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色老照片:北洋海军小学员,八国联军抢劫民居,锡克兵瓜分财物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9 10:11 1

摘要:1949年4月23日,经中央军委批准,张爱萍被任命为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他在白马庙旧址内宣布华东军区海军正式成立。这是人民军队历史上第一支正规海军部队,初期力量薄弱:仅有接收的国民党起义舰艇(如 “长治” 舰)、缴获的小型船只,以及从地方招募的原海军

一组记录了近现代社会风貌的老照片,在岁月的洗礼下显得斑驳而珍贵。我倾注心力对它们进行后期上色,试图还原那个时代的绚丽色彩,让历史不再只是黑白的回忆。

1949年11月8日,在新中国国防建设的征程上,华东军区海军第一、第二舰大队正式宣告组建。

彼时,百废待兴,海军建设任务艰巨而紧迫。这两支舰大队的组建,是新中国海军力量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重要里程碑。

1949年4月23日,经中央军委批准,张爱萍被任命为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他在白马庙旧址内宣布华东军区海军正式成立。这是人民军队历史上第一支正规海军部队,初期力量薄弱:仅有接收的国民党起义舰艇(如 “长治” 舰)、缴获的小型船只,以及从地方招募的原海军人员、技术工人等。

但旧址成为人民海军 “白手起家” 的起点 —— 在这里,张爱萍提出 “边建设、边战斗” 的方针,建立海军机构、制定纪律条例、筹建海军学校(1949年11月创办海军快艇学校),为后续海军发展培养了首批骨干。

1953年2月19日至24日,毛泽东主席乘海军 “长江” 舰由 “洛阳” 舰护航,沿长江视察武汉至南京段防务,期间三次登上 “洛阳” 舰,照片是毛泽东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洛阳舰官兵。

1953年,正值朝鲜战争结束后的国防战略调整期,毛泽东提出 “必须有计划地逐步建设强大的海军”。此次视察既是对长江中下游经济建设的调研,也是对海军装备、训练和思想建设的全面检验。2月19日上午11时,毛泽东从武汉登舰,“洛阳” 舰作为护航舰艇全程伴随,21日抵达南京后,毛泽东又检阅了 “南昌”“广州”“黄河” 等舰艇,并在 “洛阳” 舰住舱通宵撰写题词。

视察期间,毛泽东深入驾驶室、机舱、厨房等战位,与水兵同吃同住,询问伙食标准、训练强度和文化学习情况。当得知舰员多为陆军转岗时,他勉励大家 “干海军就要爱军舰、爱海岛、爱海洋”,并引用 “同舟共济” 典故强调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破城后的北京城浓烟蔽日,一群头缠靛蓝头巾、身挎廓尔喀弯刀的英属印度锡克兵正席地而坐,粗暴分拣着从民宅与官宦府邸抢掠的财物。

这些来自英属印度的殖民士兵,作为英国侵华部队的主力之一,随联军第1师于7月30日从天津登陆,一路烧杀至北京。在时任联军统帅瓦德西的日记中记载:“北京城内各殿宇陈设的宝物,皆被联军洗劫一空,印度士兵尤好搜刮小件珍玩。”

据英国国家档案馆藏《1900年北京战役补给报告》记载,仅其所属的英印军团,便从嵩祝寺、智化寺等宗教场所劫走铜佛200余尊、唐卡137幅,部分文物经天津转运至加尔各答博物馆,至今仍陈列在大英博物馆的东方展厅。

1900年秋,北京西城区某条胡同深处,一座青瓦灰墙的四合院沦为劫后废墟。朱漆剥落的木门半掩着,门槛上横陈着被刺刀劈碎的樟木箱板,门内青砖地面上,联军士兵搜刮后遗留的物件杂乱散落。

这些被弃置的“不值钱之物”,恰是普通中国家庭的生存印记。据《庚子西狩丛谈》记载,联军入城后,士兵们遵循“先抢官宦府第,再掠富户民居”的掠夺顺序,对金银珠宝、绸缎瓷器等“硬通货”趋之若鹜,却将百姓日常用品视为“无用之物”。

这种选择性掠夺的残酷在于:侵略者不仅洗劫了财物,更摧毁了平民的生活根基——当泡菜坛、针线筐、孩童玩具被随意丢弃在街巷,留下的是无数家庭失去栖身之所、沦为赤贫的人间悲剧。

1949年10月1日,参加分列式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部队在行进中。这是人民军队历史上首次大规模骑兵阅兵,也是唯一一次以完整建制接受检阅的骑兵部队。

这支来自西北野战军、华北军区的骑兵劲旅,战马多为蒙古马与伊犁马杂交的 “军垦马”,体型敦实。据《开国大典阅兵实录》记载,骑兵部队为保证队列整齐,曾在训练中用白灰线标记马蹄落点,每匹战马需经过三个月 “定蹄功” 训练,方能做到 “分列式行进时马尾成一线,转头角度不差分毫”。

1950年国庆大阅兵,身着“50式”新式军服的解放军官兵。

据《1950年国庆阅兵筹备实录》记载,为赶在阅兵前完成40万套军服生产,全国12个纺织厂启用战时机制,棉平布的经纬密度比寻常布料高30%,确保军服在正步踢腿时不起褶皱。

1890年拍摄威海水师学堂,四个北洋海军的小学员,作为中国近代海军教育体系的首批产物,这四名少年均选自福建、广东沿海的 “船政幼童” 与北方各省 “良家子弟”,年龄在十五至十八岁间,正值《北洋水师学堂章程》规定的 “堂课四年、舰课一年” 学制中期。

据《刘公岛船政奏议》记载,1890年的威海水师学堂共有学生68名,分 “驾驶”“管轮” 两科,每日 “卯初(早5点)闻号起床,辰正(早8点)上堂习西学,午初(11点)食毕习洋操,酉初(晚5 点)登舰演轮机”。照片中的四人极可能属于 “驾驶科”。

1980年2月15日,北京,刚领完结婚证的王小波与李银河站在中国人民大学的教职工宿舍楼前合影。王小波当时在人大读书,李银河在《光明日报》工作,他们住在集体宿舍。

来源:历史小破站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