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钱币中走出来的帝国,带你认识古代的钱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4 19:04 1

摘要:公元581年,杨坚受北周禅让,建立隋朝,是为隋文帝,当时私铸货币十分严重,千钱只有一斤重,货币市场十分混乱,币值下跌,物价大涨。北周 “五行大布”、北齐 “常平五铢”、南陈 “五铢”等货币还在市面流通,极需要重建经济秩序。于是开铸五铢钱,每千文重四斤二两,其他

北周 “五行大布”

公元581年,杨坚受北周禅让,建立隋朝,是为隋文帝,当时私铸货币十分严重,千钱只有一斤重,货币市场十分混乱,币值下跌,物价大涨。北周 “五行大布”、北齐 “常平五铢”、南陈 “五铢”等货币还在市面流通,极需要重建经济秩序。于是开铸五铢钱,每千文重四斤二两,其他钱币禁止流通。

隋五铢钱

到了公元589年,隋灭陈,完成南北统一,结束三百年的版图分裂。但是江南士族被压制,赋役沉重,领土统一之下,是各种危机暗伏,是货币问题,更是经济问题。

公元581年到公元600年,隋文帝推行均田制、租庸调制;创立科举雏形;编订《开皇律》。他制度的“科举制”影响此后一千多年的人才选拔。

公元604年,隋文帝卒,杨广即位,是为隋炀帝,605年,开凿大运河,连接南北,迁都洛阳,征发民夫数百万,“役丁死者什四五”。公元607年,大业三年,私铸劣币再次泛滥,物价飞涨,政府信用崩塌。

公元611年到614年,三征高句丽,均以失败收场,“天下死于役而家伤于财”,民变四起,瓦解了隋朝的根基。私铸泛滥,经济崩盘,隋朝只维持了37年。

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隋亡。李渊称帝,建立唐朝。面对隋末混乱的经济环境,首先要整顿货币市场,稳定社会,重建信任。

唐高祖李渊废隋五铢钱,铸开元通宝,钱径八分,重二铢四絫,每十文重一两,千文重六斤四两。字为欧阳询所书。自此以后,“钱”成为两以下一级的重量单位。中国钱币由此改称通宝、元宝或重宝,不再以重量为名称,钱文也由篆书改为以楷书为主。开元通宝轻重大小比较适中,便于流通。

这是一次划时代的改革,中国钱币从此以“通宝”全名,不再标重量,“钱”成为重量单位,标准统一。

开元通宝

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即位前期,太宗纳谏,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百姓得以喘息,国力渐复,史称“贞观之治”。

公元630年,灭东突厥,唐太宗被尊为“天可汗”,此时唐朝,军事强盛,国际威望达顶峰。丝绸之路畅通,长安成世界之都。但边疆扩张亦带来长期军费压力。同样的问题又出现了,钱荒,市面上的钱不够用了,当时私铸严重,货币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怎么办?

铸乾封泉宝,径一寸,重二铢六分,每文当开元通宝十文。这是以年号名钱的开始,行用不到一年即废。

到了公元666年,高宗到玄宗开元年间,私铸盛行,恶钱泛滥。由于钱币数量不能满足流通的需要,政府严禁私铸和用好钱收买恶钱,都没有收到效果。唐高宗铸行的乾封泉宝短期虚值大钱,1 枚当开元通宝 10 枚,因引发物价上涨,仅流通 1 年多便停铸。

乾封泉宝

到了玄宗朝,国力强盛,人口增长,经济繁荣,文化鼎盛,百姓富足;天宝年间,政府增加铸钱量,在绛州设三十炉,扬、润、宣、鄂、蔚等州各十炉,益、郴等州各五炉,洋州三炉,定州一炉,全国共设九十九座铸钱炉,每年用铜两百万斤,铸钱三十二万七千缗,带来更多的问题,钱多了,百姓并不使用,私铸问题一直解决不了。均田制瓦解,府兵制败坏,边将权力膨胀,危机潜伏,货币问题交接到下一代去解决。

