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羿2025金秋 | 雅室殊途:御书房与文人斋的两个瓷器世界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5 14:07 1

摘要:走进传统中国书房,器物是主人精神世界的镜子。御书房与文人斋虽同以雅为名,却因使用者身份差异,衍生出截然不同的审美体系。文人斋以“朴素古意”安顿心灵,御书房则以“威仪精工”彰显权力,而那些陈列于御书房的瓷器,正是帝王审美凌驾于实用、融权力于雅致的极致体现,本次北

2025

东方古韵

文心栖御

一卷龙章半砚香,御书房的静穆之态。

Imperial

·玄烨吉服读书像·

·胤禛吉服读书像·

· 颙琰吉服读书像·

·旻宁吉服读书像·

·奕詝吉服读书像·

走进传统中国书房,器物是主人精神世界的镜子。御书房与文人斋虽同以雅为名,却因使用者身份差异,衍生出截然不同的审美体系。 文人斋以“朴素古意”安顿心灵,御书房则以“威仪精工”彰显权力,而那些陈列于御书房的瓷器,正是帝王审美凌驾于实用、融权力于雅致的极致体现,本次北京大羿2025金秋拍征集多件清代皇帝文房御用,盛情各位莅临现场赏鉴定。

有藏品计划出入手可留言或者私信,单纯资讯解答市场疑惑也可以,问问不花钱哈

卫星:s第一个字母c第二个字母p第三个字母m第四个字母,还有87两个数字,找到我们

文人斋的器物,从不追求规整统一,反而以不完美为美:可能是一件釉色斑驳的宋代茶盏,胎体带着手工制作的细微瑕疵;或是一把造型拙朴的紫砂壶,壶身刻着文人即兴题写的诗句。

御书房的瓷器则完全不同,规制是帝王审美的第一准则。每一件器物的器型、纹饰、款识,都需符合皇家礼制,是皇权秩序的具象化,以乾隆御书房的青花云龙海水纹案缸为例。

LOT153

清乾隆

青花云龙海水纹案缸

款识:“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尺寸:直径21cm;高14cm

参阅:

1.《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页274

2.《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御窑瓷器》卷一下册,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页116,图47

3.《清代瓷器赏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页156,图199

北京大羿拍卖

,赞244

它并非随意烧造,而是据《乾隆三年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记载“(乾隆三年)六月二十五日:七品首领萨木哈、催总白世秀来说太监高玉交……嘉窑青龙小缸一件……,交与烧造瓷器处唐英,具照样烧造送来。烧造完时再将原磁器缴回,仍交磁器库。此磁器内有大器皿应画样带去,其小磁器皿具各带。钦此。” 由此可知,此式青花云龙纹缸为乾隆钦定仿烧,经设计、呈样、修改、定稿等多道皇家管控流程制成。

器物造型稳重规整,胎骨坚致厚重,外壁以青花绘云龙纹,双龙前后呼应,一改以往双龙前后追赶状,代之为一龙回首,一龙追逐,矫健生动,龙身遒劲,形态凶猛,毛发似随风飘动,动感十足。器底“大清乾隆年製”篆书款笔力遒劲,每一处细节都在宣告皇家专属的身份。反观文人斋的案头器物,多为私人定制或民间手作,器型无固定范式,纹饰也多是“梅兰竹菊”这类随性题材,与御瓷的“皇权规制”形成鲜明对比.帝王审美中的“规整”,从不是简单的工艺要求,而是权力等级的无声证明。

左:南京博物院藏 清乾隆 青花云龙海水纹案缸

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 青花云龙海水纹案缸

同样的差异,在陈设器物上更为明显。

文人崇尚"朴而素"的审美,追求的是器物的"古意"与"天趣"。他们或许会珍爱一件釉色并不均匀的宋代茶盏,或是造型略显拙朴的紫砂壶,因为这些器物承载着时光的痕迹与制作者的匠心。而乾隆御书房的松石绿地描金粉彩缠枝花卉纹葵口花盆,作为陈设重器,采用乾隆首创的“以瓷仿铜胎掐丝珐琅”技法,尽显帝王对“秩序之美”的追求。

