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宫音稳脾、商音润肺、角音疏肝、徵音养心、羽音补肾……当年轻人开始给“心肝脾肺”听音乐,“五音疗法”这种看似“玄学”的养生方式已悄然占据社交平台推荐榜单。
宫音稳脾、商音润肺、角音疏肝、徵音养心、羽音补肾……当年轻人开始给“心肝脾肺”听音乐,“五音疗法”这种看似“玄学”的养生方式已悄然占据社交平台推荐榜单。
从《黄帝内经》的千年古方,到抖音热搜的流量密码,这门用音符治病的生意以“对症下乐”的方式,正在成为现代都市人缓解焦虑、调理身心的新选择。
疗愈师:
五音对应五脏,千年音律可调节内在平衡
走进一家位于成都市武侯区的五音疗愈馆,“宫、商、角、徵、羽”五幅悬于白墙的书法作品映入眼帘。五音疗愈师杨师傅手持音疗仪,正为体验者魏女士调试肝胆专属的“角调”音乐。
杨师傅告诉记者,平时接待的消费者以都市白领为主,其中多数是在社交媒体上被短视频“种草”慕名而来。
魏女士平卧在理疗床上,杨师傅手持播放着“角调”音乐的音疗仪,先在她头顶一尺处盘旋三圈,让清越的角音穿透颅顶。当音箱移至魏女士右肋下方的肝区时,音响的声音突然转为低沉的颤音。“这是模仿肝经气血流动的节奏。”杨师傅说。
魏女士闭眼感受着,呼吸也从短促的“嘶嘶”声变成深长的腹式韵律。
杨师傅向记者介绍:“‘五音疗法’是中医阴阳五行理论和五音相对应的传统中医疗法。”
他搁下音疗仪后说,“这门有着上千年历史的疗法,简单来讲,就是用宫、商、角、徵、羽这5种不同音调的音乐,来调节人体的内在平衡,辅助治疗疾病。”
杨师傅为体验者讲解“五音疗法”
杨师傅指着墙上的书法作品说:“《黄帝内经》早有记载‘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脾在音为宫,肺为商,肝为角,心为徵,肾为羽。”他进一步解释称,“运用五行原理,五音有相生相克的关系,比如脾虚的人多用宫音生商音,肾虚的就靠羽音生角音。通过五音搭配组合,可以影响失调的人体,调和身体。”
效果如何?体验者这样说
疗愈结束,魏女士起身活动了一下肩膀,脸上露出轻松的神情。
作为一名已退休的心理咨询师,魏女士对疗愈的过程有着深刻的理解——心理咨询需要时间来与沟通者建立信任关系,通过交流来减轻精神压力。然而,“五音疗法”的体验让她印象深刻,尤其是它的非侵入性。
“心理咨询需要来访者敞开心扉,出于隐私方面的考虑,可能让一些人抗拒,疗愈的效果往往需要长期的投入。而‘五音疗法’则通过声音直接作用于身体和情绪,精神上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放松。”魏女士说。
对比两者的差异,魏女士表示,“‘五音疗法’的温和与直接的疗愈方式特别适合那些对心理咨询存有顾虑的人,它不需要深入探讨隐私,而是能通过声音营造安全感,帮助人们缓解精神上的压力。”
杨师傅为体验者魏女士使用“五音疗法”进行疗愈
在过往的理疗案例中,杨师傅对一对夫妇印象深刻。“当时这对夫妇一起来到疗愈馆,好像正为一些琐事争得面红耳赤,情绪十分激动。”
杨师傅表示当时递上两杯菊花茶,随后开启音响设备,播放起了“角调”音乐。“角音以其灵动的特质,对应肝脏,有助于疏解郁结之气。”音乐响起后,夫妇俩逐渐平静下来,紧绷的面部表情慢慢放松,随着音乐的深入,两人的情绪逐渐被触动。
“角音能够激发肝气的生发之性,冲破郁结,让情绪得以释放、舒展。”杨师傅解释道。据杨师傅介绍,一位来自职业学院的班主任老师在体验“五音疗法”后,还提出想要将其引入校园的想法。
记者了解到,2023年9月28日,国家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疾控中心联合印发了《全国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2023版)》,将中医五音治疗、中医心理治疗等纳入该规范性文件,且将其适用范围扩展至部分精神疾病的康复治疗。这标志着中医五音治疗等正式成为规范的诊疗项目,也催生出五音疗愈师这一全新的职业。
杨师傅的职业技能证书
医生提醒:
“五音疗法”不能替代正规医疗
“五音疗法”在现代医学体系中该如何阐释?记者近日专访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王雨欣医师,从多学科交叉的现代医学视角,系统解读这一传统疗法的科学内涵与临床价值。
王雨欣医师表示,现代医学对“五音对应五脏”的理念持开放态度。“五音的振动频率可能与人体器官的自然振动频率相匹配,从而产生共振效应。”
王医师进一步解释道,“例如,肝脏组织的共振频率约为147赫兹,与角调音乐的基频完美匹配,这种共振可能有助于舒缓肝脏相关的不适症状。此外,音乐通过听觉系统影响大脑,进而调节情绪和身体状态。”
在康复医学领域,“五音疗法”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王医师指出,“音乐疗法可以帮助缓解焦虑,改善失眠,减轻慢性疼痛。它通过调节自主神经系统,降低心率和压力激素水平,转移注意力,从而打破‘心理-生理’的恶性循环。”对于失眠患者,音乐能够调节脑电波活动,促进褪黑素的分泌,帮助患者更快入睡。而在慢性疼痛管理中,音乐通过激活身体的自然镇痛机制,可以减少炎症,辅助降低疼痛感。
关于“五音疗法”的效果是否源于心理暗示或通用声学原理,王医师认为两者都有可能。
“音乐的节奏、旋律等特性确实能够引发普遍的放松效果,而心理暗示也可能在其中发挥作用。”王医师强调,“‘五音疗法’的独特性在于其与传统中医理论的结合,可能涉及更复杂的生理和心理交互。”
王雨欣提醒公众,“五音疗法”是一种辅助疗法,不能替代正规医疗手段。“它适用于舒缓情绪、放松身心,但不应被视为‘万能疗法’。”
王医师特别指出,“对于严重精神疾病、急性生理疾病或认知障碍患者,‘五音疗法’可能并不适用,甚至可能延误正规治疗。公众在面对健康问题时,应首选正规医疗途径。”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摄影报道
编辑 于曼歌
来源:红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