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烨儿子14岁大变样!混血少年首登法国新闻联播 胡子造型引热议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8 22:26 1

摘要:"我是刘烨,我儿子特别土!"当年《爸爸去哪儿》里影帝这句调侃犹在耳边,那个顶着鸡窝头唱《最炫民族风》的混血萌娃,如今竟以双语主持身份登上法国新闻联播。14岁的诺一用流利中文介绍中法合拍电影《熊猫月亮》,举手投足间俨然专业电影人模样,只是唇边一圈绒毛和标志性东北

《混血王子变形记:14岁诺一登上法国央视的成长启示录》

"我是刘烨,我儿子特别土!"当年《爸爸去哪儿》里影帝这句调侃犹在耳边,那个顶着鸡窝头唱《最炫民族风》的混血萌娃,如今竟以双语主持身份登上法国新闻联播。14岁的诺一用流利中文介绍中法合拍电影《熊猫月亮》,举手投足间俨然专业电影人模样,只是唇边一圈绒毛和标志性东北腔,瞬间把观众拉回那个田间地头追着鹅跑的夏天。

混血少年的"王子变形记"
镜头前的诺一身高直逼180cm,深邃轮廓在新闻演播厅的灯光下宛如雕塑。有网友惊呼:"这确定不是中东某国王子?"对比9年前综艺里那个软萌小天使,如今的少年褪去婴儿肥后,面部线条如刀刻般凌厉。特别抢镜的小胡子下,抿嘴时依稀可见刘烨在《那山那人那狗》里的青涩模样。

但细看会发现,少年骨相完美复刻了影帝父亲的基因密码——扑闪的鹿眼自带故事感,睫毛在镜头里投下扇形阴影。混血优势赋予他立体的面部折叠度,户外运动造就的健康肤色,反倒比娱乐圈流行的冷白皮更具生命力。就像网友调侃的:"这颜值放内娱叫'糙',搁国际影坛叫'高级电影脸'。"

星二代的反套路成长
比起某些硬捧子女进组的明星家长,刘烨夫妇的教育堪称清流。诺一兄妹至今仅参演过3部话剧,系统学习表演已超5年。这次能在中法合拍片中担纲主演,靠的是实打实的双语实力——法语接受采访游刃有余,转头跟剧组人员唠嗑秒变东北大碴子味。

这种反差萌背后,是母亲安娜的"沉浸式教育法"。诺一3岁起就在北京胡同里摸爬滚打,周末不是泡在人艺后台看话剧,就是在郊区农场干农活。刘烨曾透露:"孩子在家必须用三国语言对话,但最重要的是先学会做人。"这种接地气的精英教育,或许解释了为何诺一身上既有国际范,又保持着难得的烟火气。

撕掉标签的00后演员路
在《熊猫月亮》预告片里,诺一骑着单车穿越竹林的身影惊艳众人。导演特意设计的长镜头中,少年与熊猫幼崽的对视充满灵性,完全看不出这是他的银幕首秀。更让观众惊喜的是,片尾刘烨以护林员形象客串出现,父子同框的画面仿佛跨越时空的演技传承。

但诺一显然不想活在父亲光环下。拍摄期间他坚持住集体宿舍,跟着剧组翻山越岭勘景。制片人透露,为呈现最真实的骑行动作,这孩子摔得满腿淤青还乐呵呵说"这才够味"。这种拼劲,让人想起当年刘烨为演好《蓝宇》连吃三个月泡面的狠劲。

成长的烦恼与蜕变
青春期带来的颜值波动,让诺一屡屡被嘲"长残"。但明眼人都懂,这张充满故事感的脸正是大银幕的宠儿。正如网友神评:"现在嫌人家像中东王子,等《权游》重启怕不是要抢破头。"更何况在实力派赛道上,容貌从来不是决胜关键——看看黄渤、张译,哪个是靠脸封神的?

值得玩味的是,诺一近期被偶遇在798艺术区看展,手里攥着本《演员的自我修养》。这个被父母刻意"散养"的孩子,似乎比谁都清楚:想要摆脱"刘烨儿子"的标签,就得拿出比父亲更拼的劲头。

从真人秀萌娃到国际新星,诺一的成长轨迹给所有星二代打了个样:颜值或许能带来入场券,但实力才是立足之本。当我们还在争论他是否"长残"时,少年早已默默修炼出双语切换、骑马射箭等多项技能。或许正如网友所说:"有些人出生在罗马,却比谁都努力在修路。"这个夏天,让我们期待混血少年在大银幕上的华丽转身。

来源:初夏已至讲热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