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传播迷信,崇尚科学,此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切勿当真,如果您觉得故事和观点都很精彩,别忘动动您的小手指……
不传播迷信,崇尚科学,此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切勿当真,如果您觉得故事和观点都很精彩,别忘动动您的小手指……
好些天没时间写文章了,突然想写这个话题,除了因为比亚迪的智驾梗,还有就是那三个因为“智驾”而逝去的年轻的生命……
当我看到竟然有好些人,现在就敢在高速上,开着智驾,然后坐在驾驶位睡觉的时候,真的不能淡定了……
交通安全无小事,买车也不是一个人自己的事;当你的车在路上飞驰的时候,注定要和一堆车产生交集,一个人的不小心,就会给很多无辜人带来危险,甚至可能会有生命的代价。
所以我们买车的时候,除了是什么油车、电车、增程外,首先要有三大优先考量,哪一个拿出来都比车本身重要的多。
真心希望那些买车时,只考虑拉皮好不好看的,还有钱包不怎么充裕的人,能把这篇文章看完。看到后面,就明白为什么现在的“智驾”基本上都是不靠谱的了。
做车的不把你的命当回事,你个开车的再不小心就真的不应该了;
老百姓的命也是命,再便宜的车,也是花的血汗钱买的。
同样是车,差距真的太大了,如果你很有钱,可以划过了;如果没钱,还惜命,那就往下看,把这三个关乎性命的三大考量看完:
我记得十几年前要买车的时候,就因为对面包车的结构不放心,让我成功错过了拥有京牌的权利。
有一次坐公交,有个面包车抢尾灯,公交司机咬后槽牙来了一句:
“开个纸皮核桃,玩什么命呀!”
没事的时候,我把这个梗说给爱人听,她也很感慨,我就告诉她:
“以前的老式面包车其实都是非承载式车身,现在很多都减配成承载式车身了”
“所以现在的好些面包车,真的成了纸皮核桃了……”
“什么是非承载式车身?”
看着爱人那认真的样子,我才发现,好些人竟然连这个都不知道。
我没有钱去买豪车,所以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买车前就一定要懂的更多、学的更多,谁让自己差钱呢!
反正不管花多少钱,我都希望我的车在遇到危险时,不至于被碰成零件……
就因为没钱,所以对我来说车的主体框架,结不结实,是我首先要考量的点。但是就这么重要的点,往往被好些人,直接忽略掉。
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有谁买车前去看过想买的车的防撞测试成绩,是不是看的人不多。
我们不说什么GOA、3H和笼式车身的区别,至少要知道:
承载式和非承载式的区别吧;
至少要知道你要买的车,在五种碰撞测试中成功通过了几种;
至少要知道疯狂减配ZUI狠的都是哪些车吧;
有人这样形容:“很多车,疯狂减配,看不见的刀,刀刀割向大韭菜呀!”
你是那个大韭菜吗?反正我真的是学了半天,还是当了韭菜!
