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 《少将滋干之母》:谷崎润一郎经典典藏,通过《源氏物语》的古典文学手法,讲述两个家族的兴衰沉浮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8 19:01 1

摘要:《少将滋干之母》写于1949年,主要描写了少将滋干之母在原氏的故事。在原氏为日本平安时代的绝代佳人,嫁给了比她年长五十岁的国经。时任左大臣的时平,因贪恋在原氏的美貌,在国经家宴中设计夺取了在原氏并纳入了自己的宫中。年幼的滋干思母心切,在他人助力下得以探望母亲,

★ 谷崎润一郎擅长在对真实事物的描写中融入细腻的自我感观,构建出一种凌驾于一般想法之上的独特魅力。

——三岛由纪夫

★ 在明治文坛上,谷崎润一郎成功地开拓出一片谁也不曾插手,或者说谁也不能插手的艺术领域。

——永井荷风

新书介绍

《少将滋干之母》写于1949年,主要描写了少将滋干之母在原氏的故事。在原氏为日本平安时代的绝代佳人,嫁给了比她年长五十岁的国经。时任左大臣的时平,因贪恋在原氏的美貌,在国经家宴中设计夺取了在原氏并纳入了自己的宫中。年幼的滋干思母心切,在他人助力下得以探望母亲,却随后被狡猾的时平察觉,之后滋干便再也接触不到高墙内的母亲。而痛失枕边人的老人国经始终无法克制对妻子的思念,继而研习佛法,郁郁而终。已至中年的滋干难以按捺对母亲的思念,在机缘巧合下终与早已出家的在原氏相逢。唯美主义作家谷崎润一郎通过《源氏物语》的古典文学手法,将两个家族的沉浮娓娓道来,耐人寻味。

作者介绍

谷崎润一郎,唯美主义文学大师,日本近代文学代表作家之一,文字间充满物哀之美与细腻静谧的韵味,曾获每日出版文学奖、朝日文化奖和每日艺术大奖,1949年获得日本文化勋章,一生中七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代表作有《春琴抄》《痴人之爱》《钥匙》等。

译者简介

竺家荣,知名翻译家,国际关系学院日本文学、翻译专业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日本近代文学的研究与译介,主要代表译作有:《失乐园》(渡边淳一)《近似无限透明的蓝色》(村上龙)《晓寺》(三岛由纪夫)《春琴抄》(谷崎润一郎)《京洛四季――美之旅》(东山魁夷)《在自己的树下》(大江健三郎随笔四部作)《一个人的好天气》(青山七惠)《我是猫》(夏目漱石)《罗生门》(芥川龙之介)等。

