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引言:婚俗改革是破陋习、树新风的重要实践,更是回应群众期盼、为幸福“减负”的暖心工程。天津市立足基层首创精神,以制度创新、文化浸润、服务升级为抓手,探索出一条具有示范意义的婚俗改革新路径,各区因地制宜,让新风尚既有温情更有质感。本专栏系统梳理这些“小切口、大成
天津市婚俗改革
基层工作经验汇编
引言:婚俗改革是破陋习、树新风的重要实践,更是回应群众期盼、为幸福“减负”的暖心工程。天津市立足基层首创精神,以制度创新、文化浸润、服务升级为抓手,探索出一条具有示范意义的婚俗改革新路径,各区因地制宜,让新风尚既有温情更有质感。本专栏系统梳理这些“小切口、大成效”的基层智慧,旨在为深化移风易俗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天津样本”,助力文明新风吹遍津沽大地,滋养万家幸福。
津南区篇
LOVE
PART 01
开展美丽婚姻登记机关建设 营造温馨美好氛围
整合各方资源,
努力争取财政资金支持,
为群众提供温馨浪漫的婚姻登记服务环境,
努力打造传播优秀婚姻家庭文化平台。
成立婚姻登记巡回点 婚姻登记搬入公园
以北闸口镇乡村振兴工作为契机,借助月桥文化仓诸多优势,在市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成立天津市津南区民政局月桥文化仓婚姻登记处,提供登记、颁证、婚礼、摄影、照相等一体化服务,让群众享受更多贴心暖心的便民服务,竭力把婚姻登记机关打造成美丽、生态、文明的公共服务场所。作为全市首批公园式婚姻登记处,于2023年11月14日运行,截至2024年9月底已办理结婚登记204对,受到群众高度好评和多家媒体关注报道。
建设婚俗文化长廊 让爱情故事历久弥新
注重婚姻家庭文化建设,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精心设计特色颁证厅,婚姻文化长廊,有名人名言及他们的爱情故事、古代婚俗六礼、传统婚服展示等,以中华优秀传统婚俗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弘扬“风雨同舟、相濡以沫、责任共担、互敬互爱”的婚姻理念。建立图书角,宣传婚姻家庭文化知识及法律法规,摆放婚姻家庭类书籍、民生事项一目清、婚育健康类图书,如《佳偶天成——中国古代婚事趣谈》《幸福的婚姻》《文明节俭办婚礼倡议书》《好家训 传家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及移风易俗宣传材料,提升群众对婚姻家庭的认知和尊法守法意识,树立良好文明婚俗新风尚。制作移风易俗桌牌,以婚事新办、简办,抵制高价彩礼,为爱减负等短语作为宣传语,让新人入脑入心。
PART 02
开展主题颁证赠书活动 铭记家庭责任担当
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设计主题鲜明、
内涵丰富的各项宣传活动,
大力营造移风易俗的婚俗改革氛围。
1.建立特邀颁证师库,开展集体颁证仪式。建立特邀颁证师库,在重大节假日开展主题丰富的颁证仪式活动中,邀请区人大代表、最美家庭代表等地方名人为新人颁证,让“重登记、强责任、崇节俭”的婚姻家庭理念深入人心。2024年5.15国际家庭日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活动暨颁证赠书仪式。邀请全市最美家庭代表耿桂丽夫妇为新人颁发结婚证书并分享自己经营美好家庭的经验。在传统节日“七夕节”,区婚姻登记处开展“情满七夕 真爱永恒 为爱减负 喜事新办”津南区婚俗新风宣传暨新婚集体颁证赠书活动,特邀区人大代表曾获全国素质教育十佳优秀单位天津市津南区王莉舞蹈健身中心王莉校长作为特邀颁证师为新人颁证致辞,让新人感受婚姻的庄严和神圣,强化新人对婚姻的责任和担当。2024年“8•8”,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劳动创造幸福”主题宣传活动暨颁证赠书仪式,邀请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北闸口镇正营村书记苏利军为新人讲述劳动创造幸福的深刻内涵,建立正确婚姻观、爱情观、家庭观。同时,向新人发放《推动婚俗改革,为彩礼减负,倡导婚俗文明,为幸福加分文明婚礼倡议书》,提倡新人婚事简办新办,抵制高价彩礼和大操大办的婚俗陋习。在情人节、“三八”国际妇女节等重大节日也分别开展了“相爱一生一世 传承良好家风”主题宣传活动暨颁证赠书仪式。“庆三八妇女节‘弘扬家庭美德 倡扬婚俗新风’主题宣传活动暨颁证赠书仪式”等。
2.多部门联动,携手举办大型婚恋活动。2023年“5•20”在月桥文化仓与区妇联、北闸口镇政府、区委宣传部等部门联合开展“倡文明婚俗 树优良家风”2023年津南区移风易俗主题活动集体颁证仪式。2024年5月19日,与区妇联、区总工会联合组织津南区“情定月桥,地久天长”结婚登记集体颁证活动。由区部门领导及全国最美家庭代表、天津市最美家庭代表为7对新人颁发结婚证书并送上新婚祝福。新人代表宣读《弘扬婚育新风倡议书》,倡议新人们争当文明办婚事的表率,做社会文明新风的典范。
PART 03
开展婚姻家庭辅导 促进文明家庭建设
婚姻家庭辅导室充分发挥作用,通过辅导使年轻人树立正确婚恋观、家庭观,提高年轻夫妻面对问题,解决矛盾的能力,维护和谐稳定的家庭关系。2023年至今年9月底,共为298对青年开展婚姻家庭辅导,其中结婚160对,离婚138对,可调解暂缓离婚的70对,不可调解的68对,调解成功率50.72 %。2023年2.14开展“晒家训、传家风”主题婚姻家庭辅导,让新人合作画图,通过解析指导新婚当事人如何建立和谐稳定的家庭关系。2024年5.20、521开展新人合作DIY自制绢面团扇传承好家风活动,增强夫妻协作等能力。日常,在婚姻登记大厅循环播放《婚姻家庭危机干预》《抵制高价彩礼 倡导文明新风》及中国传统婚俗礼仪等婚姻家庭教育宣传片,让当事人在等候时间学习婚姻家庭关系处理技巧,提升对婚姻家庭的认识。并在登记大厅内张贴宣传海报,公布天津市婚姻家庭协会公众号,让群众接触到更多的婚姻领域情感专家,解决婚姻家庭困惑问题,提升经营婚姻家庭的能力。展品架上摆放婚姻家庭辅导室宣传折页,公开婚姻家庭咨询电话。搭建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便捷化的婚姻辅导平台,不断扩大婚姻家庭辅导覆盖面。
PART 04
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婚俗新风浸润人心
借助各种时机开展宣传活动。如学雷锋纪念日,参加区委宣传部主办、区民政局协办的“2023年津南区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借助区民政局举办大型义诊活动期间,向群众发放宣传法律法规和移风易俗资料,提高群众知晓率。前往八里台镇西小站村,参加社会事务科组织志愿者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活动。开展“大力弘扬宪法精神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宪法宣传周活动,在婚姻登记大厅向办事群众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天津市家庭教育促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文明节俭办婚礼倡议书》《推动婚俗改革,为彩礼减负,倡导婚俗文明,为幸福加分文明婚礼倡议书》等宣传材料。在咸水沽镇惠苑里社区,开展为彩礼减负,倡导婚俗文明,为幸福加分主题宣传活动。2023年、2024年与咸水沽镇光明楼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永安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米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携手举办“良好家风家教进社区大讲堂活动”,倡导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共建共享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