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护士————莫斯科6.1医院纪实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8 13:54 1

摘要:其实,中国很多人都认为:经过培训机构训练,通过考试,并且领有执照的人士,在医疗院所执行照护的护理人员就是护士,护士都是女人。我标题《女护士》,表示对女人的重视,特别是对女护士的钦佩。

女护士————莫斯科6.1医院纪实

作者悟甲

其实,中国很多人都认为:经过培训机构训练,通过考试,并且领有执照的人士,在医疗院所执行照护的护理人员就是护士,护士都是女人。我标题《女护士》,表示对女人的重视,特别是对女护士的钦佩。

在此之前,我对“护士”并没有实质上的了解。只是在50年代末,通过王丹凤主演的电影《护士日记》,看到女护士不顾个人安危在狂风暴雨中上工地,竟敢爬到高耸入云的大铁架上给有病的工人打针,总之护士就是“打针”的,很可怕!

还有一件事使我对护士有了好感:文革前的一个春节,在我家大门洞口,几个干部从小汽车上下来直奔同学闯子家,屋里的闯子赶紧出来了,他高兴的告诉我们:”市医院的书记、院长、工会主席都来给我妈拜年来了!”这时我才知道他妈是长春市医院的老护士,女护士真伟大!

后来,1982年8月,在多名医护人员的精心操作和护理下,我在一家大医院成功的做了右脑大开颅手术,获得了第二次生命。痊愈后老伴一定要领着没有痊愈的我去答谢他们,可是我对他们却毫无印象,更别提了解哪位护士了。

谁知,34年以后,在异国俄罗斯莫斯科,住院11天,我却对护士这个概念有了全面的补充。

从5月28日中午到6月7日下午,我因患肺炎在莫斯科61医院4楼2疗区住了10宿11天院,接受了五位护士的护理。

她们的举止言谈都透彻的表现出支配她们行为的意志深层的价值观。虽然我们之间语言不通,他们又不善言笑,可是,我们用眼睛交流。11天时间,可能我走了,她们就把我忘了,可是,她们一位又一位的女护士,在我这个中国人心里却留下了五位使人肃然起敬的俄罗斯女人!

我按照顺序把这五位护士的性格和特点先介绍给你们:

1、贤妻良母般的花头套;

2、泼辣,冲锋型的黄头发;

3、活泼大方、灵活善变的“你好”;

4、善于察言观色,50多岁的老黄牛;

5、迈大步追求高效率的黑镜框。

入院那天,我们12点前到的医院,两点钟才躺倒病床上,我觉得没有5分钟,花头套就拿过来两大瓶子药水,先给我打了一针然后就吊水,并用眼神耐心征求我的意见来调整滴速,直到我满意为止。之后两个多小时里,她到我的床头看了不下十次,我看出她知道我不是“回头客”,不善吊水,年龄大,病又较重,所以不放心!

6月5日晚上9点多,他给我送来一张用俄语写的条子(6月6日上午胸透),我接过条子一看,两眼一么黑,急得“哎呀!”一声,感觉脑袋立刻就冒出了汗。她站在床头看着我的尴尬相干着急,她也不会中文我们俩人中间隔座山,当我抬头看她的时候,她向我咪咪地笑了一下,晃晃头无可奈何地转身出去了。

第二天是黄头发的班儿,她一点儿笑模样都没有,可是她个子小走路却是一阵风一样给我吊两瓶水,备了一瓶,中间来过两次,到最后我以为她和花头套也不能差太多,到时候准来,没事儿,谁知到底吊空了,这时我急了,按急救铃——不响!病室里另外4个人都在吊水,中间坐着挎双拐的胖老头看到了我的困难,他急得大声喊,还用拐杖敲门,这样也没反应,我急得起身摘下药瓶就往走廊走,我心想”将俄罗斯人一车,看看她们怎样接招?”

一个俄罗斯老太太刚走进走廊就看见了我,她转身回屋就把黄头发喊了出来,黄头发像百米冲刺一样来到我面前,我以为她会马上处置,可是她不紧不慢,先捏着细管,托住我的右臂,左手扶着我的腰,把我推进了屋。谁知在门口却节外生枝,1号床老头的女儿站在门后,黄头发就问她“你为什不去叫我?”老头的女儿躺枪,红着脸说:“我刚来,没看见!”我听不懂但是我看明白了,不由得看了黄头发一眼,心想“这个俄罗斯女人眼睛不揉沙子,不是省油灯!”

她跟着到了床前,我以为这回可以拔针了吧,谁知他让我先躺下,伸直了胳膊才拔下针头,然后对我说了句“一丝维尼结(对不起)”。

挎双拐的俄罗斯胖老头看来是个“回头客”,一天他在输血时对黄头发发脾气,可是我看黄头发一声不发,像没事儿一样。6月3日那天上午,黄头发把轮椅推到胖老头床前要送他去做检查,出门的时候,她费了很大劲才把轮椅拽出去,当时我真想去帮她,可是我还要抢下这个经典的镜头,想起这件事儿我总觉得惭愧,和黄头发比起来,我并不是一个高尚的人!

6月7日我出院那天早晨7点钟我就到楼外去散步 ,外面下雨,我坐在沙发上喝茶,这时我看见黄头发 穿着黄色羽绒服打着伞进来了,我想:她怎么来的这么早?这时我又想起来这几天我大脑里的她,上午特别注意她。

前两天有实习的大学生送病人做检查,现在实习生走了,护士得亲自送,一上午黄头发送了三个做检查的老年病人,看着她健步如飞的样子真像一个在坎坷的路上不断冲锋的女战士!

——2016.6.6 写于莫斯科6.1医院407室

转载自《悟甲美篇》

来源:北方都市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