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四五”:邮储银行普惠金融的战略纵深与财务韧性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5 15:17 1

摘要:“邮储银行发力打造服务乡村振兴主力军和普惠金融标杆行,涉农贷款余额达到2.44万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72万亿元,贷款占比均居大行前列。”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在8月29日召开的业绩说明会上,用一组数据勾勒出该行深耕普惠金融的坚实版图。

“邮储银行发力打造服务乡村振兴主力军和普惠金融标杆行,涉农贷款余额达到2.44万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72万亿元,贷款占比均居大行前列。”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在8月29日召开的业绩说明会上,用一组数据勾勒出该行深耕普惠金融的坚实版图。

数据背后,是邮储银行将独特资源禀赋与金融服务创新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拥有近4万个营业网点,服务个人客户超6.7亿户,邮储银行在此资源基石上持续优化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加快服务模式创新变革,聚焦县域、社区、街区、园区、校区,让普惠金融的触角延伸至每一个有需要的角落。

以更深的战略定力做强传统增长极

作为国内领先的大型零售银行,邮储银行坚守服务“三农”、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的定位,依托“自营+代理”的独特模式和资源禀赋,致力于为中国经济转型中最具活力的客户群体提供服务。“本行凭借遍布城乡近4万个营业网点形成的渠道网络,服务超6.7亿个人客户,构建起最具广度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邮储银行表示。

然而,邮储银行并未止步于这一资源禀赋,而是以更深的战略定力持续开拓核心赛道,深耕农村市场、中小企业和个人业务,不断将传统优势领域锻造成为稳固长板,做强传统增长极。

为推动全行战略升级优化,邮储银行加快推进“服务强县富镇”“城市业务攻坚”“网点效能跃升”“公司业务提升”“手机银行全面突破”等“五大行动”,以及组织架构、网点经营、市场服务体系、激励机制、数智化转型、风险管理体系、运营管理体系等“七大改革”。

在核心业务领域,邮储银行持续巩固传统优势。该行打造高效率、低成本、风险可控的特色“三农”金融模式,推动中小企业服务场景化获客、综合化提质、集约化增效,构建个人业务“零零+批零”拓客体系、“客层+客群”经营体系,将传统普惠业务优势领域锻造成为稳固长板。零售AUM(管理个人客户资产)规模17.6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87%,其中富嘉及以上客户AUM较上年末增长11.69%。

数智化转型则为传统增长极注入新活力。刘建军透露,邮储银行加速构建高效运营体系,集约化提质扩面,数字人辅助的自助设备“云柜”业务办理,单笔业务办理时效提升约40%;消费贷款集中审批笔均终审用时压降至3小时之内。该行持续优化成本费用资源配置,成本收入比同比下降5.15个百分点。邮银一体化发展新模式初见成效,大力开展邮银“上下延伸”深度协同和数据的共享共用,深度挖掘邮政庞大的场景以及“村、社、户、企、店”的海量数据资源,上半年“融资E”放款557亿元,同比多增137亿元。

将金融触角与小微需求紧密缠绕

强化客户服务模式创新,深化数智化、集约化转型,加快产品创新和流程重塑,升级场景金融和主办行服务……邮储银行不断将金融触角与小微企业经营需求紧密缠绕,编织立体化的小微金融服务经纬。

“场景+”客户服务体系正在为邮储银行打开服务小微企业的更广阔空间。在西北地区,邮储银行陕西省分行针对航空产业周期长、回款慢的特点,为企业量身定制“航空集群贷”,创新推行“供应链融资”模式,搭建“航空产业小场景”平台,为区域核心企业供应商提供线上化、批量化的融资服务,将付款周期缩短至30天,覆盖20余家中小配套企业,带动产业链资金效率提升40%。

据介绍,邮储银行深入推进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积极参与工作机制各环节,通过“千企万户大走访”广泛触达各类经营主体,精准匹配融资需求,持续深化立体化服务体系,聚焦产业园区、产业链、产业集群等重点领域,不断丰富业务切入场景。

与此同时,“信贷+”综合服务模式让邮储银行的服务深度不断延伸。邮储银行深入推进主办行客户服务,依托贸易融资和供应链“5U”系列和“六易”数智结算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陪伴式服务。持续优化信贷产品体系,通过固定资产贷款产品支持企业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等中长期信贷需求,加大续贷支持力度。持续优化“易企营”企业一站式数字化管理平台,为企业提供财务管理、发票管理、进销存管理、员工薪酬管理等9大功能,联动账户、结算、融资等金融服务,持续丰富服务场景,积极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值得注意的是,邮储银行创新客户管理数智化工具,打造“精准对接-深度服务-智能运营”的小微客户全周期集约化运营机制。在提升客户体验的同时,该行不断完善“数字驱动+线下触达+集约审核”的全流程智能风控体系,强化线下客户触达和关键环节的把控。

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邮储银行个人和小企业贷款不良生成率环比下降0.01个百分点,零售信贷资产质量出现企稳向好的积极信号。邮储银行副行长、首席风险官姚红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个人经营贷款方面,邮储银行新授信业务风险表现稳定向好。2024年放款已有完整风险表现期的新授信新支用贷款“账龄13个月的30天以上逾期率”为1.17%,较2023年明显下降;新投放贷款风险结构向好,上半年新投放贷款中,较高风险等级客户占比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同时,产品整体不良生成速度开始边际放缓,二季度不良生成率环比下降0.05个百分点。普惠小企业贷款方面,不良率1.32%,已较上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二季度不良贷款生成率也环比下降0.04个百分点。同时,上半年新投放贷款中,零售小企业贷款较高风险等级客户占比同比下降1.86个百分点,资产质量呈现企稳态势。

推动金融资源向乡村一线精准滴灌

半年报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邮储银行涉农贷款余额2.4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495.85亿元,余额占客户贷款的比例超过四分之一,占比居国有大行前列。

今年4月,邮储银行发布《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关于落实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持续推动金融资源向乡村一线精准滴灌,通过积极丰富金融产品体系,拓宽支持领域,推动三农金融扩面提质增效,打造服务乡村振兴主力军。

今年上半年,邮储银行继续落实对脱贫地区和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差异化金融支持政策,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满足脱贫地区产业发展和乡村建设需要。截至2025年6月末,全行在脱贫地区(832个脱贫县)各项贷款余额6064.9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18.56亿元。在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各项贷款余额729.2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6.71亿元,增长8.43%,高于全行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此外,邮储银行聚焦各地县域优势特色产业和产业集群,积极推广“一业一策”“一企一策”的展业模式。进一步优化面向个人的产业贷方案管理架构,形成“通用方案+专属方案”的分类管理模式,提高方案及客户准入敏捷性。面向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创新推出“集群e贷”,结合企业经营特点,制定针对性风控策略,支持特色乡村产业集群发展。建立农业龙头企业白名单管理机制,推进白名单客户分类施策、精准营销、综合服务,争做农业龙头企业主办行,促进乡村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2025年下半年是冲刺“十四五”收官、谋篇“十五五”开局的关键时期,邮储银行表示,坚决扛起国有大行责任担当,聚焦粮食稳产保供、县域富民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补短板等重点领域,加大资源倾斜力度,扛稳服务乡村振兴责任。(记者 张小洁)

来源:经济参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