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长为高考失利的孩子寻求升学途径,轻信教育机构“包上全日制公办大专”的承诺并缴纳费用,却在等待后收到与需求不符的中专技校通知书。如今,孩子复读已错过最佳时机,升学无望,陷入“无学可上”的困境,这场升学纠纷该如何解决?
导读
家长为高考失利的孩子寻求升学途径,轻信教育机构“包上全日制公办大专”的承诺并缴纳费用,却在等待后收到与需求不符的中专技校通知书。如今,孩子复读已错过最佳时机,升学无望,陷入“无学可上”的困境,这场升学纠纷该如何解决?
家长轻信承诺,缴费25800元
家长刘女士向“问北京”(北京新闻广播新闻热线65159063)反映,今年高考失利后,她正计划让孩子复读时,一家名为北京中创汇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主动联系她,并承诺能为孩子联系到全日制公办大专。7月,刘女士按要求缴纳了25800元,期间,她也曾担忧办理进度,询问机构若无法办理便让孩子复读,但机构多次承诺“能办成,无需担心”,让家长耐心等待。
涉事公司门头/家长 供图
刘女士表示,身边有人通过类似方式成功升学,因此选择相信机构。在机构的持续拖延下,时间来到8月下旬,此时再让孩子复读已错过前期准备时间,家长只能寄希望于机构的办理结果。
涉事公司宣传物料,难以辨别真实性/家长 供图
录取结果不符,公办大专变中专技校
今年9月1日,刘女士收到了一条来自北京的邮递信息,发现并非此前机构承诺的“户籍地院校直接邮寄”;9月2日,家长在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发现是来自山东的一所中专技校——愉悦技工学校,与“全日制公办大专”的约定严重不符。
学生收到的录取通知书/家长 供图
刘女士质疑,这所山东技校仅需初中毕业即可入学,且未开设孩子明确要求的“临床医学”专业。家长找到机构沟通,值班人员态度强硬,表示“愿意等就等,退钱不可能”。家长无奈表示,自家是工薪家庭,为孩子升学花费不菲,如今却面临“求学无门”的局面。
价格不菲的服务费/家长 供图
刘女士坦言,目前孩子既无法正常升学,也错过了6-7月复读的最佳启动时间,陷入“无学可上”的状态。孩子情绪崩溃,曾伤心哭诉说,“看到同学们的朋友圈都在分享上大学的生活,自己心里特别难受”。
前期销售人员话术/家长 供图
学籍与户籍存硬伤,录取真实性存疑
“问北京”记者通过公开信息联系了一位涉事技校的离职老师,他说,该机构承诺的升学方式“假的可能性比较大”。他指出,办理学籍、参加考试均有严格要求,孩子没有山东户口,不符合当地院校招生的基本户籍条件,从政策层面看,机构的操作难以实现。
愉悦技工学校官方信息/微信公众号
机构归咎家长,提出调剂与延期方案
针对家长的质疑,涉事公司北京中创汇金教育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回应称,已为孩子成功报名山东滨州康养职业学院(大专),是家长 “不愿配合走流程” 才导致问题。对于家长对院校的不满,该工作人员则称,合同允许“二次调剂”,但家长也不接受调剂结果;按照合同约定,机构已完成 “交付”,可在四年服务期内,明年为孩子重新报名其他院校。
涉事公司年内多次变更/天眼查
针对费用构成,机构工作人员说,家长缴纳的25800元涵盖人工、水电、房租等运营成本,且孩子选择的“临床医学”属于国控专业,本身办理成本更高。这名工作人员在第一次回应记者时声称,与院校有合作渠道,名额来源于“院校正常高考未招满的剩余计划”,但表示 “具体操办细节不清楚”,同时承认部分销售老师可能存在“口径过大”的情况,公司无法逐一监管。
涉事公司内部话术/家长 摄
值得注意的是,在后续第二次沟通中,这名机构工作人员又表示,与涉事院校 “没有合作关系”,自身仅作为中介机构开展招生,“知道院校有名额,便为学生推荐”。当记者要求出示院校授权招生资质证明时,工作人员表示 “无法提供”,并提出 “若孩子不愿去推荐院校,可选择延期至明年再报名”。
难以确认真伪的认证/家长 供图
学校回应 中介操作与校方无关
“问北京”记者也联系了机构工作人员提到的山东滨州康养职业学院(含其一体化办学的康养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工作人员表示,学校实行“中高职一体化办学”,分设两个校区、两种办学性质,但仅招收 “就近区域的正常中考毕业生、高考毕业生”。
学校简介/百度百科
这名工作人员透露,近期多次接到来自北京的咨询电话,推测都是来自中介机构,并表示, “学校未与相关中介合作”,中介承诺的升学途径与校方无关。
机构拒绝“退一赔三”,同意全额退款
针对退费诉求,中创汇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向“问北京”记者表示,“老板同意全额退费”,但拒绝家长“退一赔三”的要求,理由是“需按合同约定执行,即便诉诸法院也应依据合同”。
双方合同/家长 供
这名工作人员还强调说,家长无需理会此前收到的中专技校通知书,只要让孩子线下配合院校组织的考试,后续仍可拿到公办大专录取通知书,但该说法未得到家长信任。目前,双方仍未就纠纷解决方案达成一致。
收录取通知书像“拆盲盒”/家长 供图
属地监管部门已经介入
“问北京”记者将此事信息同步给了属地丰台区市场监管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已第一时间了解了相关情况,会根据具体情况组织双方调解,争取达成一致。如果调解不成,建议消费者通过司法途径进行维权。同时,丰台区市场监管局正在就涉事企业经营过程中是否存在违法行为进行调查核实。
后续进展,“问北京”将持续关注。
欢 迎广 大 网友持 续为“ 问北京 ”提 供新闻线 索 !
→
小 问 说
四年服务期内都会管看似 “负责”
实则是将家长与孩子拖入漫长等待
对高考失利的学生而言
复读黄金期、升学窗口期转瞬即逝
哪有四年时间可耗?
原创稿件 转载需授权 否则举报
问疫情丨
问民生丨
问民生丨
来源:问北京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