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届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9 09:59 1

摘要:又逢4月,菏泽将迎来一年一度的“牡丹时刻”。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赏花游园,共赴一场别具意趣的“中国牡丹之都花事”。牡丹不仅是花中之王,更是菏泽的精神象征。

2025世界牡丹大会

第34届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

让我们一起跟随大众网记者的镜头

来看看现场的盛况吧

菏泽牡丹花期已至

你对菏泽牡丹知识知多少?

看完以下内容

让你秒变牡丹达人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唐代诗人徐凝的这首诗作,道出牡丹绽放时的倾城盛景。

又逢4月,菏泽将迎来一年一度的“牡丹时刻”。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赏花游园,共赴一场别具意趣的“中国牡丹之都花事”。牡丹不仅是花中之王,更是菏泽的精神象征。

牡丹锦簇的千年古城菏泽,藏着几多花样故事?

菏泽人喜欢“赏牡丹”“种牡丹”“品牡丹”“唱牡丹”“画牡丹”“雕牡丹”“绣牡丹”,生活中处处都体现着对牡丹文化的热衷与喜爱。

牡丹择地菏泽兼具“天时地利”

从自然地理位置看,牡丹择地菏泽,可谓“天时地利”兼具。

菏泽,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区,滔滔黄河从这里奔流而下,冲积出下游平原肥沃的土壤,在古曹州孕育出国色天香的牡丹。

菏泽气候、地质等环境为盛产优质牡丹,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菏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4.5℃,无霜期289天,年降雨量652.8毫米,自古以来就是牡丹的适宜生长区。

牡丹耐旱,不能浇“明水”,而菏泽的春天恰好少雨;牡丹喜碱性沙土,菏泽的土正是这种土;菏泽的水咸涩,这样的水却偏宜浇灌牡丹;牡丹喜欢疏松的沙质土,而菏泽地处黄河中下游的冲积平原上,土地肥沃……这一切都为牡丹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菏泽牡丹历史悠久,栽培始于隋、兴于唐、盛于明,清代菏泽成为中国牡丹的重要栽培中心,至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

遍检牡丹诗文,“曹州”作为地名频繁出现。

早在隋代,曹州就出了齐鲁桓这样的著名花师,曾为隋炀帝培育出高过楼台的牡丹花。曹州就是当今的菏泽。唐朝开国功臣徐懋功是曹州人,他将长安御花园的牡丹带回老家种植,这应该是引进牡丹外来品种比较早的事例。隋唐之后,据说曹州“村村有花园,户户养牡丹”,诸多传说虽然难免夸张,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对牡丹的喜爱。

名花遇到名家,也为后世留下许多佳话。茅盾、冰心、舒同等多位文化名人与菏泽因牡丹而结缘。冰心写了“十里散香苏地脉,万花低首避天人”两句诗作为回信;菏泽曹州牡丹园观花楼前的一方石碑格外醒目,“曹州牡丹甲天下”出自书法家舒同手笔。

菏泽牡丹品种多样、各具特色

月锦、姚黄、豆绿、洛阳红、锦绣芙蓉、黑海含金、青龙卧墨池,这一个个充满中国风的花名,都在告诉我们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那就是牡丹诞生在中国。

菏泽牡丹品类繁盛,自明清以来,菏泽就是中国栽培种植牡丹的中心,现有种植面积12万亩,是世界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生产基地、科研基地、出口基地和观赏基地。中国90%的牡丹新品种、85%的牡丹出口都由菏泽提供,享有“天下牡丹出菏泽”的美誉。观赏牡丹拥有9大色系、10大花型、1308个品种。花大、型美、色艳,是菏泽牡丹的显著特点。古人曾用“花在盈尺”,形容其大;“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绛点灯煌煌”描述其形貌瑰丽。

菏泽牡丹有1308个品种,各色系的菏泽牡丹都有名贵品种,如“掌花案”花开似火,为红色之魁;“酒醉杨妃”红装素裹,低头掩面,暗送秋波;“梨花雪”开若梨花,雪白一片,称白中之冠;“昆山夜光”花开奇白,黑夜依然,古谓之“灯笼”;“姚黄”金楼千层,世称花王;“青龙卧墨池”如龙卧墨,黑中之奇;“冠世墨玉”黑紫如缎,洁而有光;“蓝绣球”开如绣球,蓝色之冠;“赵粉”粉面桃花迎人笑,郁郁芳香飘四野;“粉二乔”粉紫同株,双娇可爱;“魏紫”色紫浅淡多娇艳,古老品种称“花妃”;“娇容三变”初开时碧绿,盛开时红艳,将谢时素白,十日三变,堪称奇品。

菏泽培育牡丹新品种数量占国内总量的80%。观赏牡丹面积达5万亩。其中,曹州牡丹园拥有1000余个品种80余万株牡丹,成为目前世界上牡丹品种最多、面积最大的主题牡丹园;曹州百花园中,有一株世界上树龄最长的牡丹花王,已历经600余年的沧桑岁月。

2025菏泽牡丹节会期间,曹州牡丹园四大历史传承展示区也将揭开神秘的面纱。何园红、何园白、状元红、赵粉、守重红、冠世墨玉、景玉等900余个牡丹名品将集体展现在广大游客面前。

