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贾宝玉是个什么人?许多人用现代眼光看他,妥妥的“渣男”、“废物”、“妈宝”、“惹祸精”,所以,许多读红楼梦的朋友,最破解不了的,就是为啥把这种人定为男主。
《红楼梦》大女主黛玉宝钗,小女主其他金陵十二钗成员,小小女主在副册又副册,为什么男主却只有贾宝玉?
贾宝玉是个什么人?许多人用现代眼光看他,妥妥的“渣男”、“废物”、“妈宝”、“惹祸精”,所以,许多读红楼梦的朋友,最破解不了的,就是为啥把这种人定为男主。
说这个问题前,我们先列举一下宝玉的劣迹:
1、不读正经书:对于举业的四书五经,从来极其厌恶,但对旁门左道的书很感兴趣,用现在的话说,不喜欢应试教育,不为高考做准备,说白了就是不务正业。
2、专喜内帏厮混:见着美女就迈不开步,还与自已的丫头有云雨之情,生活重点就是往花丛里扎。
3、喜欢男色:见到秦钟就喜欢不得了,见到琪官就交换信物,和二人过于亲昵,关系非比寻常,多半既成事实,而且本人也是北静王的猎物。
4、没一点儿担当:
金钏被打,自已先吓跑了,晴雯被撵,屁也不敢放,忠顺王府来人,直接把蒋玉涵招出来,完全保护不了任何人,没有半点大丈夫气度,根本没刚性的懦夫。
5、脑袋一团浆糊:
整个怡红院让他管理得真叫一个乱,自已和袭人云雨,和麝月碧痕等不清不楚,整个怡红院财务一塌糊涂,什么珍珠缸、玛瑙碗随便摔,自已有多少银子多少宝贝,也没任何帐目,身上的贵重佩饰,小厮们也能解去,只要是女孩子就无原则的心疼,司棋公然与人私通,不担心姐姐迎春名声扫地,反担心伤风败俗的司棋,彩云偷东西他也认,有任何屎盔子、碳篓子都往自已脑袋上戴,带头破坏贾府规矩,脑袋绝对有问题。
6、太过博爱:
明明爱黛玉,见了宝钗手臂也眼花,见了湘云的膀子也眼直,没有一点儿定力,美女对她有致命诱惑力。而且喜欢胭脂喜欢红,没事还调脂弄粉。不仅如此,见到伶官画蔷,还提醒人下雨,见到汤洒了,怕玉钏烫伤,自已却不知道雨淋汤热,总之,凡是见了美女,立马就变成呆子,还间歇性发痴狂病,不是摔玉就是直眼儿倒气儿。
总之,这么一个“烂人”,怎么就成为了《红楼梦》大男主,这是许多红学爱好者极端回避的话题,因为想破脑袋,再能诌的读者,也很难解释得透。
其实,要读懂贾宝玉,是《红楼梦》最大难点。如果读不懂贾宝玉,红楼梦你读再熟,也永远不明白曹公在写啥。
我也一样的疑问过,许多年后才有了一点体会,我不敢说自已读懂读透了,只说几点我个人体会:
1、他是在封建社会里,极为另类的人。他的个性与思维,是很反“常理”的存在。
首先,他极厌科举,不学习仕途经济学问,他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亲眼看到,走这条路成功与失败者的结果,那都不是他想要的人生。比如贾雨村,为了讨好贾赦,将石呆子逼得家破人亡。为了升官发财,葬送恩人女儿的人生。他大爷贾敬考上了进士,却莫名其妙出家俢道。无论是贾琏和贾容的官,都可以花钱买,官可以考也可以买,而做了官就成了他眼里的“禄蠹”,是功名利禄的蛀虫,当官只不过为了更加贪腐,干更多丧尽天良的事,过更加骄奢淫逸的生活,他不愿意和这些人一样,为了自已的荒淫无度,变成残害他人的魔鬼。当然,时至今日,每个奔袭在仕途之路的人,不也是想过这种生活吗?用别人的苦难,满足自已膨胀的私欲,而曹公笔下的宝玉,对这种人深恶痛绝!
