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叫他东哥,这哪是战神?分明就是个会撒娇的宝宝!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2 02:43 2

摘要:可你再看看樊振东,就那张气鼓鼓的包子脸,丢个球能委屈得撅起嘴,眼眶下一秒就要下雨的样子……这哪是“哥”,这分明就是个还没断奶的巨婴宝宝,只不过体型稍微超标了点。

别叫“东哥”了,求求了。

每次听到这俩字,我脑子里就自动浮现出一个满脸横肉、叼着雪茄的大哥形象。

可你再看看樊振东,就那张气鼓鼓的包子脸,丢个球能委屈得撅起嘴,眼眶下一秒就要下雨的样子……这哪是“哥”,这分明就是个还没断奶的巨婴宝宝,只不过体型稍微超标了点。

刚刚那场球,简直要把人看分裂。

前一秒,他那记正手爆冲,球速快到镜头都快跟不上了,感觉空气里都擦出了火星子,对手连球毛都没摸到。

那一刻,他浑身上下都写着“生人勿近,违者暴捶”,妥妥的暴力美学代言人。

可就过了不到三十秒,一个自己没处理好的机会球下网,画风突变。

他立马垮下个脸,皱着眉,嘴里念念有词,那小眼神飘向教练,活像是控诉:“他犯规!他用网袋防我的球!”

这精分现场,你敢信?

这家伙的“宝宝”事迹,你要是去扒拉,能笑出腹肌。

什么赛前热身,别人都是正儿八经拉伸,他老人家在那儿跟做幼儿园广播体操似的,一会扭扭屁股,一会跺跺小脚。

还有那个经典的“被球吓到”动图,一个不知道从哪飞来的球让他吓得一激灵,那躲闪的小碎步,堪称灵活死胖子界的“yyds”。

最绝的是,他还跟自己的球拍聊天,给它起了个名叫“A崽”,打得不顺心了就对着“A崽”一通嘀咕,也不知道是在自我检讨还是在骂拍子不争气。

你说这人,二十八岁的年纪,顶着个世界第一的光环,干的净是些八岁小孩的勾当。

可你千万别被这副人畜无害的样子给骗了。

一旦站到球台对面,他就是那个能把你所有技术、所有尊严都碾碎的“推土机”。

他的球,质量高得不讲道理。

同样是拧拉,别人的球是“过”,他的球是“砸”。

那球带着极强的下扎力道,弹到你球台上就跟块铅一样,你想借力都借不上,只能眼睁睁看着它往下掉。

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顶尖高手跟他打,打着打着就“破防了”,不是技术不行,是身体实在扛不住那种持续性的高质量压迫。

他根本不是在打球,他是在用物理学和对手的血肉之躯搞对抗。

这就很有意思了。

一个在赛场上能把对手逼到绝境的冷血机器,怎么一到场下就瞬间“宝宝”附体?

我猜,这可能就是一种顶级运动员的“精神豁免区”。

想想国乒那个地方,简直就是个修罗场,每年有多少天才少年挤破了头想进去,最后能冒头的也就那么一两个。

那种压力,是普通人一辈子都无法想象的。

赢球是应该的,输球就是万丈深渊。

在这种环境下,人不变态就得疯。

所以,那个会撅嘴、会懊恼、会跟球拍说话的“宝宝”,可能才是樊振东给自己留的最后一块自留地,一个让他可以暂时卸下所有防备,喘口气的地方。

这跟当年的张继科还不一样。

张继科的“藏獒”属性是外放的,是带着血性的,赢了球撕衣服,那种狂狷是刻在骨子里的。

而樊振东的“猛”,是内收的,像一头深海巨兽,平时不显山不露水,一出手就是致命一击。

他的“宝宝”气,就是这头巨兽偶尔浮上水面吐出的那个泡泡,可爱又无害。

当然,咱们在这儿喊他“宝宝”喊得欢,真要惹毛了他,他那蒲扇大的手一巴掌抡过来,也不是开玩笑的。

这种又敬又怕,还带着点想rua他脸蛋的冲动,构成了樊振东独一无二的魅力。

他让我们看到,原来一个站在世界之巅的男人,也可以不全是杀伐果断和深沉似海,他也可以很纯粹,很直接,甚至……很好笑。

所以,以后看他比赛,要是他又因为一个失误在那儿跺脚、皱眉、跟自己置气,你可别觉得他心态崩了。

那不过是幼儿园的胖宝宝,手里的棒棒糖掉地上了而已。

而你最好祈祷,他能赶紧捡起一根新的,不然,他会把对手当成棒棒糖的。

来源:就喜欢说三道四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