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韦处厚由考功员外郎贬为开州刺史,在开州任上作《盛山十二诗》,《梅溪》即其中之一。盛山,是唐代开州的一座山,山形如“盛”字,故名。顶部轮廓似凤凰凌飞,又称凤凰头。山势巍峨,风景秀丽。唐代诗人韩愈谓“读而歌咏之,令人欲弃百事往而与之
唐朝、五代咏梅诗词赏析(19)
盛山十二诗·梅溪
唐朝 韦处厚
夹岸凝清素,交枝漾浅沦。
味调方荐实,腊近又先春。
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韦处厚由考功员外郎贬为开州刺史,在开州任上作《盛山十二诗》,《梅溪》即其中之一。盛山,是唐代开州的一座山,山形如“盛”字,故名。顶部轮廓似凤凰凌飞,又称凤凰头。山势巍峨,风景秀丽。唐代诗人韩愈谓“读而歌咏之,令人欲弃百事往而与之游”。当时和者甚众,“联为大卷,家有之焉”(韩愈《韦侍讲〈盛山十二诗〉序》)。
“夹岸凝清素,交枝漾浅沦”,溪谷两岸的梅林啊,开放的梅花一朵朵冰清玉洁,清淡素雅,枝丛错落有致。微风拂来,一朵朵梅花轻逸摇曳,清香四溢。
“味调方荐实”,待到果实成熟,又是极佳的调味品。《商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唯盐梅。”从梅果的实用角度作了进一步的赞美。结尾“腊近又先春”,是说到了年末腊月临近,梅花又盛开,成为报春的使者,给人们带来春天的消息。
此诗别开生面,概写一溪之梅。用“凝”“漾”二字,写出了成片梅花的淡淡色调和枝丛交错的悠悠动态,极为传神。
韦处厚(公元773—829年)字德载。本名淳,避宪宗讳改。唐京兆万年人。自幼酷爱读书,博涉经史,勤奋著述。宪宗元和元年进士。累官至礼部员外郎,翰林侍讲学士。元和十一年由考功员外郎贬开州刺史。后累迁至翰林承旨学士、兵部侍郎。敬宗宝历二年(公元826年)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进爵灵昌郡公,当国二年,颇得时誉。《全唐诗》存《盛山诗》12首。
来源:川雪诗词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