为了安全气囊和ESP,买车的时候,学了半天,咬牙多花了近五万,才舍得入手了一款小车。
结果有次在路边等红灯时,被一对打情骂俏的家伙给追屁屁上了。
这时我才发现,我的车屁屁竟然没有后防撞钢梁,甚至连泡沫都没有。买的时候,竟然没注意到,这大韭菜当的。
赶紧装一个后防撞钢梁吧,网上查了查,都说后防撞梁不能随便乱装,说了一堆大道理。似懂非懂的我,到现在还郁闷着呢。
一辆车的车身
结构,决定了它的安全上限。那么在材质用料方面,能够决定一辆车的安全下限。
买车前根据用途,首先要决定是买个承载式的还是非承载式的; 如果想选承载式的,那就要花些功夫去了解下整车的钢性用料在安全碰撞测试中的基本表现(车身自身兼任车架的功能,承受全部载荷)。
不同价位的车,或者说不同品牌的车,在钢材用料和成本控制上有天差地别。
碳含量与合金成分,还有冷轧和热扎,让整车承载负荷的强度差异非常大。
我们不想看那些头疼的知识,就直接去网上查查它们的碰撞结果就可以了。
如果你花了大几万或十几万,买了一个纸皮核桃回来,轻轻一碰一撞,就变成了零部件,你说闹心不闹心。
就算你自己不为自己的安全着想,也要为家里的老人、孩子想想吧。
一个连基本框架结构都不合格的车,不管多少钱,都不值得我们去买。有人说,它要是不合格,能让它卖吗?这个问题,我不想说,你爱咋认为就咋认为吧。
说完头一个考量,下面这个和我们普通买车人的关系更大,也是个生命攸关的事。
因为如果你买BBA或宾利,那就不用看了,大几十万的车,这都是基本配置。
如果只想花十几万买个车,那还是长点心看一下吧:
因为我发现好些人,真的对这个也是基本上不关心,眼睛全看在好看不好看上了:
你自己的命,还得你自己做主,这么简单的道理谁都懂,但是就是差那么点钱不舍得
02、买车Di二个考量:主动安全配置,你家的车有几个安全气囊,前后都有保险杠吗?碰到紧急避险的时候,ESP有没有介入?这些是不是没有想过有个让我印象相当深刻的事,每每想起来都好像喝了个苍蝇一样闹心:
有个女孩又把她的豪车给开翻了,注意:我说的是“又”;
交叔过来处理,女孩感慨的一句话让好些人直接破防:
“这车咋那么爱翻呢?”
“这年刚过,我都开翻好几个了……”
一个没有立体感和方向感的女孩,碰到事就知道乱打方向盘。
可是人家开的是豪车,就是满地滚几圈,人还能完好无损的走出来,轻描淡写的让你那么的受伤,这就是好车和普通车,在安全上的差距。
按照我们的常识认知,别说小面,就是二十万以下的车,仿佛和主动安全,基本上没啥大关系
你就花那么几个钱,还要啥自行车呀!
可是这些年自主品牌的崛起,让老百姓也有可能开上有主动安全配置的车了。
年纪大一点的人都还有印象,曾经有一些脸皮厚的车企,竟然把ABS和EBD特意放到车屁屁上。
就是告诉你,我的车有电子制动力分配和防抱死系统了,没错曾经的老车,连这两项配置都是奢望。
所以如果我们没什么钱,还想买车,就不要那么任性了。
买车的时候,还是多关心一下车的主动安全配置吧; 因为很多时候,就差一点点钱,就能让你在关键的时候保命。
如果你就想和自己的小命过不去,那就不用往下看了。
没办法!谁让你没钱呢!人家有钱人的车,怎么造都没事;你就花这么点钱,还关心啥主动安全,和你有关系吗!
这个观念好可怕,如果造车的也这么想,那就更可怕了!
这不是我危言耸听,很多造车的,直到现在,还在这么想。很多车,低配和顶配差的基本上全是主动安全方面的配置
因为我曾经不止一次,看到有的车,竟然只有一个安全气囊,只有一个,还卖的不错,还国民神车……
2012-2016年,要想买到带ESP,六个安全气囊的,还是手动挡的燃油车,还是自主品牌的,起码要八万以上。
现在要买个家用代步车,不管是电车还是燃油车,下面这几项配置里加粗的部分,少一项也不行:
ABS防抱死系统、EBD电子制动力分配、ESP电子稳定系统、AEB自动紧急制动、车道保持辅助、盲点监测系统、车道偏离预警、自适应巡航控制
比如:AEB会在毫秒级内响应,防止车辆碰撞
DOW开门预警、FCWS前方碰撞预警,像这样的主动安全设置还有好多好多……
车圈的鄙视链真的好长好长,我就是没钱,我们也要让自己至少要有六个以上的安全气囊;至少要有AEB紧急制动和ESP电子稳定系统。
因为这几项基础配置,多花不了几个钱。比如我发现有的车,标配后排不能放倒,没有儿童座椅卡扣,顶配就全有了,而我们只需再加一点钱的事。
而这个后排放倒,关系到危急的时候可不可以逃生。
汽车是铁包肉,摩托是肉包铁,只有钢性合格的框架结构,加上基本的主动安全配置的车,才能称之为称职的铁包肉。
真的感谢有些良心的自主汽车品牌,让老百姓不需要花太多的钱,就可以享受主动安全配置了。
买豪车可以买标配,买便宜车或者是入门级车,一定要买顶配或旗舰版,多花几个钱不冤!
