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4日深夜,罗永浩在社交媒体上发出一条强硬表态:“这件事我们没法揭过去了。在中间再劝我的朋友,我们一律绝交吧。” 这场源于预制菜争议的纠纷,已经演变成一场充满个人情绪的对立。
一场本该平息的餐饮争议,因为企业家一句“网络黑社会”的指责,瞬间点燃了新的战火,将双方推向更激烈的对抗。
9月14日深夜,罗永浩在社交媒体上发出一条强硬表态:“这件事我们没法揭过去了。在中间再劝我的朋友,我们一律绝交吧。” 这场源于预制菜争议的纠纷,已经演变成一场充满个人情绪的对立。
事情起源于9月10日,罗永浩在北京西贝用餐后发文吐槽“发现几乎全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太恶心了”。一句看似普通的消费者抱怨,却意外地引发了一场席卷全网的风波。
罗永浩最初发表抱怨时,大概没有想到会掀起如此大的波澜。他只不过是以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身份,表达了对西贝菜品质量和价格的不满。
作为知名人士,他的言论很快在网络上发酵。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当时正在新疆度假,看到微博后彻夜难眠,当即订票返回北京。
贾国龙感到必须严肃回应此事。他不仅否认了罗永浩的指责,还宣布要起诉罗永浩,并开放全国门店后厨以证清白。
这场争论最初围绕着“预制菜”的定义展开。贾国龙坚持认为,按照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发布的通知,预制菜是指“经工业化预加工、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而中央厨房配送菜品不属于预制菜。
罗永浩和许多消费者则认为,只要不是现场炒制的菜品,就属于预制菜。这种认知上的差异,成为了双方争执的焦点。
然而在9月14日,事情发生了意想不到的转折。贾国龙在一个行业群里的发言截图被流传出来,他在其中称罗永浩是“网络黑嘴,是网络黑社会,太坏了”。
罗永浩原本已经打算结束这场争论。就在贾国龙言论流出的同一天,他曾经发文表示“西贝的事情可以告一段落了”,期待预制菜相关的国家法规尽快出台。
但当他看到贾国龙称自己为“网络黑社会”后,态度发生了彻底改变。他在直播中回应道:“这个人不是好坏的问题,他肯定是智力有问题”。
罗永浩感到气愤的是,他作为顾客只是抱怨了一次,而贾国龙却做出了一系列过激反应。他甚至放话要给贾国龙“西门子待遇”,暗指将采取更激烈的反击手段。
这场个人之间的争执,实际上折射出中国餐饮行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议题:如何平衡效率与透明度,如何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
预制菜本身并不是问题所在。事实上,近年来预制菜产业发展迅速,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已经突破4196亿元,预计2026年将突破万亿元。
消费者反感的是信息不透明。正如新华社在9月13日的文章中所说的:“不怕你预制,怕你不告诉我”。大多数理性的消费者并非反对预制菜,而是反对商家的隐瞒和欺诈。
这场风波对西贝的业务产生了立竿见影的负面影响。据贾国龙自己透露,全国门店在9月12日收入少了200多万,前两天的营收也每天少了100万。
北京多家西贝门店出现了外卖骤降、堂食冷清的情况。有小店午高峰从30多单跌至3单,大店外卖从200多单砍到百余单。六里桥旗舰店是西贝在北京最大的门店,同一就餐时间段,该门店等位客流减少了七成以上。
西贝的员工也感受到了压力。因为有消费者上门理论,加上多名员工遭遇网暴、被辱骂,西贝在9月12日晚召开了名为“西贝1.8万名伙伴跟罗永浩之战”的内部员工会议。
贾国龙已经表示“应对方式有错”,西贝从今以后要“打明牌”,做一个透明的企业,彻底向胖东来学习。
但那句“网络黑社会”的评价,如同泼出去的水,已经收不回来了。罗永浩提出要与贾国龙进行公开直播对话,以求公平公正地解决争议。
无论结果如何,这场风波已经远远超出了两个人之间的恩怨,引发了整个社会对餐饮行业透明度与诚信的深入思考。
来源:相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