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东欧的紧张局势,在一夜之间被推向了新的沸点。随着俄罗斯无人机“入侵”波兰领空事件的发酵,一场危险的连锁反应正在展开:北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启动了名为“东方哨兵”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作为强硬回应,克宫方面则果断叫停了与乌克兰本已步履维艰的和平谈判。外交的斡旋空间被
一觉醒来,欧洲局势大变,普京突然叫停俄乌和谈,北约32国闻风而动。
东欧的紧张局势,在一夜之间被推向了新的沸点。随着俄罗斯无人机“入侵”波兰领空事件的发酵,一场危险的连锁反应正在展开:北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启动了名为“东方哨兵”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作为强硬回应,克宫方面则果断叫停了与乌克兰本已步履维艰的和平谈判。外交的斡旋空间被急剧压缩,取而代之的是剑拔弩张的军事对峙。
这一切的导火索,是9月10日深夜那场闯入波兰领空,数量多达近20架的俄罗斯无人机事件。这究竟是一次意外的误会,还是蓄意的挑衅?川普倾向于前者,他表示这“可能是一个错误”。然而,身处风暴中心的波兰人,对此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解读。
波兰外长拉西科尔斯基表示,这绝非偶然,“一两架偏离航线或许可以相信,但在长达七个小时内出现19次失误,恕我无法相信。”西科尔斯基认为,这更像是一场经过精心策划的“测试” 。他透露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这些无人机似乎都是不具攻击性的“哑弹”。这表明,俄罗斯的意图可能并非发动一场直接的军事打击,而是在不引发全面战争的前提下,探测北约的防空虚实、反应速度和决策底线。
俄方对此予以否认,俄驻联合国大使声称,俄制无人机在物理上无法抵达波兰。但这种自相矛盾的说法反而让波兰人更加坚信,这是一次有预谋的行动。
无论俄方动机为何,其无人机飞越北约成员国领空并被首次实弹击落的事实,已经构成了对北约“集体防御”承诺的重大挑战。在波兰启动北约第四条紧急磋商后,北约迅速宣布启动代号“东方哨兵”(Eastern Sentry)的大规模军事行动。波兰总统纳夫罗茨基随即签署命令,正式批准北约多国部队进驻波兰。波兰防长科西尼亚克-卡梅斯(Władysław Kosiniak-Kamysz)声称,这可能是“北约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行动之一”。
虽然波兰人整的这出在我看来很像是在演戏,但不得不说,他们那群北约哥们还都挺捧场:法国承诺部署3架“阵风”战机,德国派出4架“台风”战机,丹麦则提供2架F-16战机和一艘护卫舰。荷兰宣布将加速向波兰部署“爱国者”防空系统,捷克也已派遣直升机部队驰援。目前,已有8个北约成员国明确表示将加入该行动。
值得注意的是,这场危机并非发生在真空之中。就在事件发生前后,俄、白两国正在相关地区举行代号“西方-2025”(Zapad-2025)的大规模联合军演 。这场每4年举行一次的演习,长期以来一直被北约东翼国家视为一种军事恫吓,甚至是为潜在的侵略行动打掩护的幌子。
在“西方-2025”军演开始之际,波兰便已宣布全面关闭与白俄罗斯的所有边境口岸,并沿边境线部署了四万名士兵,以防不测 。本就高度紧张的地区局势,因无人机事件的插入而变得愈发危险。
面对北约“陈兵东境”的咄咄逼人态势,俄罗斯方面懒得再做过多解释。既然双方已毫无战略互信,任何沟通都显得苍白无力。莫斯科选择用行动做出最强硬的回应。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正式对外宣布,俄乌之间的和平谈判已经陷入暂停状态。他补充说,不能指望谈判能立刻取得进展。这一声明,无异于在全球面前关上了短期内和平解决冲突的大门。
这一举动,也让此前积极斡旋的美方颜面尽失。尽管不久前的美俄峰会氛围尚可,川普也积极与欧洲及乌克兰领导人沟通,试图构建和谈框架,但普京的决定表明,他并不打算为此给川普任何“面子”。俄方的考量很明确:俄乌和谈与否,不必与美俄关系的走向强行捆绑。在北约采取实际军事施压行动的背景下,暂停和谈既是反击,也是对美国底线的一次试探。
收到消息的川普坦言自己有些沮丧,并承认“一个巴掌拍不响”。他虽然口头上威胁要对俄罗斯的银行和能源业采取“非常强硬的行动”,但并未下定决心立即实施。对于无人机事件,他的态度也异常谨慎,称“可能是一个误会”,希望事情尽快结束。这表明,在俄乌冲突的复杂性已远超其预期的情况下,川普并不想节外生枝,被拖入一场与俄罗斯的直接对抗。
然而,随着外交渠道的关闭和军事部署的加速,和平的希望正变得愈发渺茫。双方都在战场之外亮出了肌肉,欧洲的安全局势,也随之滑向了更深的未知。不管这场危机接下来将向哪个方向演变,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至少就目前来看,俄乌冲突恐怕一时半会儿是结束不了了。
来源:孤烟暮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