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年国民饮料突然换名,商标股权成死结,“娃小宗”能否续写传奇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5 14:41 1

摘要:现在娃哈哈集团的控股权分为三块:杭州市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拿46%,宗馥莉个人持有29.4%,剩下24.6%归职工持股会。

为什么要改名?背后其实是一场围绕商标、股权、家族继承的复杂较量。

对很多人来说,“娃哈哈”不仅是饮品,更是一代人的童年味道。

可惜,现在这个“国民品牌”要说再见了。

说到底,娃哈哈这次改名,并不是市场策略,而是被法律“逼到墙角”

自宗庆后去世后,娃哈哈的股权结构成了历史遗留难题。

现在娃哈哈集团的控股权分为三块:杭州市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拿46%,宗馥莉个人持有29.4%,剩下24.6%归职工持股会。

看起来宗馥莉是董事长,但品牌的使用权却必须三方都同意,谁都不能单独决定。

也就是说,只要有一方不同意,“娃哈哈”商标就没人能动,谁用谁有风险。

更麻烦的是,这可不是一个普通商标,媒体估算“娃哈哈”品牌价值高达900亿元,是宗庆后留给饮料行业的最大精神财富。

如今这份遗产,谁都不敢碰,也没人能带走。

宗馥莉也明白,等到各方谈妥遥遥无期,干脆自己“另起炉灶”。

早在2025年2月,她实控的宏胜饮料集团就申请注册了“娃小宗”等一系列新商标,还试水推出了“娃小宗”无糖茶饮。

现在通知一出,正式从幕后走到台前。

很多人会问,宗馥莉为什么不继续用“娃哈哈”这个金字招牌?其实,从她父亲离世那一刻起,她就清楚,想靠老品牌混日子已经没戏。

于是,她早早注册了“娃小宗”“宗小哈”等一大堆新商标,覆盖饮料、食品、娱乐、文具等各个领域,明显是有备而来。

说白了,这是一场主动的品牌重启,是她面对现实、独立创业的宣言。

品牌可以换,名字可以变,但最难的是赢得消费者的认可。

36年来,“娃哈哈”早就成了国民记忆的一部分。

每个人小时候都喝过AD钙奶、果奶、八宝粥,这些味道甚至比广告还管用。

现在突然“娃小宗”上场,大家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这是正品吗?味道还一样吗?是不是山寨?宗馥莉是谁?

这和普通的品牌升级不一样,更像是一场被动防守的“防御性更名”。

“娃小宗”面临的,是认知归零、口碑归零、情感重建的冷启动

唯一的底气,是操盘人还在原地。

娃哈哈这场改名风波,不只是法律、品牌、市场的博弈,更是家族企业转型的一个缩影。

宗庆后留下的“三元结构”治理模式,曾让娃哈哈强势运转了几十年。

但当精神领袖离开,剩下的只有合同、章程和商标号。

家族企业的现实困境,就是“谁能合法用商标”,而不是“谁来接班”。

说到底,品牌不是商标,而是用户愿意为它买单。

娃哈哈成为历史,“娃小宗”要靠自己活在未来。

来源:3分钟娱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