2、红楼梦开篇之初,即已设定神瑛侍者化身宝玉,而宝玉所佩的通灵玉是大荒山剩下的那块,女娲补天无用之石所化。所以,他的使命不是真的成为补天之材,而是本可补天却被遗弃的顽石。他在自怨自艾中遇见仙人,让他到世间享受荣华富贵,见识穷奢极欲,见到妻离子散,见证家破人亡。他所有的使命,是亲眼目睹繁华之后的衰亡,是烟消云散后的一片死寂,是死寂之后的毫无可恋的红尘。
3、贾宝玉这个人物,对尘世间的一切是有大爱的。他不会因为一个人地位尊宠而巴结,也不会因为一个人身份卑微而鄙视,他不对达官显贵献媚,也不会歧视刘姥姥这种村妇,或袭人家穿红衣的女孩儿。他的心中众生平等,他甚至对山石、树木、花鸟鱼虫,都会喃喃自语,这就是“情不情”。这是曹公惊世骇俗的别样情怀。世人都以为他是疯子,但宝玉是有宇宙观的人,他不怕化灰化烟,他的“生命观”和“死亡观”都是超前的,当然,绝大多数读者很难听懂我的意思,这要有很深的悟性。人生若未历惊涛骇浪,则很难心静如水,又怎么会明白世间万物皆有灵呢?而宝玉十几岁就做到了。
4、我们读古书,见过太多才子佳人故事,所谓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年,所谓公子赶考中状元,让当初看不起自已的准岳丈悔不当初等,什么夫唱妇随举案齐眉,正如贾母所说:“都是些诌掉了下巴的”庸俗故事。
而贾宝玉这个人物,在整个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自成一派的主角儿,他不励志、不“上进”、不求世人眼中的成功,他只是在可以完成的范畴内,做自已想做的,见自已想见的。他喜欢穿红、喜欢调胭脂膏子、喜欢和珍珠般的女孩子共处,他讨厌男人为功名利禄不干人事儿,讨厌女人嫁了汉子变成鱼眼睛,他爱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他的心是游离于现实世界以外的,那是一种极高级的境界,一种理想的伊甸园。
曹雪芹的人生下半场十分凄凉,他在饥寒交迫中,用生命之火写下《红楼梦》,他空灵隽秀、超逸脱凡的笔触,是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他的书又怎么可能是高鄂之流续得了的,现在又有一些人跳出来说续书是真的,多么可笑啊!那是前后怎样不同的精神境界。
贾宝玉这个人物,即是另一个时空的曹公本人,这里有对过往繁华的无限追忆,有对天地灵秀所化的女孩儿无尽的赞美,有对家破人亡的极度悲凉,有对永失所爱的万念俱灰,他在人生的大起大落中,悟到了生命的真谛,宝玉最爱的就是《庄子》,所谓兼爱、非攻、小国寡民,他只在乎生命的体验,他不愿参与到仍何世俗所强加的是非中去,他最终明白,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只是一段旅程,一种体验,到头来皆是一场空。
当然,曹公的笔触给了宝玉不一样的生命,他虽天生通灵,又怎能抵挡红尘俗世,声色犬马与纸醉金迷,他是一步步堕入红尘,所以,他身上到处粘染了纨绔子弟的作风,他可以与丫环云雨,与秦钟琪官搞基,他可以毫无担当逃跑,可以面对强权软弱,可以恃强凌弱雨天踹倒袭人,这一切都是他所处的红尘世间给他的品性,所以,某天癞头和尚、跛足道士才说,他的玉不再通灵,因为无论你有生俱来,如何的纯净无痕,都无法改变,生活所赐予你的改变。
作为一个中年男人,52岁的我自幼饱读诗书、半生争强好胜,对于古诗词、小说、美术、音乐、国学、历史、甚至医学及阴阳历算的知识,都有较深涉猎,从出身贫苦到小有所成,再到如今年龄越大越迷茫,觉得自己越浅薄,也曾走过心灵的千山万水。
我的家乡有山有海有关城,我常在闲暇时,一个人坐在溪边瀑布下,一坐一两个小时,看飞流直下、听山间鸟语、闻遍野花香、感四季更替。某一刻,我忽然明白了弘一法师为什么可以放下红尘,也明白了曹公为什么写贾宝玉这个人。因为,这世界的人几乎全都被红尘烟瘴所蒙敝,又怎么会理会,生命不过是一场体验,荣华富贵、鲜衣怒马,布衣寒食,潦倒落魄,都将是过眼云烟,所谓:“霁月难逢,彩云易散。一切只不过是人生的镜像而矣。
作者本人近照
从科学上讲,人不过是原素的集合体,无论是这一世是否开悟,都将重回元素。
《红楼梦》的伟大之处是,无论什么人,都会发现故事里的看点,都有可读之处。这部书是时代悲歌,是历史史诗,是凡人故事,是烈火烹油,是风烟俱寂,读懂《红楼梦》,本非易事。
那么您又怎样理解贾宝玉与《红楼梦》呢?
来源:苍穹日影