文章试读

故事始于那位有名的好色之徒平中。

在《源氏物语》1“末摘花”一卷的末尾有这样一段:“紫姬吓坏了,连忙靠过来拿纸片在水盂里蘸些水,替他揩拭。源氏公子笑道:‘你不要像平中那样误蘸了墨水!红鼻子还可勉强,黑鼻子就太糟糕了。”其实源氏是故意将自己的鼻头涂红,装作怎么擦也擦不掉的样子给紫姬看,所以十一岁的紫姬急得把纸弄湿,想要亲自擦拭源氏的鼻头,这时源氏开玩笑说:“像平中那样被涂上墨水的话就糟糕了呀,红鼻头还能忍受。”《源氏物语》的古本释解之一《河海抄》2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平中去某女处佯哭,因为哭不出眼泪,就把水盂偷偷地揣进怀里,把眼皮濡湿了。这女子看穿了他的把戏,便事先磨了墨放进水盂里。平中并不知情,用墨水蘸湿了眼睛,这女子让平中照了镜子后吟咏了一首和歌:“弄巧成拙妄自怜,好色本是此面颜。”据记载,源氏所言即出于此处。《河海抄》中的故事引自《今昔物语》3,还说“《大和物语》4中亦有此事”。可是现存的《今昔物语》和《大和物语》里并无记载。然而从源氏开这种玩笑来看,平中涂墨的故事作为好色之徒的失败谈,在紫式部时代大概已经广为流传了吧。和其他敕撰集中留下了许多和歌,他的家谱也大致清楚,许多物语里也记载了有关他的传闻,因此毫无疑问是真实存在过的人物,只是不能确定他是死于延长6元年还是六年,而且其生年也无任何记载。《今昔物语》中说:“有名曰兵卫佐平定文之人,字平中,贵为皇孙,非卑贱之人。乃其时闻名之好色之徒,他人妻女、宫中侍女,不染指者少矣。”另一处说:“品格高贵,容貌俊美,气质高雅,言谈风趣,其时无人能与其媲美。且不说他人之妻女,宫中侍女亦无不被其捕获芳心。”正如这里所记,此人本名平定文(或贞文),贵为桓武天皇之孙茂世王的孙子,乃右近中将从四位上平好风之子。之所以名叫平中,有人说是因为他在三兄弟中排行老二,也有人说是因为他的字是“仲”的缘故,所以也常常写成“平仲”(据《弄花抄》三条西实隆所著关于《源氏物语》的注释书记载,平中的中应读作浊音)。总之,称他为“平中”,就如同将在原业平7因排行第五且任右近卫权中将一职,又被称为“在五中将”一样吧。这样说来业平和平中在许多方面都非常相似。两人都是皇族出身,都生于平安朝初期,都是美男子而且好色,都善于写和歌。前者是三十六歌仙之一,后者是入选《后六六撰》8910等的主人公原型。只是平中比业平的时代稍晚,从上面的涂墨故事,以及被本院侍从耍弄的故事来看,感觉他和业平有所不同,多少给人以滑稽的感觉。从《平中日记》的内容来看,不全是轰轰烈烈的恋爱谈,也有对方逃掉啦或被对方委婉拒绝啦等情况。总而言之,还有很多以“默默无言地结束了”,或“不胜其烦,剩下独自烦恼的男人”之类的词句告终的插曲。还有一些是属于粗心大意的故事,例如平中与七条后11身边的女官武藏,眼看愿望就要实现了,谁料次日他因公差要离开京都四五天,而他又忘记了告诉女人,结果女人慨叹男人靠不住而出家当了尼姑。

然而在平中的众多女人中,最让他神魂颠倒、不能自拔,把他捉弄得狼狈不堪,最后连性命都丢掉的女人是侍从君——世人称为本院侍从。

这女子是供职于左大臣藤原时平官邸中的女官,由于时平被称为本院左大臣,因此这女子被叫作本院侍从。那时平中只是个小小的兵卫佐,尽管他的血统和家世不错,但官职很低,而且本人有些懒惰。他在日记里曾写过“宫中供职苦,吾只逍遥游”的诗句,总之是讨厌去宫里做事,整日游手好闲吧。天皇反感他这一点,曾一度免去他的官职以作惩戒。不过另有一说是,他被免官是因为比他官职高的一个男子和他争夺某女子,而该女子讨厌那个男子而喜欢平中,所以那个在爱情竞争中落败的男子对平中怀恨在心,不断向朝廷进他的谗言。《古今和歌集》第十八卷“杂歌(下)”中有这么一首和歌:“忧患人间世,闭门谢客居。我身将遁隐,莫道是吾庐。”正如其歌序里说是“司职被免时之作”,当时平中正是起了出家之念才写下的。不过,在皇太后身边,也有一个和他相好的女官,他便写了一首“落魄之身如杜鹃,大限到来隐山林”的和歌送给那个女子,让其在皇太后面前为他美言,同时他的父亲好风也向天皇哀求,所以不久平中又恢复了官职。