LOT634

清乾隆

青花缠枝莲纹玉堂春瓶

款识:“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尺寸:高37.8cm

参阅:

1、《上海博物馆藏品研究大系:清代雍正-宣统官窑瓷器》,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页254,图4-10

2、《捐献大家孙瀛洲》,紫禁城出版社,2007年,页204,图146

据《清宫造办处活计清档》载,雍正八年(1730)「十月三十日,海望奉旨……将赏用瓷瓶亦画样呈览,交年希尧烧造些来……」,或即指此一品种。拍品造型俊秀,线条柔美,比例协调,胎质缜密,白釉莹润,瓶身外壁自上而下分以青花绘九层纹饰,口沿处绘海浪纹、如意云头纹,颈部饰蕉叶纹及回纹,肩部饰缠枝莲纹及如意云头纹,腹部绘以勾连缠枝莲纹为主题纹饰,足胫绘仰莲纹及卷草纹一周

整器青花发色明艳,纹饰繁复华丽,画工点染细腻,层次分明有致。乾隆时期青花赏瓶分为两种,于器形、纹饰上有所不同,一类为仿雍正赏瓶,腹部缠枝莲纹为单层,肩部有三组凸棱,下腹内敛;另一类为乾隆本朝创新式样,腹部缠枝莲纹为双层,肩部无凸棱,腹部浑圆,外足端起唇边。此件拍品即属前者,极为珍贵难得,相同纹饰作品亦可参见上海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院藏品。

清乾隆 青花缠枝莲纹玉堂春瓶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LOT635

清乾隆

青花洞石芭蕉纹玉壶春瓶

款识:“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尺寸:高29cm

参阅:

1、《清康雍乾名瓷》,台北故宫博物院,1986年,页102,图72

2、《故宫博物院藏古陶瓷资料选萃》卷二,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页205,图181

3、《上海博物馆藏品研究大系:清代雍正-宣统官窑瓷器》,上海人民出版社,页147

此式芭蕉竹石图玉壶春瓶为清宫陈设之经典,及摹仿明代永宣青花而成,始见雍正时期,惟求仿古故未曾署款。乾隆继之,遂写本朝年号篆书款。其画工、神韵又为后世历朝难以企及。其形庄重典雅,俊美多姿,胎质坚致细白,釉汁滋润明亮,青花一色浓妍深沉。图中竹石芭蕉俱见神采,点涂技法发挥尽致,所到之处尽现永宣遗风,殊为难得,诚属乾隆佳品

腹部饰青花芭蕉竹石图案,栏杆周围,芭蕉和兰竹生于奇石之间,生机盎然,富有园林小景的别致趣味,纹饰描绘细腻,富有层次感,地面皴法技法轻轻绘出,笔意娴熟,构图疏朗得当,给人以水墨小品画的清幽之境。颈部饰蕉叶纹,卷草纹以及灵芝云纹作饰,底端为明清时期习见的变体莲纹。

清乾隆 青花竹石芭蕉纹玉壶春瓶

钓鱼台国宾馆藏

LOT155

清乾隆

松石绿地描金粉彩缠枝花卉纹葵口花盆

尺寸:直径19.2cm

此盆花口外撇,口沿至足部均作花瓣式造型,线条柔美舒展,极具曲线美,秀丽婀娜,端庄典雅。下承如意云头四足,底部有一小孔。通体施松石绿釉为地,色泽均净,口沿描金,口沿边缘一周胭脂红彩回纹一周,如意底足亦有红、黄、蓝彩所绘的如意云纹。外壁绘缠枝莲纹,布局规律,茎叶婉转舒展,颇见柔美之姿,笔法细致,工艺精湛绝伦,诸彩绚丽浓妍,彰显出皇家富丽堂皇的至尊气质。

