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被曝接连施压欧盟、G7成员国对中印加税后,特朗普的矛头又对准了北约。当地时间9月13日一大早,他通过社交媒体发出所谓的公开信,要求北约成员国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并对俄罗斯实施重大制裁。
被曝接连施压欧盟、G7成员国对中印加税后,特朗普的矛头又对准了北约。当地时间9月13日一大早,他通过社交媒体发出所谓的公开信,要求北约成员国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并对俄罗斯实施重大制裁。
特朗普称,美国已经准备好对俄罗斯采取制裁行动,“但前提是所有北约成员国都同意并着手采取同样措施,且所有成员国都停止从俄罗斯购买石油”。
特朗普料定北约欧洲国家不可能做到全都停止,所以表态“无论如何,只要你们做好准备,我随时可以采取行动。你就说什么时候就行。”
9月12日,接受美国福克斯新闻网节目采访时,特朗普坦言,谈判“暂停”后,他“有点”对普京“快速”失去耐心。
“这事儿一个巴掌拍不响(it does take two to tango),”特朗普说,“令人惊讶的是,当普京想谈时,泽连斯基不想;当泽连斯基想谈时,普京不想。现在泽连斯基想谈了,普京成了未知数。”(观察者网9月13日报道)
特朗普的这招,欧洲国家瞬间就懵逼了。
欧洲多数国家的确在2022年2月俄乌战争后不久就停止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和煤炭,但天然气仍旧在进口中。而土耳其作为北约国家,还在不断购买俄罗斯的石油。
还有匈牙利在直接购买俄罗斯的石油,至于德国、奥地利以及多年来一直作为互怼俄罗斯最积极国家的波兰,都在从印度购买经精炼的俄罗斯石油产品。
这些国家如果不买俄罗斯的石油,按照美国所说的,甚至连俄罗斯石油精炼后的产品也不能买,至少很长时间内都不能寻找到替代品。而替代石油、天然气的清洁新能源技术,欧洲在这方面也不领先。
特朗普现在把皮球踢回给成天叫嚷着要让美国加紧制裁俄罗斯的欧洲国家。在美国消极以待的情况下,北约框架内较难达成这方面的统一意见,而在欧盟之中,决策和执行效率更低。
2014年俄乌冲突爆发,2022年这一冲突更上升为全面战争,美国和欧盟对俄罗斯总计推行了数万项制裁。制裁的基本原理在于,痛击对方七寸,迫使对方服从,而不是搞成旷日持久的封锁,因为被制裁对象固然被削弱,但如果不能迅速造成对方投降,制裁措施持续下去的边际效应就会下降。
美欧对俄政权的异议对象,尤其是流亡海外的俄籍或原俄籍富豪的资产都进行了剥夺,事实上造就了一种强化了俄国内和俄籍、原俄籍精英被迫团结的氛围。
特朗普自诩深谙交易的艺术,对于美欧制裁俄罗斯的效果减弱心知肚明,所以在促进俄乌和平斡旋中以袒护俄方的态度展现,引君入瓮,试图以放松部分制裁为交换,让俄接受美式和平。但俄方依旧守着自己的利益立场,吞掉了特朗普抛下的鱼饵,但又逃过了鱼钩。
这种情况下,特朗普致力于重点打击跟俄罗斯存在能源以及商品交易,并提供替代金融体系、技术服务的其他国家。从东大,到印度,再到土耳其,特朗普不断出牌,当然由此激起的反弹,又让特朗普的举动有所收缩。
一计不成,特朗普再度迂回到诱引欧洲与俄罗斯持久对抗,逼迫前者承担高额防务开支、防卫乌克兰的开支、购买美国军备,从而使欧洲持续处于财政失血、资本和产业外逃的状态,经济和政治上对抗美国的能力下降。这样一来,欧洲国家加深对美的依赖,又出于对俄扩张的恐惧,因而大概率会继续成为美国防卫俄罗斯的马前卒。
欧洲很多国家对于特朗普的战略和策略心知肚明,希望反客为主,要求美国带头继续收紧对俄制裁,加深俄美间隙,这本质上还是希望寻找一个大国博弈之间的松动空间。
所以,俄罗斯的无人机进入波兰,这就给欧洲国家质疑特朗普主持的和平进程创造了口实。
但特朗普是什么人,忽悠不了俄方,还拿捏不了欧洲吗?还是那句话,对待盟友重拳出击,而对于强大对手,则底线灵活。
来源:渝川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