不爱做事的平中虽然怠于去宫中供职,却常常去左大臣家问安。本院乃时平府第的名称,位于中御门之北的堀川东一丁。当时,时平作为已故关白太政大臣基经1213的皇后稳子之兄,可谓权倾一时。时平(其读音按说应该是训读,不过,还是按照古时的习惯,念成音读吧)升为左大臣是昌泰二年,二十九岁之时。起初的二三年间,因右大臣菅原道真14在任,时平多少受其牵制,但自从他于昌泰四年正月成功地陷害了这个政敌以后,便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人了。这个物语讲述的,大约是三十三四岁时的时平。在《今昔物语》中记载的这位大臣也是“形容美丽,风雅无比”,“大臣的音容气度在这世上唯熏香可比,非同寻常”云云。由此,我们可以立即在眼前描绘出一位集富贵、权势、青春、美貌于一身的傲慢的贵公子形象。一说起藤原时平,就容易让人想起在净琉璃《拉车》一剧里出现的那位恶公卿式的青眼圈脸谱。他一向被看作奸佞邪恶的人物,那是因为世人过分同情道真,也许实际上他并没有那么坏吧。高山樗牛15曾著《菅公论》,批评道真辜负了宇多太上皇起用他以抑制藤原氏专权的厚望。也有人说像菅公那样的人是没志气的爱哭的歌人,根本算不上是什么政治家,在这一点上毋宁说时平更富于政治行动力。《大镜》16中不只说时平坏的一面,也讲了他可爱的地方。例如说他有个习惯,一遇到可笑的事情就笑个不停,足以证明他那天真、开朗、豁达的个性。有这样一个滑稽的趣闻,那还是道真在朝,和时平二人共同处理政务时的事情。因为时平总是粗暴地处理政事,从不让道真过问,道真的一个负责记录的属下便想出一计。一天,他在把文件夹呈交给左大臣时平的一刹那,故意放了个很响的屁,时平听见立刻哈哈哈地捧腹大笑,怎么也停不下来。他笑得前仰后合没办法批阅文件,于是道真得以从从容容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了裁断。

时平还非常有勇气。道真死后,人们都深信他的灵魂会变成雷神向朝中大臣报仇。一天,雷击清凉殿,满朝公卿大惊失色,时平却拔出佩剑,凛然瞪视天空呵斥道:“你在世时不是位居我之下吗?即使变成了神,到我们这个人世间来也必须尊敬我。”就像是畏惧他的气势,雷鸣竟然停了下来。因此《大镜》的作者认为,他虽是个做了许多坏事的大臣,但也是“非常具有大和魂的人”。

这样说来,时平似乎只是个鲁莽冒失、公子哥出身的捣蛋大王,但他也有令人意想不到的一面。传说醍醐天皇和这位大臣曾密谋惩戒社会上的奢靡之风。有一次时平穿着违背天皇规定的华美服装进宫谒见,天皇从板窗的缝隙中看到后立刻板起了面孔,并召来宫中职事说:“近来规戒严格,左大臣虽说位列百官首位,但穿着华丽的服装进宫也太不像话,赶快命他退下。”职事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便诚惶诚恐地传达了圣旨。时平更是不知所措,也不让随从鸣锣开道,而是狼狈地出了宫。以后一个月他坚决闭门谢客,即使偶尔有人来访,也只说“因为天皇的处罚很重”而谢绝会客,连屋门都不出。这件事渐渐传开,世人都变得勤俭节约起来,其实,这是时平和天皇事先商量好的苦肉计。

平中常常去这位时平家问安,并没有献媚于权贵以求抓住升迁机会的企图,一方面是因为这位大臣和兵卫佐说话投缘。尽管两人从官职、等级来说有很大距离,但说起家谱和家世,平中并不逊色,而且两人兴趣、修养也相同,还都是喜欢女人的贵族美男子。因此两人经常在一起兴高采烈地谈论什么,便可以猜个八九不离十了。当然,陪伴左大臣并不是平中来访的唯一目的。跟左大臣聊到深夜以后,他就估摸着适合的时机告退。但他很少直接回自己家去,只是在大臣面前做出回家的样子,其实是偷偷去女官们的房间那边,在侍从君的房间外面转来转去,这才是他来访的真正目的。

