准定位知识盲区与思维漏洞,进而调整学习方向、优化研究方法,实现认知与能力的螺旋式上升。

“会说” 则是连接自我与世界的桥梁。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精准表达与有效传播已成为建立个人品牌的核心能力——正如雷军通过清晰的产品叙事与价值观传递,让品牌理念深入人心。我格外感恩导师给予的诸多表达契机:从学术会议上与领域专家的观点交锋,到项目阶段性汇报中向团队与合作方的进展阐述,每一次登台都让我更擅长将复杂的理论转化为通俗的表达,既锻炼了临场应变能力,也让自己的研究价值被更多人看见。

“会做” 是检验真理、锤炼综合素养的最终落点。作为多项科研项目与横向课题的学生负责人,我深刻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在与合作方沟通需求时,需平衡学术严谨性与实际应用价值;在带领课题组推进研究时,要协调分工、凝聚共识,让团队写作与实验攻坚高效推进。正是在将理论构想转化为落地成果的过程中,我的问题解决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与团队领导力得到了全方位提升,也让我对“学以致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四项能力相互支撑、互为增益,共同构筑了我在学术探索与实践应用中的成长路径,也让我更有底气面对未来的挑战与机遇。

02

您是如何平衡科研与个人生活,保持

发展?

面对科研与生活的平衡,我找到的答案是健身与读书——这两件事,成了我研究生无数个深夜里的固定选择。学校的游泳馆、网球场、健身房,以及图书馆,成为了我最常出现的地方。

成功只需两步,一步开始,一步坚持。常听到身边同学说:“很想健身,可总是三分钟热度,坚持不下来。”于我而言,这件事可以归结为两步:一步是开始,一步是坚持。最重要的是先跨出第一步,不必等待“完美时机”;之后,则将行动落入日常,哪怕每天只投入少许时间,日久自见成效——正如我在坚持训练后,最终收获了校游泳比赛冠军。

涵养人文之心,追求博雅之识。我偏爱人文社科与金融类书籍,《毛泽东传》《国富论》《金刚经》等经典之作都令我受益匪浅。曾有一位教授说:“我们理工科教师,或许算不得'有文化的知识分子’,更多是'有技术的专业人员’。工科学生,专业之外,更需涵养人文之心,追求博雅之识。

无论是身体还是思想,我总希望它们始终在路上——向前,也在向上。

03

您认为什么样的心态对科研和实践为

重要?

“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这句话出自电视剧《天道》中丁元英之口,点明了一个残酷却现实的生存逻辑:一旦你能够承受他人无法承受的,做到他人无法做到的,你的生存空间,就注定比别人宽广。

在当下学历不断贬值、竞争日趋白热化的环境中,我深知,仅靠学术层面的积累远远不够。因此,除了在学业科研中不断提升,我更主动走入真实的社会现场,刻意训练一种被称为“厚脸皮”的现实能力--也就是放下所谓的“体面”去做很多同龄人拉不下面子去做的事。

比如,在开学季穿梭于校园中,推销电话卡、床单被罩。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恰恰成了我理解商业与人性的第一课。《国富论》里早有洞察:“发现社会的需求并精准满足,社会自然会回馈你金钱等回报。”我深以为然。每一次被拒绝、每一道冷漠的目光,都不是终点,而是心智的石。我在挫折中总结方法,在实际困难中调整策略,更在持续的行动中积累起一种难以被课堂传授的“街头智慧”。

这一切,不仅仅是为了赚取一些额外收入,更是为了在真实世界中炼自己的表达、沟通与生存能力。我逐渐学会如何快速判断一个人的需求,如何在不被看好的环境下维持信心,如何在一片白眼中依然稳住心态、持续向前。

这个世界从不轻易为任何人让路。但当你愿意低下头、沉下心,去做别人不屑做的事,能吃别人吃不了的苦。你就在无意之间,走出了一条属于你自己的、更宽阔的路。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