金开元通宝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由盛转衰,叛军席卷河北、河南,两京陷落。战争持续八年,人口锐减,经济崩溃。

到了公元758年,肃宗为筹措军费,发行虚值大钱,铸“乾元重宝”当十钱;同年稍晚,铸“重轮乾元重宝”当五十钱,变相掠夺民间财富。引发恶性通胀,“米斗至七千钱”,百姓破产,国家信用的第一次大规模透支。

乾元重宝

重轮乾元重宝

铸钱使第五琦铸乾元重宝,钱径一寸,每缗重十斤,以一当开元通宝十;又令绛州铸重轮乾元通宝,以一当开元通宝五十,与开元通宝钱并行。这种通货贬值的办法,虽然没有继续实行,但由于生产破坏,货重钱轻,物价腾贵,货币非但没有解决,反而更加恶化。

763年,安史之乱平定,藩镇割据已经成型,带来的是货币泛滥更加严重,中央没有统一铸币权,国家信用权威衰落,经济崩盘。

顺天元宝

唐代 “安史之乱” 叛军铸币:叛将史思明于 759 年铸 “得壹元宝”(寓意 “得壹天下”,后因 “得壹” 不吉利),次年改铸 “顺天元宝”,均为大钱(1 当开元 100),存世较少,是叛乱时期的特殊货币。

公元766年,代宗改“乾元重宝”“重轮钱”皆以一当一文,试图恢复开元通宝本位,只是没有强大国力作为信用背书,民间百姓并不接受,导致货币体系严重受损。

“乾元重宝”重轮鎏金大钱

公元785年到808年,德宗贞元年间,铜贵钱贱,民间熔钱铸器,导致流通钱币短缺,出现“通货紧缩”,物价下跌,交易困难。从通胀到紧缩,国家陷入货币困境。

淮南节度使李绅铸新开元通宝,背有昌字以表明为会昌年间所铸,其后各地则以郡名为背文,统称会昌开元。武宗虽曾下令旧钱暂停使用,实际上旧钱、新钱并行,因此,货币数量有所增加,但钱币短缺问题并未解决。元和时政府准许京师实行短陌制,每贯少二十文。长庆年间少八十文,至昭宗时少一百五十文,民间除陌更多。五代时法令已准许以八十为一百。

845年,唐武宗灭佛,用佛寺铜像铸“会昌开元通宝”。灭佛后,铜料用于铸钱,背铸州名(如“京”“洛”“昌”),标志地方铸钱权扩大。短期内增加货币供给,但未能根治钱荒。在市场上钱还是不够用,钱荒,一直解决不了。

会昌开元

公元875年,王仙芝、黄黄巢起义爆发,“金色蛤蟆争努眼,翻却曹州天下反”。

公元880年,黄巢攻入长安,称帝,“天街踏尽公卿骨,甲第朱门无一半”。

唐末赋税沉重,连年灾荒,起义军军纪败坏,货币私铸严重,经济崩盘,内乱加外乱等因素,将唐朝推入历史烽火余烬之中。

待到来年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天福元宝

五代“天福元宝”铜钱,重量2.1克,直径21.5毫米。

公元884年,黄巢败亡,战乱再起,藩镇混战。朱温等节度使崛起,掌控实权。中央名存实亡。

公元907年,朱温逼唐哀帝禅让,建立后梁,唐朝正式灭亡。一个曾辉煌的王朝,在军阀的刀锋下无声消逝。玄宗朝重用藩将,此后藩镇割据尾大不掉,最终将整个皇朝毁于一旦。

公元907年到911年,十国之楚(马殷)铸“乾封泉宝”铁钱,楚国缺铜,大量铸铁钱,1当铜钱十枚。形成区域性“铁钱区”,反映五代经济割裂与资源困局。

铁乾封泉宝,1 当铜钱 10 枚,是五代十国 “铁钱流通区”(楚、闽)的典型货币(非唐代官铸铁钱,唐代仅少数时期有私铸铁钱)

