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王炸打稀烂!67岁的曲协主席冯巩,终于看清他和郭德纲之间差距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5 14:21 1

摘要:自打郭德纲和他的德云社异军突起,相声行业就逐渐划分成了两个鲜明的阵营:一边是所谓的主流相声界,另一边,则是以郭德纲为代表的“非主流”力量。

评判一位演员的市场号召力,终究还是要看观众愿不愿意真金白银的掏钱买票。

平日里被捧得再高、夸得再响,到了真正开演的时候,连五毛钱的门票都没人愿意付,这背后的原因,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自打郭德纲和他的德云社异军突起,相声行业就逐渐划分成了两个鲜明的阵营:一边是所谓的主流相声界,另一边,则是以郭德纲为代表的“非主流”力量。

今年十月,这两大阵营恰好都有商业演出安排。一边是中国曲协主席冯巩带队,另一边则是郭德纲和于谦领军的德云社。

演出市场的反应,往往最直观、也最残酷。数据自己会说话——只有把两边的售票情况摊开来看,我们才能明白,所谓“主流”的号召力,究竟走到了哪一步。

先来看冯巩这一边。十一国庆当天,他带领一支十二人的团队在深圳亮相。阵容其实并不弱:与他搭档的是国家一级演员李志强,艺术水准向来有口皆碑;王彤、郭威也是舞台经验丰富的好演员;董建春、李丁虽年纪尚轻,但在行业里已站稳脚跟;窦晨光、常鹏旭属于青年一代中的佼佼者;还有来自嘻哈包袱铺的金霏、陈曦,都是颇有观众缘的中生代。

整场演出共六个节目,十二人分成六组依次登场,总时长约两小时。票价最低80元,最高也不过680元——以这样的阵容和定价来说,其实算是相当亲民了。

哪怕演出时间不算长,但花几百元就能一次看到这么多知名演员,照理说应该挺有吸引力。

但市场的反应却出人意料。截至9月13日,大麦网上该场演出的“想看”人数仅为62人。要知道,这是在消费力强劲、人口基数庞大的深圳。

若说没人看得起、或者没人有空看,显然说不通。问题,或许还是出在演员和内容本身。

再来看德云社。同样是截至9月13日,郭德纲、于谦10月25日在乌鲁木齐的专场,已有超过八千多人点击了“想看”。

值得注意的是,乌鲁木齐的城市体量与深圳相比并不占优势,能吸引如此多的关注,说明很多观众甚至是愿意跨城购票、千里奔赴的。

一边是家门口却少人问津,一边是远在边城却一票难求——问题到底出在谁身上,答案已经再清楚不过。

也正是这种赤裸裸的数据对比,让冯巩与郭德纲之间的差距变得格外清晰。

说到郭德纲在相声界的地位,如今已无需多言。德云社不仅常年爆满,更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能独当一面的弟子。

他们的商演票价虽不低廉,但观众仍然愿意买单。有人说郭德纲的相声“俗”,但他自己常说,自己是“通俗”而非“低俗”。

他的作品擅长用幽默的方式讲述普通人的悲喜、贴近老百姓的真实生活,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也不刻意追求所谓“深度”。

相声本就起源于市井,何必硬要端着的架子?德云社之所以能收获大量年轻观众,也正得益于其活泼开放、互动性强的表演风格,以及不断自我更新的创作能力。

而郭德纲本人从底层一路打拼至今,比谁都明白“观众是衣食父母”的道理。没有体制的庇护,每一步都得靠自己挣出来——这种生存压力,反而成了德云社持续创新的根本动力。

反观冯巩,作为曲协主席、春晚常客,国民度不可谓不高。他早年与牛群合作的《小偷公司》等作品,以讽刺见长、风格正统,是典型的晚会型相声。

师承名家,身份正统,是国家院团的代表性演员。从这些维度来看,他似乎占据着绝对优势。

但也正因为长期处于“体制内”,有人批评他逐渐远离了市场的真实温度,缺乏危机感和创新意识。

尤其在他接任曲协主席之后,不少人期待他能缓和所谓主流与非主流之间的对立,推动行业兼容并包、多元发展——毕竟此前姜昆在任期间,与郭德纲之间的纷争已是公开的秘密。

然而冯巩上任后的表现,在很多人看来仍难以令人满意。有人直言他“在其位不谋其政”,并未在推动相声艺术传播方面做出显著动作,反而将不少精力放在了短视频拍摄上。

尽管这或许是一种贴近年轻人的尝试,但在很多观众看来,一位曲协主席更该做的,是拿出有说服力的作品、推动行业良性竞争。

说到底,演员的价值终究要靠市场来检验。观众愿意为你花钱,才是实实在在的认可。哪怕说得再好、头衔再高,没有人买票,一切都只能算是空中楼阁。

坦白说,看到这样的数据对比,心里还是有些感慨的。冯巩曾经是我们多少人心中的春晚记忆啊,那一句“我想死你们了”承载了多少年的年味。

可如今,观众似乎真的渐渐走远了。并不是大家不爱相声了,而是我们发现,有些笑声,已经无法再打动今天的生活。

而郭德纲和德云社,哪怕争议再大,却至少让很多人重新走进了剧场、重新为相声笑出了眼泪。

这或许就是市场最真实的一面——它不论出身、不看来路,只认你能不能打动人心。

来源:航空二三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