然而有件事却十分滑稽。从一年前开始,平中就经常偷偷地去那边,站在自认为是她的房间的拉门外屏息偷听,或是站在回廊栏杆边偷看,一直很有耐心地寻找机会。可是一直所向披靡的平中,这回却运气不佳,别说没能打动她的芳心,连这位风传是世上少有的美女的容颜都没有偷看到。他不只是运气差,对方好像也在故意回避他,因此平中更加烦恼。这种情况下,常用的手段是让她身边的侍女代转书信,可是尽管没有任何疏漏,送了两三次信却全然不见回信。平中经常揪住那个侍女执拗地叮问:

“你确实替我交给她了吗?”

每次,侍女都同情地看着平中的脸孔支支吾吾地说:

“是的,我已经交给她了,可是……”

“她收下了吧?”

“是啊,确实收下了。”

“你跟她说,希望一定得到回信了吗?”

“我也这样说了,可是……”

“然后呢?”

“小姐什么也没说。”

“她看了吗?”

“也许看了吧……”

就这样,平中越是追问,侍女越感到为难。

有一次,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在照例详详细细地倾诉了仰慕之情之后,他又添上几句带着哭腔的话让侍女转交:“至少我想知道您是否看了我的信。不一定非要你写亲热的话语,如果看了的话,请您回一封哪怕只有‘看了’两个字的信。”这次侍女破天荒地微笑着回来了,对他说:“今天有回信了。”然后递给他一封信。平中激动万分,恭恭敬敬地接了过来,急忙开封一看,只有一张小纸片。他仔细一看,原来是把他刚才送去的“请您回一封哪怕只有‘看了’两个字的信”中的“看了”两个字撕下来放进了信封里。

1 平安中期的长篇小说,紫式部著,作品描写了四代帝王七十余年的人生,文笔流利,内容丰富,并巧妙融入古今内外的众多诗歌典籍,为日本物语作品的杰作。

2 四辻善成著,收录了此前的诸家学说并做出评论,成书于1367年前。

3 《今昔物语集》,平安后期的故事集,共收录描写了人类生活诸态的故事千余个。

4 平安中期的和歌物语,前半部分为歌人及和歌介绍,后半部分为与和歌相关的说话集。

5 即《古今和歌集》,编于平安初期的日本第一本敕撰和歌集。

6 延长(923—931),平安前期醍醐、朱雀两位天皇在位时的年号。

7 在原业平(825—880),平安初期的贵族,藤原公任所撰《三十六人撰》中记载的三十六歌仙之一。

8 藤原范兼从《三十六人撰》中遗漏的歌人和之后的歌人中挑选了三十六位编成的和歌集。

9 又名《在五中将的日记》,平安时代的和歌物语,日本现存最古老的和歌短编故事集,作者不详,以在原业平等人的和歌为主线,揭示了人间爱情的面面观,共收录一百二十五则故事。

10 又名《平中日记》平安中期的和歌物语,作者不详,以平中为主人公,塑造了王朝“好事者”的典型。

11 藤原温子(872—907),宇多天皇的妃子,别名七条后。

12 藤原基经(836—891),平安前期的公卿,谥号昭宣公。

13 醍醐天皇(885—930),宇多天皇的皇子,897年至930年在位,共经历宽平(889—898)、昌泰(898—901)、延喜(901—923)和延长四个年号。

14 菅原道真(845—903),平安时代的贵族、学者、汉诗人。

15 高山樗牛(1871—1902),明治时代的文艺评论家、思想家。

16 平安后期成书的纪传体历史物语,又名《世继物语》。

作家出版社推荐

澳门文学丛书(第五批)出版:用文字描绘城市的过去、当下与未来

《外交官笔下的“一带一路”》 新书发布

聚焦反扒警察的电视剧《黄雀》热播,同名小说出版;王小枪:尽可能往人的内心深处多走一步

排版:邓 宁

编辑:祁创祎

一审:刘岂凡

二审:刘 强

三审:颜 慧

作家出版社官方媒体矩阵

来源:作家出版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