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风波,最致命的不是18个月冻鱼,而是贾总那句“我没错”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5 08:42 1

摘要:西贝这次被骂上热搜,最伤的并非“18个月冻鱼”或“24个月羊排”,而是创始人贾国龙至今没觉得自己有问题,还在用国家标准当挡箭牌,把消费者的“不爽”硬拗成“误解”。

01 一句话先点破

西贝这次被骂上热搜,最伤的并非“18个月冻鱼”或“24个月羊排”,而是创始人贾国龙至今没觉得自己有问题,还在用国家标准当挡箭牌,把消费者的“不爽”硬拗成“误解”。

02 罗永浩的“嘴炮”为什么炸?

一句话:他说出了大家心里的“被骗感”。

• 西贝均价人均150+,消费者默认“新鲜现炒”;

• 结果后厨冰箱一打开,羊排保质期24个月、黄花鱼18个月、西兰花12个月;

• 老板却硬邦邦回应:“按国家标准,我们没预制菜。”

网友:我不是来上课的,我是来吃饭的!

03 西贝的“硬刚”三步曲,一步比一步踩雷

第一步:连夜发42页PDF,逐条反驳“罗永浩菜单”

——消费者看得头疼,只记住“保质期18个月”。

第二步:开放全国370家门店后厨,但要登记、戴鞋套、由员工领着看——被吐槽“参观生产线”。

第三步:创始人放话“一定要起诉罗永浩”

——直接把“不满”升级成“对立”,舆论瞬间一边倒。

04 消费者到底在气什么?

不是“预制”本身,而是“预期落差”:

• 价格:21元一个馒头,我以为现蒸;

• 口感:外酥里嫩的羊排,其实是解冻再烤;

• 信息:菜单上没写“冷冻再加热”,我默认“现做”。

罗永浩只是把这份落差放大,而西贝的回应却一直在讲“定义”,没讲“感受”。

05 如果我是西贝公关,我会让老板先闭嘴,再做三件事

① 直播做菜,但不说一句话

让贾国龙穿上厨师服,现场解冻、腌制、烘烤,全程只做事、不辩解,用行动回答“现做”到底到什么程度。

② 菜单分级,一目了然

把菜品分成三色标签:

现制:门店生炒生烤

预加工:中央厨房净菜、门店二次加热

冷冻再加热:提前腌制、冷冻保存

把选择权还给消费者,而不是替他们做判断。

③ 邀请罗永浩,不是来吵架,是来“点菜”

公开邀请罗永浩9月25日到门店直播,他想点哪道菜,我们现场做;他想看哪份检测报告,我们现场给。

同时上线#罗永浩盲测#:

全国门店同步上架5道争议菜,消费者免费试吃,吃完投票“现做 or 预制”,结果全网公示。

把“对线”变成“点菜”,把“硬刚”变成“盲测”。

06 给老板的一句话(私信版)

贾总,您喜欢冲突、擅长竞赛,这是西贝骨子里的基因。

但这一次,对手不是罗永浩,是消费者的“不放心”。

请您把话筒交给厨房,把法条换成锅铲,把“我要赢”换成“让您放心”。

这一次,我们不打赢官司,我们赢回信任。

07 写在最后

西贝可以借这次事件,率先在菜单上标注“现制/预加工/冷冻再加热”,并开放后厨直播,它就把自己从“被告”变成“标准制定者”

——以后谁再被质疑预制菜,消费者都会说:“学学西贝,先分级,再直播。”

这才是真正的力挽狂澜:不是打赢罗永浩,而是赢回消费者的“放心票”。

来源:且陶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