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之前第1代的CBF1000系列诞生于2006年,最初由Honda意大利工厂生产,主要面向欧洲市场,包括英国,随后扩展到澳大利亚和亚洲地区,但是从未进入美国市场。
之前第1代的CBF1000系列诞生于2006年,最初由Honda意大利工厂生产,主要面向欧洲市场,包括英国,随后扩展到澳大利亚和亚洲地区,但是从未进入美国市场。
这个系列可以看作是2004年推出的CBF600的大排量版本,也可以视为CBR1000RR的舒适版或CB1000R的进一步降调版。
2010年,CBF1000F作为第二代车型正式登场,这款车采用了全新的设计理念,宛如将当时的CBR1000RR直接套用半整流罩风格。
相比第一代车型,它不仅在外观上焕然一新,还在性能和实用性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提升。第二代车型采用了全新的模拟/数字混合仪表盘,重新设计的上部整流罩,以及更为纤细的前灯组。
在保留前代车型基本架构的同时,CBF1000F通过精心调校使发动机偏向高转速输出,最终实现了107马力的澎湃动力。
这是因为它搭载了源自CBR1000RR"火刃"的998cc直列四缸发动机,只不过经过了重新调校,将原本火爆的172马力"降温"至102-107马力区间,以适应日常骑行和长途旅行的需求。
车架和排气系统也经过全面优化,排气歧管线条更为流畅,原先的双出排气管整合为单边单出设计,使整车成功减重5公斤。
这些改进无疑提升了车辆的运动性能,但CBF1000F从未偏离其全能型运动巡航车的定位。
正如当时一本欧洲专业摩托杂志“Dancing the Polka”所说:"尽管被称为降温版的火刃,但CBF1000F依然拥有足够的动力让你感到兴奋,只要你愿意用力扭动油门。"
CBF1000F拥有相当平坦的扭矩曲线,只需3000转左右就能释放出充沛的动力。
虽然最大扭矩不及Triumph Bonneville T120的105牛米,但它仍能输出97牛米的强劲扭矩,与著名的Harley-Davidson Sportster 1200相当。
在高速公路上,这款车表现稳定,侧风影响很小,即使在激烈驾驶时也能保持从容不迫的姿态。
二代CBF1000其实最大的改进在于实用性方面,包括:
燃油经济性优化:得益于精确的燃油喷射系统,CBF1000F能够轻松实现3.5-5.5升/百公里的油耗,大多数车主报告平均5升左右的水平。
油箱容量增加:从19升提升至20升,配合优化的燃油效率,单次加油行程可超过300公里,为长途旅行提供了充分保障。
前后联动C-ABS系统:仅限A版本配备,这是Honda先进的组合式防抽锁制动系统,在紧急制动时能够提供更为稳定的制动表现。标准版本配备双296毫米碟片和双活塞滑动卡钳,而C-ABS版则搭载三活塞连动滑动卡钳。
其他值得一提的实用特性包括舒适的骑行姿势、良好的风挡保护和出色的载物能力。
正如一位资深车评人所言:"CBF1000F不是一款海报车型,它不会引发你的疯狂欲望,也不会让你的朋友们羡慕嫉妒。但它提供的是无可挑剔的可靠两轮交通工具,是理想的全天候座驾。"
在CBF1000F的基础上,Honda还推出了GT版本,配备了全套行李箱系统,进一步强化了长途旅行能力。
根据MCN的评分,CBF1000F获得了5星中的满分5星专业评价,车主评分也达到了4.4星的高分。
车主们特别赞赏其出色的骑行质感与制动性能(4.5/5)、发动机表现(4.7/5)以及可靠性与制造质量(4.5/5)[ref:2]。
然而,由于未能满足欧Ⅳ排放标准的要求,这款备受好评的全能型摩托车最终在2017年停产,2018年正式退出市场。
在CBF1000F停产后,Honda将重心转向了冒险巡航摩托车。直到2022年,他们才重新推出了运动巡航车型NT1100,但该车已改为基于双缸发动机的设计。
CBF1000F以其"胜在平凡"的特质展现了Honda工程哲学的精髓。它不追求华丽的外表或震耳欲聋的排气声浪,而是通过可靠的性能表现、经济实用的特性和出色的做工质量,为骑士提供真正的"实际世界驾驭乐趣"。
有人将CBF1000F比作"两轮世界的大众POLO",这一比喻虽不浪漫,却道出了真谛——它是那种会陪伴你度过风雨,从不让你失望的可靠伙伴。
在摩托车的江湖中,CBF1000F或许不是最耀眼的明星,但它无疑是最可靠的伙伴,一个默默守护在你身边,随时准备出发的忠诚伙伴。
来源:二轮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