如果我上面写的这二项,您感觉都太小儿科了,对你来说全是相当明白的事,那下面这个考量也就不用看了,因为下面是写给那些糊涂人看的:
03、买车DI三大考量:智驾系统,智驾真的到了可以和驾驶员“平权”了吗?如果真的对自己负责,还是先观望观望吧当一个车把前两项考量全基本满足了,还有了智驾系统,那可就不是入门级的车了。
买入门级车,需要关心整车钢架结构和主动安全,这都带智驾了,就不用瞎操心了吧。
事实上,我们还真得自个了解一下,这个智驾差一级,还是要生命攸关,不信你往下看:
2025年,车圈开始卷智驾了,AI无人驾驶也在不停的实验中。
前几天在路上,一个无人驾驶的送货车,叨叨叨,自言自语的从我旁边过,吓了我一跳!
汽车智能驾驶系统,分为这几个级别:
L0(无自动化):就是我上面说的ABS和EBD的水平;
L1(辅助驾驶):又加了ACC自适应巡航和LKA车道保持;
L2(部分自动化):又加了转向和加减速,还有NOA辅助功能;
注意这个L2级别的智驾,你还是别抱啥幻想,还是自己专心开吧。现在好些车的所谓智驾,基本都是这个级别比如特斯拉Autopilot、小鹏NGP等
注意了,下面才刚开始和智驾沾上点边了:
L3(有条件自动化):特定情况下,可以全权接管,但需实时提醒驾驶员接管,再说一遍,实时提醒响应接管请求
说老百姓普通话就是,你得注意力集中,然后一有状况立马主动接管驾驶权限。
这个智驾责任也太模糊了,明着告诉你,我是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不靠谱哟,你要看着我。
说到这,聪明的人,是不是明白了,现在市面上大多数打着智驾的,大多都是连这个级别都达不到。
没事的时候,这个智驾在那得瑟,但凡有点事,它躲的比谁都快。
还有我不知道,有个被大家高度关注的车,米米的智驶是啥级别的,不懂不乱说。
L4(高度自动化):限定区域内完全自动驾驶,无需驾驶员干预,系统可自主处理紧急情况。
我在马路上遇到的,吓我一跳的那个无人车,是这个级别的吗?肯定不是呀,为什么这么说呢?
还是看下面这个:
L5(完全自动化):这种车直接就没有方向盘和踏板,车辆可以自己应对所有复杂环境。
现在我们很多车说的智驾系统是哪个级别的,是L3还是L4
这个3和4有什么区别?你整明白了吗?
如果没整明白,就敢在开车的时候,打开智驾就干别的事去了,靠谱吗?
我们不管现在的车的智驾达到了几级,毕竟是Xin生事物,还没有经过长时间的实况路况考量,L5级别的也基本还没有普及。
所以,就现在的智驾系统,我们就不应该支持在路上出现好些,开着智驾“睡觉”的情况出现。因为这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出行安全。
如果这个东西那么靠谱,干嘛还用代驾呢?代驾的早都失业了。
不管你的车是多少钱买的,几级的智驾系统,我觉得开车人但凡有那么点公德心,都要自己开车,才算靠谱的人。
你要想体验高科技,还是找个没人的路段去试。自己想当小白鼠,也不能拿无辜的人开玩笑。
如果自个就不爱开车,干嘛不花钱雇个司机呢!
如果说车身结构安全和主动安全配置是说给和我一样没钱买豪车的朋友听的,那这个“智驾”两字为啥,啥时候提,我就啥时候气不打一处来的原因了吧:实验中的东西,咋就糊里糊涂的成了卖点了呢?
有人说,这次上海车展要是不提“智驾”两个字就基本上没有卖点了,大家还比啥呢?
难道为了“卖点”,就要拿开车人的生命开玩笑吗?
—End—
来源:沐牛有料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