菏泽牡丹十大花型有 荷花型、菊花型、金蕊型、蔷薇型、金环型、托桂型、千层台阁型、楼子台阁型、皇冠型和绣球型。

作为电视剧《国色芳华》牡丹及芍药花卉赞助的官方合作伙伴,菏泽市精心筹备,提供了2500株牡丹和芍药。剧中何惟芳一路背到长安的“琼台玉露”牡丹,其原型正是来自菏泽的稀有品种“绿幕隐玉”。据了解,“绿幕隐玉”的特点是初绽时呈绿色,随着花朵的开放,颜色渐变至白绿相间,又被称为“娇容三变”。该品种天生自带娇性,喜温暖、忌积水、怕烈日,很难“伺候”。而在20世纪80年代,菏泽百花园便已成功培育,如今成为市场上的牡丹主打产品。

底蕴深厚的菏泽催花牡丹

随着催花、抑花等技术推广,一年365天都能看到牡丹盛开。早在唐宋时期,牡丹催花技术就已出现,明清两代,菏泽(时称曹州)的牡丹催花更是闻名遐迩。历经数百年传承,如今的菏泽催花牡丹技术已炉火纯青。

菏泽牡丹,这一承载着千年历史文化底蕴的“花中之王”,正以崭新姿态迈向更广阔的舞台。

每年春节,雍容华贵、花大色艳的菏泽催花牡丹都会成为年宵花的亮点。菏泽催花牡丹已有超过七成通过线上平台销售,销售网络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济南等全国各大城市,实现了由传统“花市”到触网“云销”的转变。

如今,菏泽的“催花人”经过不断试验和探索,成功研发出一套成熟的牡丹催花新技术,确保牡丹能孕育出足够数量的细根,从而高效吸收水分和养分,不仅花大叶茂,还能多季正常开花。菏泽催花牡丹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年产量超60万盆,占国内市场的60%以上,成为全国最大的催花牡丹生产基地。

菏泽牡丹出海又出圈

牡丹寓意美好,自古就是中外交往的友好使者,从古至今,这朵寓意着和平、合作的牡丹友谊花香飘世界。早在唐朝,牡丹便曾被当作礼物送给外国使节,展示国家经济繁荣和文化内涵。1789年,欧洲大陆开出的第一批牡丹花,正来自菏泽;1992年,菏泽牡丹参展法国波尔多国际花卉博览会,并获得唯一的银质大奖;2024年,牡丹文化海外传播站相继在马来西亚、罗马尼亚挂牌成立;牡丹瓷等主题工艺品跟随领导人出访百余个国家;中国菏泽的700株牡丹跨越万水千山,陆续移栽至保加利亚;从发起“牡丹出海”计划,到中国与俄罗斯、中国与罗马尼亚“空中牡丹课堂”实现常态化“云端共学”,再到“牡丹文化海外传播站”相继落户马来西亚、罗马尼亚,通过牡丹文化传递中国之美……菏泽牡丹早已成为代表中国形象的一张国际名片。

经历几千年的时空穿梭,牡丹已遍布中国大江南北,并“出圈儿”走向世界各地。牡丹瓷、牡丹刻瓷、牡丹剪纸、牡丹工笔画、牡丹木雕、绳编牡丹、牡丹丝绸、牡丹宴……大量菏泽牡丹文创产品,在传承与创新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才貌兼具的菏泽牡丹

除了“赏花经济”,菏泽牡丹产业链不断延伸,根入药、籽榨油、蕊制茶、瓣提露,一朵牡丹花已在菏泽转变为牡丹籽油、化妆品、功能性食品、生物医药类产品等240多种加工品。

从卖牡丹到赏牡丹,一朵牡丹花不仅可带来游客,还让众多农民在家门口吃上了“艺术饭”……截至目前,菏泽各类牡丹生产、加工、出口企业有120余家,生产原料类、饮料类、食品类、保健类、油脂类、茶类、日化类、香薰类、医疗器械类等11大类260余种产品。

多年来,菏泽立足牡丹特色产业,精细书写“花样文章”,大力发展“美丽产业”,通过延伸产业链、拉长价值链,带动牡丹产业从种植、种苗、切花、观赏向医药化工、日用化工、食品加工、营养保健、工艺美术、旅游观光等九大领域延伸,并以牡丹特色产业为样板,全力培植曹县汉服、东明西瓜、鄄城肉鸭等特色产业,全方位放大富民效应。

既靠“颜值”又靠“实力”,这才是你应该知道的菏泽牡丹。

牡丹的繁殖和养护秘籍

1.牡丹繁殖方法

菏泽牡丹以分株、嫁接、播种三种方式繁殖。

一是播种繁殖,在培育新品种时用;二是嫁接繁殖,常以凤丹为砧木。另外,扦插、分株和压条等繁殖方法也用于牡丹繁殖。

2.牡丹养护要点

牡丹最喜夏季凉爽、冬季不过度严寒的地方,要求适度的降雨或喷水、充足的光照(夏季中午强光要略微遮阳)。土质以壤土或富含腐殖质的黏质壤土为宜,但不可过于黏重。忌盐碱土,排水必须良好,要求适度湿润,夏季不过于干燥。牡丹系深根性花木,栽植前应进行深耕,并施入基肥。

北方地区冬季需对牡丹进行防寒保护,可用稻草或树叶覆盖根部,防止冻害。

“春来韶华谁做主,总领群芳是牡丹”,趁人间四月春光正好,来奔赴一场国色天香的盛宴吧。

记者 刘亚 张勇 周琛 刘涛

来源:光明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