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6根羽毛固定在球托上,羽毛长62至70毫米,羽毛顶端围成圆形,直径58至68毫米……这就是一个符合国际标准的羽毛球的“自我修养”。
“跃”向世界
全球每10个羽毛球中
就有一个产自锦屏
16根羽毛固定在球托上,羽毛长62至70毫米,羽毛顶端围成圆形,直径58至68毫米……这就是一个符合国际标准的羽毛球的“自我修养”。
在黔东南州锦屏经济开发区的亚狮龙生产基地内,这样的高标准正被批量复刻——每天有近2万打羽毛球从这里生产下线,发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一根鹅毛
到全球订单的技术革命
2017年,黔东南锦屏县成功引进世界知名羽毛球品牌“亚狮龙”旗下企业——南京亚狮龙体育用品有限责任公司落户。这个看似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锦屏实现了智能化蜕变。
在园区车间,高光谱成像技术正在替代传统人工筛选,通过精准识别毛片厚度、弯曲度等指标,将分拣效率提升,大大缩短了国际订单交付周期。而一个羽毛球的诞生,则要通过制毛、制头、组合三大工段,经过制毛、排列、穿线、分级、成品全检等38道工序。
一只鹅
只出14片合格毛
从羽毛加工
到体育用品的
全产业链生态圈形成
羽毛球制造的严苛标准催生了完整的上游配套。由于每只鹅仅有14片羽毛符合用球标准,锦屏县同步建成种鹅养殖、鹅蛋孵化、鹅苗育雏、商品鹅养殖四大类型的基地。这种“以工带农”模式,带动当地1.6万农户增收。
此外,羽毛球拍、运动服装等16家配套企业相继聚集,形成从羽毛加工到体育用品的全产业链生态圈。
从深山小城到全球供应链节点,锦屏用短短几年的时间书写了“无中生有”的产业传奇。如今,这座户籍人口不足24万的县城,从羽毛球开始,让世界看到它体育产业的新名片。
一个小小的羽毛球
击打出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
本文来自【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