楚国乾封泉宝

公元907到913年,割据幽州的刘守光政权铸“永安一千”大钱,但是虚值极高(当一千),铜铁并铸。政权残暴短命,货币混乱,仅短期流通。是乱世中权力失控的象征。

永安一千

后唐由沙陀人李存勖于923年建立,同年灭亡后梁,一度统一北方,灭前蜀,疆域极盛;但因晚年宠信伶人、政局动荡,926年发生兵变,李存勖被部下所杀,成为五代“武人政治” 的缩影。

公元936年,石敬瑭借契丹兵灭后唐,建后晋。割让燕云十六州予契丹。石敬瑭称“儿皇帝”,割地求存。燕云之地此后四百余年不在汉人手中,影响深远。直到朱元璋北伐,才收回幽云十六州,将中华版图归于一统。

公元942年,十国之闽王延羲铸“永隆通宝”铜、铁钱,背铸“闽”字或星月纹。到了公元943年,十国之南唐李璟铸“唐国通宝”,钱文有篆、隶、真三体,是南唐经济稳定的象征,流通于江南。1 当 “唐国通宝” 10 枚,因虚值引发贬值,仅短期流通,存世稀少。

永通泉货

唐国通宝,十国之南唐中主李璟于保大年间(约945年起)铸行,钱文有“篆、隶、楷”三体,其中篆、隶成对(“对钱”),开创五代钱币新风,是南唐经济文化相对稳定的象征,主要流通于江南地区。

大唐通宝,约于南唐中兴以后(958年后)铸行,钱文为隶书,形制较轻小,铜质较差,面值与“唐国通宝”等同(1文),反映了南唐后期财政困难、货币减重的趋势。

永通泉货,十国之南唐中主李璟于中兴元年(958年)铸行的大钱,钱文有“隶、篆”两体,以一当十,即一枚可兑换十枚“唐国通宝”。因属虚值大钱,引发民间抵制与通货膨胀,仅数月即停铸,存世极罕,尤以篆书版为“古泉五十名珍”之一。

公元947年,契丹灭后晋,短暂占领开封。刘知远建后汉。契丹骑兵烧杀劫掠,“焚其宫室,剽掠城中”。北方大乱,百姓遭殃。

公元942年,十国之闽(王延羲永隆四年,942 年)铸行:分铜、铁钱,背面多铸 “闽” 字或星月纹。

公元951年,郭威灭后汉,建后周。五代中较有作为的王朝。郭威、柴荣励精图治,整顿军队,减轻赋税。

公元954年到959年,周世宗柴荣在位,可惜英主早逝,他整顿禁军,收复部分失地,为北宋统一奠基。

公元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建北宋,五代终结,结束长期分裂。公元979年,灭北汉,十国最后一个政权灭亡,五代十国大分裂时期正式结束。

一枚铜钱很轻,串起的却整个国家的兴亡盛衰,时代的跌荡起伏,国家统一,则货币统一,国家分裂,则私铸盛行,货币似乎也有生命,与国家与时代共命运,同呼吸。

它始于重建:一枚标准铜钱,换来百姓信任。

它毁于透支:虚值大钱,掠夺民间财富。

它崩于割裂:铁钱、大钱、短陌,反映秩序瓦解。

它终于混乱:当钱不再是“信”,而只是“权”的工具,帝国便走向终结

在陕西法门寺的地宫深处,有一枚开元通宝金铤,重五十两,金光灿然

它被供奉在佛前,铭文写着“开元通宝”四字,与民间流通的铜钱同名

而就在同一时代,洛阳含嘉仓的仓窖空空如也,百姓饿得啃树皮

长安街头,孩童唱着童谣:“重轮曲,曲入骨,乾元钱,不值谷。”

一枚金铤,等于一个农民三百年的口粮

一枚铜钱,从“可买一斗米”,到“买不起一粒谷”

当“开元”不再是“开创新元”,而是“开仓难,元气尽”时——

你知道,这枚钱,早已不是钱

而是一个时代的墓志铭

开元通宝

以上图片均来自中国钱币博物馆,参考资料来自网上,仅供参考

来源:马铃薯是白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