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引领 | 刘德胜:梁峁深处的“解忧警长”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8 16:31 1

摘要:深秋的华家岭寒风渐起,会宁县公安局党岘派出所的院子里铺满了金黄的西葫芦籽。身着藏蓝警服的所长刘德胜正带着民警们翻晒籽粒,阳光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老乡赶着交售前要晒透,咱们搭把手心里踏实。”他弯腰捧起一捧籽粒仔细查看,这个习惯性动作像极了在案发现场勘查物证的

深秋的华家岭寒风渐起,会宁县公安局党岘派出所的院子里铺满了金黄的西葫芦籽。身着藏蓝警服的所长刘德胜正带着民警们翻晒籽粒,阳光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老乡赶着交售前要晒透,咱们搭把手心里踏实。”他弯腰捧起一捧籽粒仔细查看,这个习惯性动作像极了在案发现场勘查物证的模样。

山沟里的“活地图”

从警12年,这位会宁县东南大门的“守门人”早已把辖区149.8平方公里的沟峁梁塬刻进心里。党家岘乡“鸡鸣三县”的特殊地理位置,让治安防控如同在棋盘上落子——稍有不慎就可能满盘皆输。

2021年初秋,会宁县党家岘乡街道多名住户报警称自己家中进贼,财物被盗。群众利益无小事,为争取尽快破案,接警后,刘德胜带领民辅警,开启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较量。他们不顾疲惫,连续奋战三天两夜,顺线追踪,不放过每一个可能的线索。终于,在不懈努力下,成功将犯罪嫌疑人马某抓获归案,为这一系列盗窃案画上了句号,也让党家岘乡街道重新恢复了往日的安宁。

刘德胜始终秉持“有案必侦、小案快破”的工作理念,构建点、线、面结合,专、群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形成人人参与的群众安全防范工作格局。共破获传统盗、抢、骗案件近30余起,挽回群众损失60余万元。

炕头上的“解扣人”

“老张家牛羊啃了李家的苜蓿。”“王家兄弟为宅基地闹了半辈子。”在党岘派出所这样家长里短的纠纷刘德胜处理了400余件。他凭借丰富的调解经验,独创出“五步调解法”(即请乡贤评理、邀律师说法、找干部见证、签协议留底、定期回访防反复)。这一方法成效显著,让98%的纠纷在村内便得到妥善解决,成功实现了辖区矛盾纠纷“零升级”,杜绝了“民转刑、刑转命”案件的发生。

去年深秋,大寨村两兄弟为地界问题闹得动了铁锹。刘德胜赶到时,两家人正隔着院墙对骂,墙头新砌的泥印子还渗着水。他没急着讲法条,而是将兄弟几人拉到了九旬老父亲的炕头上拉起了家常。“你们这样能解决什么问题?都冷静下来,先把事情说明白,天大的事我们也给你们理清楚!” 了解清楚事情原委后,刘德胜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释法讲理,最终矛盾纠纷得以及时妥善化解,双方握手言和,就土地划界问题达成一致。

“在农村,村民间的矛盾大多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长期积累而成,面对这些问题,其实就是当事双方在一个放松的环境下把事情说清楚就好了,而‘炕头警务’‘田间警务’正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发现矛盾、化解矛盾最直接最有效的平台,帮助他们从内心打开心结,真正湮灭矛盾。”刘德胜说道。

警徽下的“播种者”

“刘叔讲的案例就像身边事。”会宁县党家岘乡初级中学初三学生梁小娟说。每周五下午,党岘中学的孩子们总会伸长脖子盼着那个熟悉的身影。刘德胜的“安全课”没有枯燥的条文,他用真实案例改编成情景剧,让学生们知晓了防溺水、防霸凌等安全知识,向老师们传授依法依规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经验,和学校一起为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努力。去年夏天,正是靠孩子们学到的防溺水知识,成功劝阻了3名要去水库游泳的少年。

“农村地区老百姓挣钱不易,我多讲讲、多说说、多喊喊,就能让老百姓绷紧安全防范这根弦,让他们的生命财产不受侵害,我觉得很值得。”刘德胜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秋收时节,他的警车后备箱总装着安全宣传册;春耕时分,地头常能看见他帮老乡扶犁的身影。农户老周的手机里存着17条刘所长发来的反诈视频:“上次要不是他提醒得及时,我差点就把养老钱转给骗子了。”

暮春的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爬上华家岭的梯田,刘德胜又踏上熟悉的山道,他带着所里的民警走向炊烟升起的村落,藏蓝身影渐渐融入晨光中。十二年光阴,把那个初来时分不清糜谷和莜麦的小伙子,熬成了能闻着炊烟辨户口的“老党岘”,而他也在黄土高原上种下了平安的种子。

来源:白银公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