瓷仿铜胎掐丝珐琅器之技法创于乾隆,后嘉道二朝沿袭烧造,纵观以上三朝御瓷之中,运用此法俱为品格不凡者。足见本品之罕有珍贵。

清 铜胎掐丝珐琅菊瓣式花盆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帝王审美也从不满足于合规,更追求工艺突破。 御书房中的瓷器,往往集结了当时最顶尖的工匠与技术,每一件都是工艺巅 的产物,这种 极致性也成为其收藏价值的核心支撑。

LOT152

清康熙

青花夔凤纹摇铃尊

款识:“大清康熙年製”六字三行楷书款

尺寸:高18cm

参阅:

1.《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御窑瓷器》卷一册上,紫禁城出版社,页162-163,图47

2.《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瓷器卷·清代》,上海古籍出版社,页4-5,图2

康熙朝的青花夔凤纹摇铃尊便是典范:其摇铃式造型为康熙首创,打破此前御瓷雄浑一统的风格。康熙朝瓷作偏爱远山叠翠如黛,近景人物鲜活,刀马交锋的张力、山水意境的悠远尽融瓷上,待臧应选、郎廷极等名臣相继督理景德镇御窑后,御瓷才渐添秀美灵巧之态,打破了此前大件器物的雄浑一统。

古朴典雅

造型别致精巧

除此之外,像盘、碗、杯、盏等日常宴饮器具,或是水盂、笔洗、镇纸等小巧文房用品,皆为实用之器而本品这般专为陈设而制的御窑重器,实不多见。对比文人斋中常见的青花器物此件拍品看似古拙却胎釉衔接无一丝粗糙,器身青花绘夔凤纹,凤首冠羽清晰、口中衔玉环,尾羽线条婉转流畅,每片羽毛的弧度都精准无误;青花发色苍翠欲滴,浓淡过渡自然,正是康熙青花的巅峰水准。此件摇铃尊传世罕见,实为康熙御瓷中的隽品。因整体形似旧时摇铃,故得摇铃尊之名,以稳重造型承载古朴纹饰,胎釉之精、画工之妙,皆将康熙时期御瓷工匠的鬼斧神工展现得淋漓尽致,堪称康熙时期超凡脱俗的创新造型。

清康熙 青花夔凤纹摇铃尊

国家博物馆藏藏

御书房的瓷器,虽以权力为底色,却也暗藏帝王对雅致意境的追求。这种审美,既不同于文人的朴素古意,又在皇家气派中融入了对精神共鸣的需求,让御瓷更具文化温度。

康熙摇铃尊上的夔凤纹,也并非单纯的皇家图腾,而是通过凤衔玉环的细节,赋予器物清音暗涌的意境,暗含帝王对雅趣的追求。松石绿地花盆,不仅以工艺彰显皇家地位,更以花瓣造型和绚丽彩釉营造出繁花似锦的生机,体现了帝王对雅致生活的向往。同样,这件蓝釉描金缠枝莲纹盆奁,作为花盆下承托之器,其制作却丝毫不逊于陈设器。

清乾隆

蓝釉描金缠枝莲纹盆奁

尺寸:直径19.7cm

通体施蓝釉,口、足及外部均以金彩装饰,缠枝莲托"万"字符为主体纹饰,间以"戟""磬"纹饰,寓"吉庆"之意。这种精致的器物陈设,彰显的是皇家的威严与富丽,是权力空间的延伸。

清乾隆 霁蓝釉描金缠枝莲纹葵花式盆奁

当我们凝视这些御瓷珍品时,看到的不仅是过去的皇家荣光,更是中国传统美学中极致工艺 与雅致意境的完美融合。

这,正是帝王审美留给当代收藏的最珍贵遗产。

来源:阿古说收藏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