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舞台艺术的浪漫邂逅|科德国际文化节暨英国剑桥莎士比亚剧团文化交流盛典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9 09:16 1

摘要:2025年4月7日,晨光熹微中的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迎来了一场又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从上午学术论坛的思想碰撞,到黄昏舞台上的艺术绽放,英国剑桥莎士比亚剧团与科德学院师生共同谱写了一曲“戏聚中英·艺连世界”的浪漫诗篇。

2025年4月7日,晨光熹微中的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迎来了一场又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从上午学术论坛的思想碰撞,到黄昏舞台上的艺术绽放,英国剑桥莎士比亚剧团与科德学院师生共同谱写了一曲“戏聚中英·艺连世界”的浪漫诗篇。


主题论坛:探寻戏剧教育的新路径

上午,《从莎士比亚到现代:戏剧教育理念的传承与创新》主题论坛在学校图文信息中心拉开帷幕,英国剑桥莎士比亚剧团艺术总监大卫·克里利与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永侠,副校长周瑛,传媒学院院长王大鹏,国际教育学院院长胡倩等领导及专家学者齐聚一堂,通过学术研讨、实践教学等形式共同探索戏剧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路径。论坛由传媒学院表演教师孙强主持。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永侠指出,莎士比亚戏剧是跨越文化壁垒的通用语言,此次交流是艺术对话,更是中英教育合作的生动实践,学校始终坚持 “高端化 全球化 个性化” 的办学理念,培养复合型人才。

大卫・克里利作为主讲嘉宾,结合自身执导经验,深入探讨了 “如何将四百年前的经典文本转化为现代舞台语言”,强调戏剧教育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共情力与创造力。在圆桌讨论环节,科德学院表演专业的教师们与克里利导演围绕戏剧教学法、跨文化改编实践教学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展现了戏剧创作的创新性和可塑性。

论坛尾声,周瑛副校长代表学校向克里利赠送中国传统工艺礼品,象征着中英艺术交流的深厚友谊,校领导与剧团成员合影留念,为这场意义非凡的学术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戏语茶话:轻松氛围中的戏剧课堂

阳光透过玻璃为“戏语茶话·剧探留学”沙龙镀上一层金边。莎士比亚剧团成员们与科德学子围坐畅谈。一杯明前龙井,一段《哈姆雷特》独白,让丹麦王子的忧郁染上了中国茶道的禅意。剧团成员现场演绎《哈姆雷特》《仲夏夜之梦》的经典片段,并邀请科德学子即兴参与互动表演,通过“身体叙事”解构台词的情感张力。这种跨文化的碰撞正是戏剧的生命力所在。


国际文化节:舞台上的浪漫交融

暮色渐染时分,“戏聚中英・艺连世界”科德国际文化节暨英国剑桥莎士比亚剧团文化交流盛典在学校剧场如期举行。英国剑桥康和出版社教育项目总监李悦,英国剑桥莎士比亚剧团导演大卫·罗伯特·克里利,大卫迈克尔香侬在内的6位演员倾情赴约,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校长徐振剑,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永侠,副校长周瑛,校长助理赵飞,以及学校各二级学院和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共同出席此次盛典。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校长徐振剑在致辞中表示,此次英国剧团的到来,为科德学院注入了跨越时空的文化活力。他指出,学校始终以开放包容的胸怀践行国际化办学,与全球顶尖艺术团体保持深度合作,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艺术人才。

英国剑桥莎士比亚剧团导演大卫・罗伯特・克里利分享了创作历程:“莎翁笔下的文字如同四百年前酿造的醇酒,需要当代艺术家用心醒酒。”他特别提到,剧团演员以惊人的艺术爆发力,在短短五天内完成了《仲夏夜之梦》的排练,更通过“一人多角”的演绎,让二十个角色在舞台上交相辉映,展现了戏剧艺术的无限可能。

当晚,英国剑桥莎士比亚剧团倾情呈现的《仲夏夜之梦》将观众带入了古希腊雅典城及其周边森林的奇幻世界。这部经典喜剧不仅展现了爱情的浪漫、魔幻与诙谐,更深刻探讨了人性、社会权力结构以及幻想与现实的边界。演员们的精彩演绎,让这部历经数百年的作品在舞台上焕发出新的生机。“莎士比亚需要用心聆听,而不是用脑理解”,随着剧情的推进这句话愈发显现真意。


演出结束后,科德学院的同学们与演员积极互动,分享观剧感受、提出疑问,演员们耐心回应,现场氛围热烈,艺术的交流在这一刻跨越了国界与文化的差异。


当最后一批观众踏着星光离开,莎士比亚的诗句与东方的晚风在科德学院里交织共鸣。这一天,从晨光初现到暮色四合,教育无边界,它跨越了四百年的时光长河,让古老的戏剧智慧在当代教育的土壤中焕发新生;它消弭了东西方的地理距离,使两种文明在教育对话中相互滋养、共同成长。这不再是一次简单的文化交流,而是拓展了教育的维度。当舞台的帷幕落下,真正的教育才刚刚开始,它将在每一位参与者的心中,播下种子,静待花开。


来源:飞视快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